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國內大學一抓一把,但我們不能瞭解每個大學,很多都是靠名字的第一印象,其中很多還不錯的大學卻有個野雞的名字著實很影響我們對學校的判斷......我們來看看哪些高校躺槍......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福州大學

百科:福州大學,簡稱福大,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開設的專業比較多,包括了法律碩士(JM)、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社會工作、藝術、翻譯、會計、工程管理和工程碩士(含22個工程領域)。

金融和工程是福大比較熱門的考研專業。

場景:福州大學,211理工強校,估計完全是吃了福州的虧:“福建省的省會啊?當然是廈門啦!啊?怎麼會是福州!!你騙人!!”(當東南大學的同學你們在狂歡的時候,真正的福建大學在外省完-全-沒-有-人知道!)。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電子科技大學

百科: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學科合併創建而成。

考研難度比較高,交通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無線電、軟件工程等都是熱門專業。

場景:地名+學科的校名可能很無聊很沒勁,但在中國並不野雞……當然,像科技大學這種帽子,除了中科大、國防科大等等老牌院校之外,那些跟風改名的院校戴著都顯得low。

即使是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老校,但是還是感覺野雞……原來好好的“華工”(華中理工大學)送給人家華南理工了。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河海大學

百科:河海大學,原華東水利學院,以水利為特色,現為國家“211工程”、“111計劃”、“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其水利及支撐學科人才梯隊的綜合實力處於國內一流地位,為中國水利最高學府。

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全國第一,土木工程學科綜合實力也處於全國領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學科總體實力最強,支撐及相關學科門類較多,水利及支撐學科人才梯隊的綜合實力處於國內一流地位。在世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方面僅次於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水利方面的考研黨千萬不要錯過!

場景:2003年的時候我讀大一,河海大學,地點南京。不是什麼特別好的學校,但好歹也是211。

我回家的時候在南京汽車站,遇見一位阿姨,她問我在哪裡,我說我在河海大學,她先是客氣一下說,啊,學校還不錯嘛。我沒覺得意外,因為河海也確實不算很差,起碼在南京還是穩坐第五的(據說華水時期是南京第三)。

然後她頓了頓,又問到,你們那是念三年呢,還是念四年?

--------------------------------------

都是那個時候年輕不懂事,還大驚小怪的,後來就習以為常了。

你說你在什麼學校?江海大學?江河大學?海河大學?你們學校在天津吧?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百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所外貿院校,學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陽區,在2000年以前直屬於外經貿部(外貿部),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之一的全國重點大學,目前為教育部、商務部共建高校,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金融專業、經濟學專業是名牌專業,雖說報考人數眾多,但是各專業方向招生人數也較多,經濟學中跨考學生也佔了很大的比例。

場景:爸爸在我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後去單位拿獎金(我爸單位規定職工子女考上本科可以有2000獎金)

辦事員:(看了看錄取通知書)哎呀王工不好意思專科不給獎金的哈!只給本科的!

爸爸:(淡定)我們這是211

辦事員:……啊?那您稍等我查一查

3分鐘後

辦事員: 哎呦您家姑娘真厲害!這學校錄取分怎麼這麼高!比X大還高!

爸爸:哪裡哪裡……

拿錢走人

有人說我們學校可以加個中國兩個字就不像野雞大學了,據說曾經試圖加過但是教育部沒有批准,不過我們學校的學生證上已經偷偷地加上中國兩個字了!補我們學校學生證的圖(中國兩個字加得多麼拼多麼心酸!╯﹏╰)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東南大學

百科: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位於江蘇省省會南京市,是中央直管、工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學。

東南大學的建築,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等專業都是熱門考研專業,並且全國排名很靠前哦~

場景:

1、為什麼XX來開講座沒開成?因為他把機票買到福建去了呀。

2、“你們學校靠海麼?”“不靠。”

3、“好好學還是有機會的。”

4、順帶提一下,如果不是報志願,估計我一輩子都不知道有這麼一所位於南京的學校……

5、“快過來看電視上放你們校臺呢!”“你們畢業是不是可以分配到東南衛視啊哈哈哈哈。”= =……

6、長輩問:“考的怎麼樣啊?”

