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閒侃水滸之:炮兵鼻祖凌振

凌振,乃是水滸傳中罕見的武將,此人並非以刀槍劍戟的功夫見長,而是以放炮而聞名,將放炮的手法玩得爐火純青,什麼金輪炮、風火炮、轟天炮等,根據不同的地形和需求打擊對手。

其中,子母炮,一枚母炮接四十九個小炮,簡直可以媲美現代的集束炸彈,這個就牛哄哄了。

但書中對這些火炮的描述極為模糊,也沒有裝填和發射方式的概括,只敘述了發射後的效果。

兵器愛好者,對於凌振施放的火炮究竟為何物,歷來爭議較大,對於書中所說凌振製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里遠近,讀者君也有所懷疑,覺得不靠譜,這是不是作者的杜撰呢?

國平閒侃水滸之:炮兵鼻祖凌振

倘若大宋真的有能射十四五里的火炮,何愁金兵不滅,遼國的騷擾,所以,書中凌振所用火炮確實值得探究。

凌振製造火炮,開創了炮兵,這個軍種的先河,對於宋朝,乃至整個中國兵器的發展,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書中所言凌振是宋朝盛世第一個炮手,那麼毫無疑問,此人是中國炮兵的鼻祖了,在宋朝有了火藥局,這是中國火藥技術領域領先世界的標誌,也是冷兵器向熱兵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原書有對凌振,有一首贊詩:“火炮落時城郭碎,煙雲散處鬼神愁。金輪子母轟天振,炮手名聞四百州。”

國平閒侃水滸之:炮兵鼻祖凌振

書中並無凌振騎馬衝陣的描寫,其刀馬功夫,在梁山好漢中,毫不起眼,但此人能制炮,會打炮,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科技型人才,這樣的人才在梁山是絕無僅有的。

書中凌振放能打死人的火炮倒是不多,更多的是施放號炮,其擔任的職務也是專造一應大小號炮,冷兵器時代,冷不防出來了熱兵器,但梁山好漢,依然熱衷於冷兵器的博殺,所以,凌振是歷史上科技不受重視的一個典型案列。

中國人先發明瞭火藥,用來製作爆竹敬神,而西洋人卻用它來製作子彈殺人,確實令人感慨。

國平閒侃水滸之:炮兵鼻祖凌振

總之,凌振是那個年代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儘管只在第五十五回才出場,但是作用卻是非比尋常,可惜並沒引起多少重視,那個時代人們尚武,熱衷於冷兵器,而對熱兵器這種新生事物,眾人倒視而不見了,所以火炮在全書中運用並不多,只不過偶爾在戰場上露個臉而已。

倘若宋江、吳用重視火炮的作用,攻打方臘時,恐怕傷損的兄弟會少一些。

凌振不為朝廷重用,後來被俘上了梁山,但也只是個偏將,連個天罡都不是,可謂生不逢時,即使在當下,專業技術人才也大致抵不得官員,這是中國的國情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