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73年前的今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日本侵華戰爭罪犯

必須接受中國人民的正義審判

1956年6月10日至20日

特別軍事法庭對城野宏等9名

日本戰犯進行審判

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翻開書頁泛黃的《宣城地區檢察志》

有一段文字對安徽檢察機關

參與旁聽這場莊嚴而又寬大的審判

進行了描述

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1956年6月9日到7月20日,

當時的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蕪湖分院副檢察長潘忠義同志和省檢察院檢察長兩人組成了安徽省人民檢察機關代表團,參與了在太原特別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旁聽。特別軍事法庭分別判處富永順太郎、城野宏等九名戰犯最高20年最低8年之間的有期徒刑。

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莊嚴而又寬大的審判

1956年6月10日至20日,太原市人民公園大禮堂氣氛莊嚴肅穆。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太原特別軍事法庭在這裡開庭,對9名重要戰犯進行公開審判,旁聽的有聞訊趕來作證的死難者的親屬、受害者和見證人,以及各黨政軍機關和各界人民代表4000餘人。

到1956年,太原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日本戰犯除7人病故外,尚有129名。中國政府考慮到絕大多數日本戰犯已在監所經過數年改造,大都能夠懺悔和認罪,從中日兩國人民的長遠友好關係出發,中國政府對日本戰犯的量刑十分寬大。周恩來總理對審判日本戰犯工作曾經批示:“一個不判處死刑,一個不判處無期徒刑,判處有期徒刑也要極少數……”

在法庭上,擺列著一沓沓經過長期偵訊所取得的大量、確鑿的罪證—— 被害人或蒙難者家屬的控訴書, 當地居民的證詞, 日偽書報和檔案的記載、戰犯同僚和部下的檢舉以及本人的供詞等證據材料, 還有鑑定書和部分物證, 數以萬計,形成了一條條完備的、封閉的證據鏈。凡起訴的罪行, 件件有案可查, 事事有證可依, 所提證據無懈可擊, 從而保證了審判的絕對成功。每一件案件都有兩個以上的證據佐證。

6月20日,特別軍事法庭經過10天的審訊、評議,根據這些戰犯所犯罪行和悔罪表現,宣佈了對9名戰犯做出嚴正而又寬大的宣判:判處富永順太郎有期徒刑20年;城野宏18年,其餘7名分別判處8到15年不等有期徒刑。經法庭宣判後,以上戰犯被轉送到東北撫順戰犯管理所服刑改造。6月21日起,又對其餘在押的120名戰犯分三批宣讀了《免於起訴決定書》,陸續寬大釋放。他們分別轉道天津,乘坐日本輪船遣返回日本。

安徽2名檢察官曾現場見證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14年的血與淚

我們不能忘、不敢忘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今天,我們祭奠同胞

只為警醒

珍愛和平,吾輩自強!


來源 | 安徽檢察 宣城檢察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