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精明急速,越需要迟钝缓慢

越是精明急速,越需要迟钝缓慢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全文 1910 字 | 建议阅读 4 分钟

文 | mickjoust

Accept loss forever

Be submissive to everything, open, listening

No fear or shame in the dignity of your experience,language, and knowledge

Be in love with your life

这首短诗要看英文原文,然后亲自去体会,才特别有味道,不要看翻译,尝试去体会,而且要慢,再慢。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时需要慢下来才能看到问题?

最近,某次游泳结束时,突然像被电击中一般,原来自己自由泳有拖肘的问题,而这是在慢下来练习划臂时发现的,原来之前一直以为正确的动作是错误的。

这个个人的感悟,让我获得一个洞见,当我们做事一味追求效率时,常常会忽略很多重要的细节。

细节中藏着魔鬼。

1.

最近,我一直在忙着总结上半年的工作,生活,学习和运动,每天认为很轻松的任务,发现花费了更多时间才做做好一点点。

虽然头脑思维能够接受,但是心中难免会冒出原来自己的效率又下降的感觉。

现在回头来看总结,其实不是因为效率变低,而是因为过去没有总结的东西是在太多,导致现在很多任务都出现了堆积的情况,加速也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完成。

而每当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花了很多时间的总结真的完成后,真正的知识体系才算真的建立起来。

我们都说,大智若愚才是高人,他们看懂而不说,看透而不点破。

而平凡的更多人,则是不断寻找更精明的方法,而不忘记了原始那最简单有效的总结法。

记得,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就说了一个方法,时常总结,当时很多人都表示很有用,其实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精明,就是笨办法——老老实实的写下感受,每周总结本周的工作。

为什么我们现在知道的方法越来越多,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已经迷失在不停寻找这个动作中,而不是真的在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而当问题源源不断产生时,我们总以为有什么新方法能解决,而实际上,可能只需要一个简单办法就能解决。

越是精明急速,越需要迟钝缓慢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2.

真正的症结之一,是我们常常追求细节中的高效和快速,然后愉快的陷入细节中,而不可自拔。

然后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复杂对抗复杂。

比如,想了一个更复杂的方案来解决现在方案中的某个问题,而不是化繁为简。

再比如,平时多运动,饮食规律让身体保持健康,而不是不断透支身体,直到身体出现疾病再看病。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性,而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发明了更复杂的解决办法。

其实,这是忽略了整体的动态复杂性而导致的思维盲区。

比如,与人交往,一个人的成长,都是真正的动态复杂,而我们通常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一上来就是成长就是效率高,快速,而是与人交往,也是最好对方一个眼神就能理解我们的想法。

而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我们又会陷入过度思考的状态,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自己方法用的不够好等等,就这样两个极端来回跳转。

换句话说,这是缺失洞察力,缺少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

就像一个没有搞清楚学习方法的学习,整天起早贪黑的看书,最后都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了,而成绩依然还是上不去一样。

关键不仅仅是方法,而是能不能发现自己陷入了细节中,在细节中打转?

不管是复杂性也好,还是效率高低也罢,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更多,和更快,而恰恰需要慢。

越是精明急速,越需要迟钝缓慢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3.

慢下来,才能看到细节中的问题;慢下来,才有可能快起来。

学习有时就像练武术,刚开始最重要的是把动作尽量做到标准正确,然后通过不断练习加速,直到最后的肌肉直接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高速前行时,慢下来复盘自己。

因为快常常都是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而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陷入细节,而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进入细节,然后什么时候能够跳脱出来。

有时,对系统思考也要有批判性思考。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复杂性时,我们常常会以复杂去应对,而不是思考这个复杂性到底是什么引起的,而不是一切推给复杂,然后希望复杂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而实际上,简单有效的原则往往更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则是平时花最多时间去打磨的。

系统思考是对细节复杂性的思考,而关键要找到什么是整体的动态性,和局部细节的动态性。

而我们只希望陷入局部细节的动态性里而忘记了整体的动态性。

比如,时间周期,就是一个整体动态性。

为什么我常说要有长期动态时间的思维?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放到一个大时间周期里,可能也能做到很好的平衡,而不是为了完成每天的细节而为了完成而完成。

这个平衡的度很难把握。

而一旦明白了像系统整体动态性这样复杂的问题也是可以尝试去分析的时候,就是我们抓住机会提升洞察力的时候了。

我们常常发现不了问题,也体会不了更多的体验,原因就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而当我们在高速前进的时候,是不会有时间看着旁边的风景的。

持续践行

最近,都在总结补课,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完成一个总结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乎现象。

一方面是自己过去偷懒太多导致,另一方面进一步的发现行动的确需要不断的去做,慢下来才能更快。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意见。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