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好老師」新田周春華:甘做小草紮根鄉村

「身邊的好老師」新田周春華:甘做小草紮根鄉村

周春華當志願者,熱心公益

本網訊(特約記者 鄭群)“沒有樹高,沒有花香;我是一棵無人知曉的小草。”從教二十一年,他就像一棵無人知曉的小草紮根於鄉村學校,執著、頑強、紮實地工作著。

“工作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紮根於鄉村,這裡就是我的家。”問他為什麼能在農村學校中堅持下來,他微笑著這樣說。是啊!為教育學生而活著的老師,永遠有做不完的事,但他把所有的工作和付出當作是一種人生享受。

他就是周春華,新田縣新隆中學語文教師,擔任校工會主席、資助、扶貧專幹,2017年榮獲縣優秀教師、縣優秀通訊員,獲縣首屆班主任技能大賽一等獎,論文《班主任要慎用懲罰》在永州市教科院舉辦的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2017年參加國培,組織撰寫培訓簡報及新聞報道。

教齡21年,擔任班主任21年

以前,周老師發個脾氣牛都拉不回來,如今對待事情他變得冷靜、沉著、穩重了。21年的教育工作把周老師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輕狂青年磨鍊成為一位對學生有愛心、有耐心、有信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用愛心去感化學生,但前提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班主任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去處理學生問題,那將帶有偏左或者偏右的判斷,從會導致班級管理失控。”

談到班主任工作,他好像有說不完的話。“我第一年當班主任時一個班就有80個學生,由於自己缺少班級管理的方法再加上性情急躁,誰搗亂就斥責誰,結果班級越管越亂,信心一點一點地喪失,但是我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當時,我一面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一面登陸K21班主任論壇看帖、跟帖和發帖。通過學習交流我慢慢修復了自己在班級管理存在漏洞。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摸索。一路過來讓我明白了:不是有希望才能去堅持,而是堅持下來才有希望。”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周老師正是用青春和生命譜寫著自己的教育人生。為了管好班級,他採取一記二跟三交流管班策略,一記是指一週內記下班所有學生的姓名;二跟就是經常深入班級瞭解班級動態、及時反饋課堂信息;三交流就是每天至少跟一名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交流。他每天早上六點半到教室,晚上九點多才回家,他與學生在食堂裡面一起用餐,午休就和學生一起下象棋、聊人生,利用雙休日進行家訪。 有了良好的師生關係,也就搭建好了師生交流溝通的橋樑。學生有話敢說,有主意敢講,有意見敢提,班級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

當問及周老師為什麼會如此輕鬆快樂地從事班主任工作,他自信地說: “有計劃有目的地實現兩個過渡:班主任管理向班幹部管理過渡,班幹部管理向學生自我管理過渡,最終實現學生自我管理。”周老師時時處處都做學生表率,用思想教化學生,用人格去感化學生。

「身邊的好老師」新田周春華:甘做小草紮根鄉村

課間輔導學生

以校為家 愛生如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沒有活動就沒有成長。”周老師總是以愛為軸心去工作。

“當然,我這些成績都離不開老師辛勤的教導。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現在的語文老師他當我們的班主任。每到晚自習下課,我都會去他的辦公室學習語文。在他的細心指導下,我的語文成績從70多分提升到100多分。此外,他還將宿舍佈置成一個圖書室,使我倘徉在知識的海洋中,開拓了我們農村學生的視野。每次參加比賽,我都會感到緊張,是他一如既往的鼓勵我,使我鼓起勇氣自信地勇往直前!我家離校比較遠,星期三下午有時候我不回家,語文老師就給我“開小灶”。”

這是在縣基金會舉行“資助育人”演講比賽中,九一班學生羅藝噙著眼淚深情地講訴,深深地打動了評委和聽眾。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和幫助貧困學生,他一面向上級爭取貧困學生名額;一面爭取社會資金。2017年盛大金禧有限公司向學校捐資40000元,進行了教學樓樓門改造;同年新田愛心企業及其愛心人士向學校捐資6500元,資助8位貧困學生。

“我和學生在一起是一種享受,沉浸在孩子的世界裡,是那麼知足和快樂。”周老師說這話時臉上洋溢著幸福。每到寒暑假期,周老師便主動報名無償守校,按時放鎖大門,清掃校園。21年如一日堅守鄉村教育,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留下了40多本班主任手冊,這些手冊記錄著一個又一個故事,成了他珍藏的“寶貝”。周老師用21年的青春熱血化成溫暖的春風細雨,滋潤了鄉村孩子幼小的心靈。

他對自己的事業有忘我的奮鬥精神

邊遠山區往往會出現“師少生多”的現象。2013年,他教三個班的語文兼121班的班主任。一個星期25節課,只要一踏進教學樓,周老師一天基本待在辦公室和教室裡。

2017年,他教兩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擔任學校工會主席、扶貧專幹、資助專幹。2018年又是全縣脫貧攻堅年,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必須達到全方面覆蓋不漏一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到縣城拷貝了新田縣建檔立卡貧困信息庫,對學生的信息進行一一的核對,並走訪了全校每一名學生,進行家庭情況的調查、比對、核實,讓資助真正落實到位,做到不讓一個學生因貧窮而輟學。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校上傳的學生資助信息準確無誤,建檔立卡學生無一漏報。當年被評為縣“十佳資助專幹”。

敢於創新 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

新田縣新隆鎮留守學生佔大多數,學生教育更多的由學校扛在肩上,而最終的任務只能落在班主任身上。相當部分的農村中學生把自己圈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面,只有在“朋友圈”裡面,他們才能夠暢所欲言。周老師整天與孩子們“泡”在一起,師生間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班級了成了一個大家庭。

周老師根據農村學生的基本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尋找如何提升農村初中語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方法。他大膽地提出:即使一堂課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也不可急於求成,始終要把提升學生主動性放在首位。這一教學思想當時得到個別老師反對,當這些老師深入到周老師的課堂時,看到周老師所教班級的課堂氣氛和教學質量時,他們就對這種觀點表示認可和贊同了。

每逢語文課,學生充滿期待。在周老師的課堂上,想不聽都難。學生謝姝惠說:“周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能牽動每一個學生的神經,讓每一個學生都輕鬆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堂語文課堂就是在老師與我們的交流中快樂地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