為了活躍氣氛,我假裝悲傷的說道:“東南大學,福建大三本。”然後長輩滿臉遺憾又尷尬的看著我……

7、另一個長輩,一說東南大學不知道,一說南京工學院,就“哦哦哦哦哦哦!!!是它啊!它當初可厲害了……”最後加一句“怎麼改成這個名字了。”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中南大學

百科: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簡稱“中南”,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

醫學和工學專業的整體排名靠前,學長說有色金屬和軌道交通專業很牛,英語好的同學可以報考試試~

場景:

孩子,你在哪裡上大學啊?

中南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不是。。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不是。。。

那是什麼學校啊?

就叫中南大學。。。。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百科: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PBC School of Finance,Tsinghua University)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12年3月14日,教育部批覆清華大學《關於接收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成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請示》,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併入清華大學。

多名畢業生從這裡邁入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當局、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

不過金融學考分可不低,2014年複試分數線達到了420分,跨考的學生也佔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值得一說的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學費十分高,一年十多萬,但是畢業生就業薪資也普遍高於行業水平。

場景:哇~這個真的是~小編經常從它學校門口過,由於加個學院還加個五道口,聽著一點也不高端,還以為就是個隸屬的三本專科之類的!

但是經常有豪車停在門口啊!還有很多人路過這裡都要拍照啊!!小編終於知道原因了!!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東華大學

百科:東華大學(Donghua University )是教育部直屬的72所高校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以現代紡織為特色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

學校地處上海,由延安路校區、松江校區和新華路校區組成。截止至2014年4月,學校共轄三個校區,分別位於松江區和長寧區,在校學生30000餘人,其中本科生近15000人,研究生6000餘人,繼續教育學歷生近5000人,各類留學生4000餘人。

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工程、日語、應用物理學、環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都是熱門考研專業。

場景:這個是很多同學都在評論中吐槽的,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在國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但改名後據說名氣有些受影響,學校慶生很多老校友因為改了名字都拒絕回學校了。

看官方的解釋說本是在“華東大學、浦江大學、東華大學”三個中挑,學校本偏向於“華東大學”,但因為當時上海已經有三個大學有“華東”兩個字了,所以沒有通過。

而“浦江大學”是因為當時黃浦江汙染的事比較嚴重,怕影響不好,所以也未通過,這最後選定了東華大學,因為古代紫禁城的東華門是專門進出紡織品的,有這層原因,但因為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個“東華”的深層含義,所以這個校名也是備受吐槽啊~~

好好的大學叫這個名,扎心了老鐵!

中外合辦系列

1.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合辦)。

PS:你們西交飛利浦大學分數線多少?

2.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合辦)。

PS:你們學校聽著高端的很大氣啊!

3.溫州肯恩大學(溫州大學+美國肯恩大學合辦)。

PS: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浙江溫州,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

4.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合辦)。

PS:

“你哪個學校畢業的?”

“北京師範大學·····”

(打斷)“挺好的北師大,我有個哥們在那讀心理學…”

“還沒說完,香港浸會大學…”

(再次打斷)“香港啊!好屌好屌…”

“還沒說完,聯合國際學院。”

“你說什麼?”

(深吸一口我,把舌頭捋直,使用絕對不會再被打斷的超級無敵霹靂快語速)“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雙方陷入僵局,迷之沉默。空氣中只聽得到我語速太快之後的喘息聲)

十秒後。

“哦,學校在北京吧?”

“不在”

“學校在香港?”

“不在,在珠海。”

(雙方陷入僵局,迷之沉默)

十秒後。

“你們學校是專科?”

“不是專科,在廣東省是二本,其他省是一本。”

“2+2?兩年珠海 兩年香港?那學校一定很貴吧。”

“不是,一直在珠海,但是學費要一年6萬,據說要漲到8萬。”

(雙方陷入僵局,迷之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