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旱改水」,農民須點頭!安徽出台耕地提質改造新政

實施“旱改水”,農民須點頭!安徽出臺耕地提質改造新政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就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和旱地改造為水田有關事項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結合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將中低質量耕地納入提質改造範圍。未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大多數農民同意,不得實施耕地提質改造。不得違背當地農業生產和水資源客觀條件,將不適宜改造的旱地強行改造為水田。

據介紹,近年來,我省大量基礎設施項目集中開建,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剛性要求與耕地後備資源逐漸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為推進“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的落實,我省出臺了耕地提質改造新政策,明確了提質改造範圍,實施旱地改造為水田的耕地,必須是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來最新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成果確認的旱地。 “十二五”以來已實施過土地整治的耕地不再納入實施範圍。

實施“旱改水”,農民須點頭!安徽出臺耕地提質改造新政

通知要求,實施耕地提質改造的土地整治項目,應具有一定建設規模和集中連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未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大多數農民同意,不得實施耕地提質改造。不得違背當地農業生產和水資源客觀條件,將不適宜改造的旱地強行改造為水田。對淮河以北地區、江淮分水嶺地區和皖南山丘區的水源缺乏地區以及水資源重點保護區的旱改水項目,要經過充分論證後方可實施。對多級提水的灌溉區域,要充分考慮旱改水後提水灌溉成本,適度開展旱改水工作。

我省要求,要加強項目質量管理,充分利用建設佔用耕地的耕作層剝離土壤,加強新增耕地後期培肥改良,綜合採取工程、生物、農藝等措施,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汙染耕地阻控修復,有效提高耕地產能。此外,還要積極創新項目投資和實施方式,統籌使用好各部門涉農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投工投勞,加快項目建設。支持引入國家有關政策性銀行的金融資本投入耕地提質改造。記者 程茂枝 實習生 陳夢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