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去寫一寫巴基斯坦的一些見聞,在巴基斯坦期間很多朋友就問及巴國的很多事情,異國他鄉信號也不怎麼好,並沒有回答詳盡,於是想,回國後還是要把那些經歷一一的寫下來,也算是對一段經歷的一種紀念或是總結什麼的,或者對將要前往巴基斯坦的朋友們一個算是先前的預習。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去巴基斯坦是公差,老麥所在公司與某大型國企要在巴基斯坦聯合開發一個新的地產項目,此次去是對前期市場情況做一個詳盡的瞭解,為整個投資做一個風險評估,於是這一去就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除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餘下的時間就是對巴基斯坦風土民情的一個瞭解,時間不長不短,說是詳盡瞭解還差得遠,但也算是初步感受吧。

想要說的很多,思緒也很亂,還是想分門別類的去敘說吧,可能這篇文章會很長很長,於是想分幾個篇章去敘述,也希望能砍到這篇文章的人,能有耐心慢慢的看完,當然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老麥也會進行相應解答。當然,老麥的這次敘述只想從表象的感官層次去儘可能的客觀描述,不去分析深層次的其他因素,所以,未盡之處,還請諒解!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一、最關心的問題,巴鐵人民對中國人是不是傳說中那樣熱情?

這是一個肯定回答,作為一個黃色面孔,走在大街上,無論是老人,孩子還是中青年,對你總是一副熱情的微笑,有的會試探的問一句“Chinese?”,如果得到的是肯定回答,笑容會更勝,很多人會用並不標準的英語說: Pakistani,Chinese,Friend(巴基斯坦人,中國人,朋友)!而老巴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與中國人合影,無論你到商場,還是大街,總會有人怯生生的走上來,連說帶比劃的,要求和你合影。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還有很多的小朋友,高興的跑過來,要求 和你握手,你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種熱情應該是被灌輸在心底的。為了驗證這個現狀,老麥曾去當地書店翻看他們的中小學課本,無奈都是烏爾都文,一個字也看不懂,只得作罷。而且你去很多商店,會看到一些標有漢語的標語,譬如:物美價廉,中國人特價!中巴友誼,中國朋友鉅惠!等等類似的標語,會有一種親切感。

當然老麥所說的,是一種普遍情況,不代表全部。在老麥在巴基斯坦的這段時間,也遇到過對中國人持有一種冷漠態度的,但佔比極少數。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二、作為一個吃貨來講,最關注的問題,巴鐵人民餐飲文化可好?

說實話,老巴的飲食比較簡單,作為普通百姓來說,日常的主食就是大米和饢,所謂的“菜餚”以雞肉、牛肉為主,羊肉相對少一些(主要因為羊肉價格要貴一些),青菜類極少,主要以土豆、洋蔥為主,而且幾乎所有的菜都只有一個味道:辛辣!就是那種吃的時候不覺得怎麼辣,吃進肚子之後,整個腸胃熱乎乎的辣,那種感覺說不出來,總之是不舒服的那種辣。還有一種味道就是“甜”,是那種特別膩的甜,好似糖不要錢似的。怎麼說呢,巴餐偶爾吃幾頓還是可以的,若是天天吃,絕大多數中國人肯定是吃不習慣的。而且你去所有飯店,菜單厚厚的一摞,但其實就那幾個菜而已,雞肉、牛肉以及蔬菜或是水果沙拉,菜名不同,只是調料不同而已,端上來都長得一模一樣,口味略有不同而已。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老巴的燒烤挺有特色,牛肉串、雞肉串很多,與國內的不同,國內是烤肉塊,巴基斯坦是先把肉剁碎了,然後再糅合成串再烤,由於加的作料的問題,味道有些怪怪的,與國內口感大不相同。所以,在巴基斯坦,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吃中國餐,合作單位從中國帶的廚師去,用異地的食材還是多少能做出家鄉的口味,吃來吃去還是咱們中國美食最有味道,呵呵。

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一):巴鐵真的如傳聞中那麼鐵嗎?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首發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繫老麥,並註明出處,敬請關注老麥說說——巴基斯坦見聞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