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從詞義範圍把握詞語差異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從詞義範圍把握詞語差異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的邏輯填空部分是考生比較頭疼的一個地方,它除了考查語境之外,還要考查考生的詞語積累,需要考生對詞語進行辨析。在辨析上詞語可以呈現多個差異角度,可以充分利用,找出正確選項。詞語的差異角度很多,例如範圍大小、語義輕重、含義側重等。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從範圍大小來找近義詞的區別。範圍大小具體而言分為詞義範圍和適用範圍。

1、詞義範圍

詞義範圍指的是某些詞語的含義包含其他詞語的含義,應結合題目信息選擇範圍合適的詞。例如:戰鬥、戰役、戰爭。戰爭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往往由一些戰役組成,例如解放戰爭包括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大小戰鬥的總和,例如遼瀋戰役由很多次戰鬥組成。因此戰爭範圍最大,其次為戰役,最小的是戰鬥。但是要根據語境的要求來選擇適當範圍的詞語。

例題:【積累 沉澱 積澱】

在快速疾走的信息時代,我們不缺速度,但泛著智慧之光的洞見才具長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是________是傳承;大師不是過客,是恆星是路燈;名人不是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積聚 B.積澱 C.沉澱 D.積累

【答案】B。中公解析:“積累”指積聚起來的事物;“沉澱”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質沉到溶液底層,比喻凝聚,積累;積澱含有“積累”和“沉澱”的意思,所積累沉澱下來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識、經驗等),詞義範圍更大,所以選“積澱”。

2、適用範圍

適用範圍指的是有的可搭配的對象多,有的可搭配的對象少,有的傾向於和某一特殊領域的詞搭配,有的傾向於和很多領域的詞搭配。不瞭解適用範圍的大小就容易出現“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的毛病。

例如年齡、年紀、年輪。年齡可以修飾人也可修飾物,年紀一般只修飾人,年輪一般是指在植物學上是指樹木伐倒後,在樹墩上可以看到有許多同心圓環即為年輪,可以判斷樹木的年齡。

例題:【前景 前途 潛力】

判斷一支股票是否具有成長性,不僅要看其所屬公司的產品有沒有市場________,還要考察其公司決策層及員工是否具有發展________。巴菲特投資的成功就在於透過產品去看公司高層及人力資源的本質。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前途 魄力 B.需求資本

C.潛力 前景 D.前景潛力

【答案】D。中公解析:材料圍繞股票成長性展開論述,其中第一句話在說股票的成長與公司內部的產品、決策層和員工有關,因此可以排除“需求”這樣一個外部的詞語。產品的市場“潛力”不僅能適用於物,還能適用於人、城市、國家等。“前景”只能適用於事物,如產品等。第一個空,主體為“市場”,“前途”多形容人,排除A。第二個空,主體為人,排除“前景”,選“潛力”。故本題答案選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