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涼意可待時

轉自:為你讀詩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涼意可待時

Félix Vallotton [瑞士]

- 立秋 -

戊戌年六月(小)廿六

2018年8月7日21:30:34

▾ 點擊收聽 ▾

《故都的秋》節選—— 徐濤來自為你讀詩

00:00

10:10

《故都的秋》節選

為你讀詩:徐濤 | 朗誦藝術家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而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塵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寂,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陣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裡,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用了緩慢悠閒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

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選自《故都的秋》,天津人民出版社

內容有刪節與改動

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 郁達夫

郁達夫,浙江富陽人。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其代表品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等。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涼意可待時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留言:說些什麼,給剛剛逝去的夏天聽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 郁達夫

這個夏日,北半球的很多地區都沉浸在高溫“燜燒”的模式裡。甚至以寒冷著稱的北極圈,也出現了30度以上的罕見高溫。如今的北極,有時比北京還暖和。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份研究預測,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華北平原將在2070年前成為全球熱浪致命地區。除非減少碳排放,否則全球變暖帶來的氣候變化將導致這裡在2070年——2100年期間變得“不再宜居”。

夏的尾聲已近,暑氣雖未盡,但已是強弩之末,初候涼風緩至,雨水短促豐沛,綠意將褪未褪,草木說黃未黃……翻開日曆,轉眼,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涼意可待時

Nikolai Astrup

四季流轉,最難以言說的便是初秋。它如同一片空山幽谷,雜糅著婉約與颯爽、收斂與浮躁、空靈與深沉。

有人說,若立秋當天無雨,那之後的24天同樣很熱;若下了雨就是“順秋”,天氣會變得涼爽。你在的地區,今年有落雨麼?

忽想起納蘭性德在《浪淘沙》中寫道:“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

據說,日語裡「夏天結束了」其實和「今晚月色真美」有著異曲同工之意。暗示著某天突然感知到河岸的風帶來涼意,沒牽到的手,未送出的信,愛慕的心緒不了了之……

此刻,你又想說些什麼,給剛剛逝去的夏天,或是恰上心頭的人聽呢?“一年好景君須記”,不妨拋開案牘勞形,去體味一下秋之況味。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立秋已至,涼意可期。

文/肖堯

詩意生活態度

近日,整個北半球都被高溫籠罩,多地氣溫,打破了歷史最高紀錄。此刻,不妨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吧,多一些低碳與節能行動,做點小事,好過不做。

喜歡本期節目,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讓更多人和你一起在立秋轉運吧

- 詩歌音樂 -

配樂分別剪輯自音樂家Dan Gibson的作品The Fallen Leaves,出自專輯Forest Cello。

▎詩意的人

徐濤

自稱“朗誦發燒友”,是朗誦和配音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配音代表作有《亂世佳人》《音樂之聲》《基督山伯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