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保險公司為了讓自己的產品能夠佔得一席之地,除了在相同的保障下拼價格,就是不斷突破和創新保障內容。

對於重疾險,產品的形態一直在改變:重疾單次賠付→分組多次賠付→癌症單獨分組→不分組多次賠付。對疾病程度的劃分也日漸更細化,以前只有輕症和重疾之分,現在又添加了中症保障。

說到重疾多次賠付,小編認為,同樣的預算,建議優先提高單次賠付重疾險的保額,當保額達到50萬後還有剩餘預算,在能夠保證購買50萬多次賠付重疾險時,可以選擇後者。

那麼對於那些預算十分充足的朋友,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重疾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長生福重疾險。和眾多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相比,它最大的兩個亮點就是:

  1. 多次賠付不分組;
  2. 除了輕症和重疾保障,還添加了中症。

而這兩個特點同時出現在一款產品中,長生福還是首創。

不分組多次賠付有什麼優勢?

不分組多次賠付的優勢就是大大提高了第二次重疾的理賠概率。

之前我們常見的多次賠付重疾險都是將幾十種重疾劃分組別的。隨著重疾險的發展,其分組的方式也一直在優化:增加組數、將高發重疾儘量分到不同組別、將惡性腫瘤獨立分組……

即使是這樣,想要獲得第二次賠付,也是會受到組別的影響。如果所患的兩次重疾恰好在同一組,那麼第二次就無法獲得賠償。

比如劉先生購買了某款多次賠付重疾險,在40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獲得了一筆保險金。但是後來他的病情惡化,做了冠狀動脈搭橋術,但是第二次卻理賠失敗。原因就是這兩種重疾被分到了同一組。

能夠消除組別影響的最有效途徑就是:重疾不分組。如果李先生購買的是長生福重疾險,第二次也能獲得賠償。所以如果在保費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建議選擇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

中症保障有何用?

雖然之前的重疾險已經附加了輕症保障,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仍然有部分疾病比輕症嚴重,但是又達不到重疾的程度。如果按照輕症的標準賠付,所獲的保險金不足以支持治療費用。那麼中症的添加,就可以彌補這一漏洞。

長生福這款產品含有20種中症,並且將腦中風、腦炎或腦膜炎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三種疾病劃分了輕、中、重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最初患有以上三種疾病(輕微),隨著時間的推移,疾病復發且程度加重,可以獲得不同金額的賠償。

說完兩個亮點,我們還是完整介紹一下這款產品的保障內容。

保障內容全面

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什麼是疾病終末期?終末期疾病指最終診斷被保險人處於疾病的終末期狀態。疾病已經無法以現有的醫療技術治療或緩解並且將導致被保險人在未來六個月內死亡。

輕/中/重症多次賠付,不分組

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涉及到多次分組,還需要注意賠付的時間間隔。前後兩次重疾賠付的時間間隔是365天,中症和輕症都是90天。

“三症”都可保費豁免

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患有某些小病也可標準體承保

如果健康告知不通過,長生福是可以進行人工核保的。根據具體情況主要有標準體承保、除外、延期、拒保。對於一些小病,比如甲狀腺結節手術後確認為良性,且複查結果持續正常的,可以以標準體承保。而其他產品對於同種情況,可能會將甲狀腺及併發症、後遺症歸到除外責任中。

最後還是要看一看產品的性價比。

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小編將長生福和分組多次賠付+中症、分組多次賠付的兩款產品進行對比,由於長生福的重疾保障不分組,再加上中症保障,所以價格要更高一些,但是高出部分也不多。所以如果想要購買多次賠付重疾險的朋友,這款產品是值得考慮的一款高性價比產品。

從對比中也發現了長生福的一些不足:

疾病的間隔期較長

一般多次賠付重疾險,重疾的間隔期為180天,而長生福有365天。

沒有綠通等增值服務

很多健康險產品都會附加增值服務,比如電話醫生、住院協助、專家二次會診等。

總的來說,長生福重疾險可以說是重疾險領域的一個突破,實現了重疾多次賠付不分組和中症保障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理賠概率,而且從價格來看,也和一般的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相差不大。

長生福重疾險:多次賠付不分組,中症保障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