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經常出現難打的現象,滴滴和計程車究竟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滴滴打車自推出至今引來了各方不同的聲音,反對的丶支持的丶中立的,都佔有一定的比比例。反對呼聲最高的是出租車,因為從事出租車職業,必須要持有個人營運資格。而這個資格證的辦理價格不菲。此外以前還有份子錢。

網約車經常出現難打的現象,滴滴和出租車究竟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出租車作為一個城市方便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部分的士司機對乘客態度惡劣,不打表,繞路等這些違規行為一直以來為人詬病。滴滴打車出現後,給乘客們多了一個出行的選擇,而且滴滴前期給乘客的補貼優惠是很多的,坐一趟短途滴滴,扣去補貼優惠乘客才需要幾塊錢,而打的話需要十幾塊。所以滴滴打車出現後受到衝擊最厲害的就是的士公司。

網約車經常出現難打的現象,滴滴和出租車究竟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出租車司機必須保證每月有足夠的客源才可以保證收益。滴滴打車的加入無疑會分享出去相當一部分的客源,尤其是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這個並不是滴滴司機動了誰的奶酪,而是網約車動了出租車這個傳統行業的奶酪。伴隨網約車而成長起來的網約車司機,已經成為非常龐大的群體。不過,進入暑期後,北京網約車經常出現難打現象,平臺經常顯示“附近無可用車輛”,有時非高峰時段也需等候半個小時才能打上車。為何網約車變得難打?網約車司機們去哪了?

網約車經常出現難打的現象,滴滴和出租車究竟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今年6月份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已有34萬人取得了網約車駕駛員資格,17萬臺車輛取得了網約車運營證。不過隨著監管越來越規範,網約車市場也正在進入更加“細分”的市場。一家獨大的滴滴,每一項業務都前有“勁敵”,後有猛虎。

有司機表示,網約車掙錢越來越難,已經有不少司機分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