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揭曉 台網導演平分秋色

影視行業頗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榜單“初心榜”今日揭曉“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名單,目前活躍在一線,廣受讚譽的優秀青年電視劇導演巨興茂、王偉、呂行、五百、林妍、田裡、陳思誠、楊磊、楊龍、天毅從36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順利當選。評委會表示,本次“十大”名單中,80%為八零後,臺、網導演平分秋色,這是對電視劇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最佳闡釋。

“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揭曉 臺網導演平分秋色

據瞭解,此次評選歷經海選、初選、終選三大環節,秉承“德才兼備、優中選優,公平、公正、客觀”原則,由22位評委一人十票深思熟慮後投票選出。

最終“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當選者為巨興茂、王偉、呂行、五百、林妍、田裡、陳思誠、楊磊、楊龍、天毅。“初心榜”組委會副秘書長鬍傑透露,“十大”競爭十分激烈,多位候選人票數相當,難分伯仲,最終公佈的榜單嚴格遵照計票結果。“完全尊重和充分信任每一位評委的選票,是‘初心榜’的創榜初心,我們絕不動搖”。

“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揭曉 臺網導演平分秋色

“初心榜”之“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

據悉,旨在評選和表彰優秀影視青年領軍人的“初心榜”目前已成為業內最受關注的榜單,由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指導創立,評委會成員為王鵬舉、郭靖宇、王小康、王輝、白一驄、傅曉陽、陳秋平、徐紀周、習辛、賴水清、林子珂、何侯擇、馮驥、王靜茹、袁子彈、馮雷、羅大成等影視界和媒體界資深從業人士。

此前“初心榜”組委會已評選出“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製片人”和“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百度百科更新該榮譽進獲獎者履歷。

以下為得獎人簡介和評委會評語:

《靈魂擺渡》系列的導演巨興茂高票當選“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導演”。他1981年出生于山西,堪稱導演界的影帝,1990年便以童星身份出演了第一部作品,從事影視行業已有二十餘年。《紅娘子》、《鐵梨花》等熒幕熱劇都由其擔任執行導演。2014年他憑藉抗日傳奇劇《打狗棍》獲得第20屆白玉蘭獎最佳導演提名獎,而後執導口碑和收視雙贏的《靈魂擺渡》系列劇構建了網劇史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評委會評價其“演而優則導的標杆人物,作品對情感的捕捉以及人性的深度詮釋,簡單卻深入,直白但無違和感。”

獲獎者王偉年僅30歲,被譽為懸疑類型的崛起者,獲得多位評委青睞。出生自黑龍江的他追求嘗新與極致,非科班出生的王偉在16歲時便幹起剪輯,《白夜追兇》是他首部獨立執導的作品,十年磨一劍,為影視劇類型化道路做出了非凡意義的探索。在此之前曾擔任過《心理罪》的導演,與五百聯合執導過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擁有豐富剪輯經驗的王偉無論在整體局面的把控還是微小細節的鏡頭處理上頗具天賦和創新力。評委會評價其“善於抓劇本故事和人物設定,準確解析和挖掘人性,對觀眾產生心靈的碰撞。同時將推理和解謎的過程做的紮實,保障了劇作的真實性和專業性。”

呂行,1986年出生於哈爾濱,被譽為“有創新和極致精神的青年導演”。其代表作《無證之罪》極具現實主義和個人風格,細節精湛,用直擊人性的鞭撻衝擊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評委會評價其“把社會派推理的故事做到了一個新高點,人物情緒的表達,故事的邏輯清晰,也達到了完美的震撼,故事風格懸而不疑,疑而不悚。”

五百,1980年出生吉林,年輕導演中的翹楚,善於把握商業與藝術的平衡。代表作《心理罪》注重犯罪美學,通過邏輯推理展開情節,不斷升級犯罪過程和推理過程,滿足以解謎為樂趣的受眾群體。評委會評價其“年輕導演中的翹楚,節奏掌控力強,動作調度巧妙精彩,題材新穎並

附有感染力,同時揹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引發社會性思考。”

林妍1982年出生於北京,執導的《我的!體育老師》、《不婚女王》、《你好喬安》等都市劇用獨特的女性視角呈上反映不同時代社會話題的爆款作品,無論是重組家庭,還是年齡差較大的代際戀情,都迎合了當今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與觀眾產生共鳴。評委會評價其“現實題材領軍人物,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講究細節的女導演。”

田裡是眾多85後創作者中的一位佼佼者,拍戲較真,尤為注重細節。代表作《河神》改編自經典IP,劇情緊湊不拖沓,有電影質感,畫面精緻,東西方元素相互融合,對一些長鏡頭運用巧妙。評委會評價“《河神》是一部極具代表性的作品,給網劇的製作和視覺呈現的審美定義了一個新的標杆,更重要的是,田裡導演可以在一個項目上堅持持續投入,不疾不徐,這種心態和做法,是對諸多青年導演有表率意義。”

陳思誠,演而優則導,1978年出生於瀋陽。2002年大三就出演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並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華表獎最佳新人提名,獲得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2012年憑藉其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獲得多項榮譽,今年一部《遠大前程》令他的導演才能再次被行業所認可。評委會評語為:陳思誠的優秀不在於他拍了什麼,而在於他下一部要拍什麼。

楊磊,1979年出生青海,1999年大學期間導演短片《地鐵兩乞丐的一天》獲大學生電影節優秀作品獎,該片是楊磊正式執導的第一部影片。2013年執導拍攝《紅色》獲“飛天獎”榮譽作品提名,該片以抗戰為背景、以愛情為主題,口碑爆棚,被青少年們評為把視線從歐美劇拉回國產劇的“良心”導演。評委會評價其“從不給自己侷限的青年導演,兼具網感與傳統電視劇拍攝能力,對各種題材駕馭性極強。”

楊龍,1988年出生於陝西,拍攝風格冷靜和細膩,導演風格和手法都非常有特點。《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品,小成本製作捧出了兩位新人。《假如沒有遇見你》是2018年截至目前網劇的豆瓣最高分。無論是在選擇題材還是劇情創作方面,楊龍導演有著自己敏銳的目光,並能緊緊抓住大眾的口味,激發與觀眾情感共鳴。評委會評語為:緊抓時代脈搏,秉承嚴謹的創作態度。

天毅,國內炙手可熱的90後電視劇導演,少年老成,其執代表作《雲水怒》融入了青年一代喜歡的元素,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儘可能拓寬創作空間,個人風格十分鮮明。其獨立執導的《獵毒人》即將在一線衛視播出,廣受期待。評委會評價其“作品大膽嘗試新的內容情節,突破以往的題材作品,加重了情感脈絡,更多展示了人與人的情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