西遊記(五)——山河表里的咽喉要地「潼關」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裡對於“潼關”的名稱做了一個解釋: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河”指黃河。潼激,衝擊、沖刷的意思。“潼激”這個是孤例,只在《水經注》裡如此運用。潼激這個詞非常有形像形,由此可以想像到潼關所處的位置被山河環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形勢。

潼關的地理位置在關中平原東部,處於秦、晉、豫交界處。渭水、洛水與黃河在潼關之北交匯流下,南有連綿不絕的秦嶺,西有華嶽之險,潼關是東西往來必經之路上的扼喉要隘。

宋代陸游的詩《記夢》描述:黃河袞袞抱潼關,蒼翠中條接華山。城郭丘壚人盡老,藥爐依舊白雲間。這是對潼關周圍地勢的貼切描繪。

西遊記(五)——山河表裡的咽喉要地“潼關”

潼關要道

潼關所屬陝西華陰,實際上距離華陰也不遠。因為當時正在華陰,剛剛去過華山,所以從華陰出發去潼關古城,路上不過三十公里而已。

一路上沿著渭河,田野一望不盡,偶然在遠處看到一覆鬥型封土在平原上卓然不群,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何許之人的陵墓。

潼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為了防衛西涼馬騰,曹操修建了潼關,廢棄了函谷關。先秦時期以崤函為分界線,西有強秦,東有山東六國。秦孝公時據有崤函之固,坐擁雍正之地,把握咽喉要道為秦國後來的一統打好了基礎。

潼關的重要作用在南北朝時期尤其明顯。南北朝後期從大的形勢來說主要是南北分立。南朝是宋、齊、梁、陳傳承;北朝曾經是北魏一統北方。北魏是來自於大興安嶺的鮮卑拓跋氏建立的王朝,由於其特殊性形成了中央政權和邊鎮軍勢勢力的對立。這種矛盾最終導致六鎮起義。在鎮壓六鎮起義的過程中,契胡部領民酋長爾朱榮崛起。爾朱榮固然成為軍事豪強,更重要的是後來操縱政權令這一段歷史風起雲湧的重要人物,有不少都出自於爾朱榮轄下。其中之一就是北魏末期權臣高歡。

西遊記(五)——山河表裡的咽喉要地“潼關”

高歡

爾朱榮被孝莊帝元子攸殺死後,爾朱氏家族再沒有一個能在亂世統領各方勢力的人。高歡於是和爾朱氏家族分道揚鑣,重立皇帝,並掃除爾朱氏餘孽。

北魏末帝孝武帝元修在位時期,高歡終於掌握了中央政權,皇帝元修成為傀儡。雖然爾朱氏已掃滅,但是關中勢力賀拔嶽成了高歡的心腹大患。

孝武帝元修不甘於傀儡地位,於是拉攏賀拔嶽,任命賀拔嶽為關中大行臺,專司西北。賀拔嶽也曾是爾朱榮部將。賀拔嶽和高歡在同為爾朱榮部將時就曾經勢不兩立。北魏的中央政權核心在都城洛陽,賀拔嶽的關中勢力關中平原為核心,潼關的位置恰好在都城洛陽到關中長安的要道上。作為要道上的扼喉要地,潼關是關中的門戶。高歡為了拔除賀拔嶽這個眼中釘,暗中挑唆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殺死了賀拔嶽。秦州即現在的甘肅天水。正當高歡想奪取關中的時候,賀拔嶽的部將、也曾經是爾朱榮部將的夏州刺史宇文泰受到賀拔嶽舊部擁戴,搶先控制了關中。

中央政權與關中勢力的矛盾爭奪更加演變。宇文泰反客為主,誘使孝武帝元修從洛陽向西,出潼關西逃,擺脫了高歡的控制。於是北魏滅亡了,統一的北方分裂為東、西各半。宇文泰奉元修定都長安,高歡重立新帝元善見遷都於鄴城,後稱這兩個政權為西魏和東魏。

西遊記(五)——山河表裡的咽喉要地“潼關”

東魏和西魏

出潼關到長安的元修不知道在經過此雄關時有沒有想過自己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最終元修還是死於宇文泰之手,宇文泰重立宗室南陽王元寶炬為皇帝。

東、西兩魏都希望再度一統,於是在南北朝後期,兩魏之間戰爭頻繁。剛剛立國的西魏遭遇了天災,連年饑饉,東魏趁機發兵討伐西魏。

東魏大軍兵分三路,其中以行臺竇泰為大都督所掌管的中路大軍直撲關中門戶潼關。高歡自己則自晉陽霸府直奔蒲阪,擺開了造浮橋的架勢,表示欲渡黃河。另外,南北朝時期的名將、東魏司空高敖曹率軍取上洛。

出乎意料的是,宇文泰並沒有分兵拒守,而是集中兵力重擊潼關的竇泰。常勝將軍竇泰向來驕矜,大概也沒想到宇文泰如此孤注一擲。

東魏大軍潰敗而走,竇泰連性命也沒保住。事實證明,潼關不破,這場戰役只能以東魏的失敗而靠終。高歡棄浮橋而走,而攻取上洛取勝的高敖曹也只能遺憾撤回。

歷史上寫到潼關的古詩詞多不勝數,其中最有名是元代張養浩寫的潼關懷古。“山河表裡潼關路”,以黃河為表,華山為裡,寫盡了潼關的險要。

站在潼關古渡邊的小山上眺望,山河壯觀之色盡收眼底,對於當年東魏軍無奈潰敗而走的情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西遊記(五)——山河表裡的咽喉要地“潼關”

山河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