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10多萬斤羅非魚死了,養殖戶懷疑附近的垃圾處理場是罪魁禍首

(記者 黨朝峰 實習生 符傳萍 文/圖)8月15日晚上,海南文昌市潭牛鎮的羅非魚養殖戶們發現,魚塘內出現魚翻白肚死亡的現象。截至17日,3個魚塘初步統計有10多萬斤魚死亡。

養殖戶猜測認為,是上游一公里處的垃圾處理場,在暴雨中形成汙水流入魚塘所致。對此,文昌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排除垃圾產生的汙水流進魚塘,但是否造成羅非魚大量死亡,仍需通過檢測確定,如果確定有責任,將協商賠償。

三天10多萬斤羅非魚死了,養殖戶懷疑附近的垃圾處理場是罪魁禍首

大量死亡的羅非魚

據養殖工人林先生介紹,15日晚上,潭牛鎮多個魚塘開始出現少量魚死亡的現象,發現後,工人立即採取措施對羅非魚進行治療,然而死魚卻越來越多,魚塘發出陣陣惡臭。

發現問題後,養殖工人立即排查,發現上游一公里處的垃圾處理場,有一條排水溝從魚塘旁邊流經。養殖戶和工人們猜測,連日來當地普降暴雨,可能垃圾被雨水沖刷,產生了汙水,流入魚塘造成汙染。

據瞭解,截至17日,潭牛鎮有3個魚塘出現羅非魚大量死亡的現象,其中距離垃圾處理場最近的魚塘損失最慘,該魚塘就有超過10萬斤魚死亡。另外兩個魚塘損失較輕,3個魚塘死亡羅非魚,初步統計有10多萬斤。

“平時也常發生魚兒死亡,但都是很少的數量,從未有過這麼大規模的情況,這次損失慘重。”養殖戶說。

養殖戶向政府熱線反映後,文昌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來到現場查看。該負責人表示,涉事垃圾場建設時間比較久,隨著垃圾量增多,垃圾場的運行已不堪重負,處理不完的垃圾只能露天堆放在垃圾場附近。目前來看,連續暴雨可能攜帶垃圾汙水,沿著水溝流入魚塘。

不過,該負責人表示,環衛局會將魚、水樣和周邊生物送去檢測,查明魚的具體死亡原因。如果是垃圾場造成魚死亡,對魚塘養殖魚類死亡確實有相關責任,環衛局會進行賠償。此外,文昌環衛局正在規劃第二期垃圾處理廠,將解決垃圾過量來不及處理的問題。(來源:南國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