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算什么,这场辩论才称得上“地表最强”!完

“行动迟疑,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就不会成功。况且,见解高出世人者,往往会受到非难;有独到见解者,往往不会被世人所容。愚蠢的人看到事情成功了,还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而聪明的人在事情未做之前,就已经看到了事情的结果;民众的事情开始前是不能和他们讨论的,只能在事情成功之后与他们共享快乐。崇尚道德的人,不会迎合民众;想成就大业的人,不能和民众去商量。因此,以我之见,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制;只要能够利民,就应该放弃原有的法令。”卫鞅首先提出了他的论点。

“舌战群儒”算什么,这场辩论才称得上“地表最强”!完

这一番慷慨激昂、霸道无比的话听得秦孝公连连点头,分分钟化身为卫鞅的迷弟,“善!”秦孝公脱口而出。看到画风不对,大臣甘龙立刻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不对,圣人从不用改变民意来教化百姓,而聪明的君主也从不用改变法令来治理国家。只要顺应民意,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成功。只有沿袭旧有的法令,才能使官吏得心应手,百姓相安无事。”

“俗,俗不可耐!甘龙所说的,不过是世俗的见解而已,普通人只安于以往的习俗,而读书人都喜欢沉溺于书本上的见闻之中。对于这两种人,做守法的官吏是可以的,但和他们谈论常法之外的事情就不行了。三个朝代的君主就是由于礼法的不同才能够称王,五世的霸主也是由于法令不一样而使他们成就霸业。聪明的人能够不断制定新的法令,愚蠢的人常常喜欢沿袭旧的制度;贤德的人不断更新礼法,平庸的人常受旧的法令所束缚。”卫鞅刚听完甘龙的话,就反驳道,看到卫鞅咄咄逼人的架势,甘龙一时语塞,无话可说。

“舌战群儒”算什么,这场辩论才称得上“地表最强”!完

陕西省商鞅广场商鞅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反方二辩杜挚接着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可变更法令;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可更换器具;效法古制就不会犯错误,遵循旧礼就不会有偏差。”

“效法古制?遵循旧礼?从远古到夏商周,礼法都在不断改变,杜挚大夫,你要效法旧制,敢问你又该效法哪一朝的旧制呢?治理天下,不能总是用一种办法,想对国家有利,就不能一味地效仿旧制。商汤、周武王就是因为不遵循旧法而称王;而夏朝、殷商王朝就是因为不变更法令而灭亡。对反对旧制的人不应该打击,而对遵循旧制的人更不能去赞扬。自古以来,穷则变,变则通,这才是亘古不变之真理!”卫鞅一锤定音。

“好好好!卫卿之言,甚合我意!卫鞅,从今日起,寡人任命你为左庶长,总揽秦国变法的大小事务。”秦孝公当即下令。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也由此确立,这是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影响。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对秦国变法的评价。在之前的热播剧《芈月传》中,芈月在给禁军将士训话时,也曾高度评价并且坚决拥护商君之法。

“舌战群儒”算什么,这场辩论才称得上“地表最强”!完

《芈月传》芈月训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在卫鞅为秦孝公夺回了河西之地之后,秦孝公最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商十五邑封给了卫鞅,从此,卫鞅成了商鞅,号称商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