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啓示!

【小柿子說】“如何做好自家企業文化展廳?”“怎樣給自家展廳迭代更新?”是不少企業文化工作者頭疼的問題。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新優勢企業文化諮詢&傳播機構項目總監史軍鋒遊一趟麥積山,帶回的是對建設企業文化展廳的思考,看過後覺得有收穫,記得點贊噢。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素有“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之稱。其歷史已有1600多年,筆者在盛夏六月因機緣巧合而得以一睹麥積山石窟的千年真容。麥積山石窟作為佛教文化的大型露天展廳,對我們企業文化展廳的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天水市南50公里左右,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1742米,山頂距離地面為142米,現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麥積山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也是我國諸多石窟寺廟中風景最為秀麗的一座,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幾堂、寂陵等最為著名。麥積山石窟保留了大量的宗教、藝術和建築方面的實物資料,通過大量生動形象的佛雕像和壁畫的形式,將“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等佛教故事呈現了出來,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啟迪。因此從佛教文化傳播的載體來看,麥積山石窟毫無疑問就是一座立體的“佛教文化展廳”。只是這個“文化展廳”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使得它不但持續傳播了千年的佛教文化,更是成為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的設計與建設內容對我們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企業文化展廳的建設也同樣具有現實的啟發意義:

一、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推動

麥積山石窟多是由實力雄厚的帝王或一方諸侯親自推動建設的:西魏文帝在這裡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其寵愛的乙弗皇后。北周(561年~572年)時期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啟示

這些帝王們正是通過親自開展石窟建設,而向1000多年後我們直觀的展現了他們信仰並推崇的佛教文化。我們知道企業文化展廳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多種形式集中的展示公司所倡導和信仰的文化理念,是公司傳播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渠道。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企業文化展廳建設方面,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並親自推動,確保能早日構建屬於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展廳。

二、創新、創新還是創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麥積山石窟之所以如此讓人著迷,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的獨特之處,換句話說就是它的創新所在。

01

“企業文化展廳”設計造型的創新

麥積山石窟的整體造型富有“科幻”感,全部位於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多達12層,俗稱“十二聯架”,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天國”建築群。這種設計和各石窟之間的棧道連接方式明顯不同於其他石窟常見的一字排開的線性路徑方式,而是在線性路徑基礎上採用了向上垂直生長的方式,創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且驚險異常的建築造型。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啟示

目前不少公司的企業文化展廳在設計方面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缺乏自身特色,難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十分有必要結合公司核心的文化理念,選擇合適的企業文化展廳位置,並設計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展廳形式。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些,比如以整個辦公樓的建築外牆作為公司企業文化展廳的重要傳播載體等。

02

接地氣的創新。

眾所周知,佛教是從古印度傳過來的宗教,佛教人物造型也多不同於國人。然而麥積山石窟的藝匠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進行本土化創造,以現實人物為基礎,用藝術的誇張和想象形式而創作出極具濃郁生活氣息的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宗教人物形象。從佛像神態姿勢看,多呈現和藹可親的面容,並俯首下視的姿態;從佛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體現出了濃郁的漢民族特點。如此接地氣的宗教人物,讓人感覺這些佛教造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恍若身邊人,佛國世界也並非遙不可及,從而使人虔誠信奉。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讓人倍感親切自然

啟示

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如何才能讓中國人迅速的接受和認可呢?顯然本土化是一個捷徑。麥積山石窟的藝術家們正是通過將佛教人物世俗化的方式,極大的淡化了宗教藝術的神秘感和距離感,一下子拉近了信眾與佛的距離。因此,我們在公司企業文化展廳中展示企業文化理念的時候,一定不要只是簡單的直觀展示,而要儘可能的“世俗化”,即通過創新的方式,把公司所倡導的理念與公司員工的實際工作生活進行有機的融合,並形象的展示出來。從而讓員工真正的熟悉、理解和認同。如無孔不入的理念宣傳內容,或者極具美感且與理念內容有關的生活用品。

三、持續不斷的建設。

麥積山石窟在後秦時(公元384年)已開始建造,先後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持續建設才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奇蹟。其中宋代在麥積山的開窟甚少,但宋代對許多早期造像和石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重修工作。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第165窟中的宋代重塑觀音菩薩像及供養人像

啟示

企業文化建設是隻有開始而永遠沒有終點的工作,企業文化展廳也同樣如此,需要我們與時俱進的不斷進行建設和完善。

四、足夠的經費保障。

據相關資料記載,北周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時,曾動用工人40萬人。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由此可見,當時開鑿石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史說新語」千年文化展廳——麥積山石窟的建設啟示!

↑第004窟,七佛閣,又稱“散花樓”“上七佛閣”,是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寥,始建於北周

啟示

企業文化展廳的建設同樣也需要不少的經費投入,因此,在企業文化展廳建設之前一定合理做好預算,確保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作者系新優勢企業文化諮詢&傳播機構項目總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