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皈依指的是什麼?

道教皈依三寶是指道寶、經寶、師寶。道教皈依三寶,心裡就會對生老病死,人生的諸多痛苦去求得解決辦法,追求清靜無為的境界,修煉自己,使自己獲得心靈的寧靜。

學道,沒有皈依三寶,心就與正法無緣。“皈依三寶”就是法門之一。猶如江河湖海,這是最末端的支流。你找到這個支流,並信仰它。就會慢慢找到“大海”——即最終的“不二法門”,也即真諦。心性散亂。不專一。就難以前進。

道家認為萬物皆在運動之中,而一切有形的事物皆源於一個“點”,這個“點”源於“無”,而“無”則源於一種不生不滅,自然存在的東西——老子稱其為“道”.道家三寶,第一寶即是“道寶”。

道無名無相,無聲無色,不可摸,不可見。“經”則為“道”的有形化。道家認為:有一種“雲篆”字體,是自然形成。古代一名叫“天真皇人”者記錄了這種自然字體,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道經。由“道”產生了三十六大門路,分為“三洞真經”。第二皈依,則是“皈依經寶”。涵義是“信仰三十六部尊經”,“經以載道”。

經文自然而成,需要名師指點。即需要“皈依師寶”,涵義是“尊敬道教歷代祖師、真人”.一切你遇到的生靈,都對之猶如恩師。一切事物,都是你的老師”採集他們的優點。一直學習。否則,難成大道。

皈依道教的人,不要受年齡、經濟、地域、民族的限制,無論你是修全真還是修正一派,都應明白皈依的真意,腳踏實地去修行、修證自我。

皈依,是學道修道的開始。而皈依的目的不是在於你是不是取得居士資格,也不是在於你是某大師的弟子,身份就比誰高。

皈依的目的,不是為追求財富,不是為名利,不是為解脫病痛之苦,而是真正求得心靈的解脫。學最上乘發大願渡人渡己,為救渡眾生為皈依。真心發願,皈依道門,即可稱之為道門弟子。

皈依道;說的入道,道是大智慧、大清靜、大慈悲。皈於道,就要抱著道心去修正自己,所以只要能常念(福生無量天尊)聖號永脫輪迴之苦就是解脫之道,所以皈於道是最根本的、是皈依的本體。

皈依經;也就是要皈依法。這裡的法不是指法術,而是指行道悟道之法。經書中包含大道之理,好比一面鏡子。我們心中滿布灰塵,我們在修行中擦拭自己,然後用經法來照亮內心、啟迪內心。使自心道心顯示,能悟道成真。所以經可以說就是我們修道成道的橋樑,是依憑。

皈依師;度師,也就是師父。父母給你的是肉身,而師父給你的是法身慧身。師要有道有德,也是修煉的指路人。皈依後要恭敬每位同修之人,皈依之後,把自己的師父及其他道長、及有道之人都可以看作師長尊敬,對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要以身示範,引導他人信道奉道行道。要以普渡眾生為己任,渡人為最大的功德。

皈依三寶是‘皈’投’依’靠三寶,請求救護,而得解脫眾苦的意思。世間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柺杖,走路才能安穩: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針,船隻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燈,行人才能看清方向。道經師三寶就像我們的父母,當一個小孩被人欺負時,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隻要他叫一聲‘媽媽’,別人就不敢隨便欺負,因為他有母親。同樣的,世間上邪魔外道、壞人壞事很多,有了道經師三寶做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靠。獲得神靈保佑 ,趨吉避凶,逢凶化吉。皈依道經師三寶後,可脫離閻羅王生死簿,生死禍福由三官大帝掌管,使自己或親戚朋友官運亨通,財源旺盛,家人清潔平安。

道經師三寶又像我們的指南針,可以引導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風港。每個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寶、常念三寶的功德,可以讓我們仰仗道經師三寶功德的加被,藉此寶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迴歸真假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來之家。所以販依道經師三寶可以讓我們現世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讓我們未來有家可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