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別再用幾萬一平的房子囤積舊物了

臨時出差了半個月,當時走的匆忙。回來後打開公寓的門,一股濃重的灰塵嗆了我一鼻子。拖著癱軟的身子半躺在沙發上,看著當時出門時啃了一半的蘋果已經風乾,喝剩了一半的水上面漂浮著一層灰塵。不得已,強撐起疲軟的身子開始打掃衛生。

只是越收拾越發現,我的東西怎麼這麼多。都是棄之可惜又用不上的東西。一邊收拾我一邊開始回憶當初買這些物件的初衷。

深圳人,別再用幾萬一平的房子囤積舊物了

當時剛搬進來的時候買了十來個毛氈的插座裝飾品,只是後來發現真是一!點!都!不!好!用!不乾膠在碰到牆壁的石灰屑後就會失去了粘性,經常一天要掉個幾遍,後來索性全部收起來放在一邊。

花瓶,三個!當時想著家裡每個空間裡都要每日換上新鮮的鮮花。後來放了幾日的花,發現花的根莖很容易腐爛,每次換花都要清洗一遍花瓶,關鍵是根莖腐爛的惡臭太難忍!

還有當時為了理性收納買回來的五六個抽屜式盒子,結果收納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雜物。

另外還有趁雙十一剁手節血拼回來的各種衣服、包包、鞋子。一律是當初腦子一時發熱貪圖便宜買回來的。事實上我能寵幸這些衣物的概率非常低。

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物件,我陷入了沉思。這麼多年來存不了錢是有原因的,站在雜物堆積的家中,我足足糾結了半小時。之後痛下決心,分類,打包,拍照,上傳轉轉。幾日後我的舊物被清空。不得不說,看到空了一半的家簡直神清氣爽。

深圳人,別再用幾萬一平的房子囤積舊物了

事後我從頭審視了一遍人們的購物慾到底是為了什麼?只不過是打著需要的幌子去追求自己內心的滿足感。

我媽對於收集各式各樣的購物袋有著強大的執念,專門用了一個大箱子來收納。各種材質的袋子,環保袋、超市購物袋、紙袋等等已經屯了滿滿一箱。我已經無數次對她喊停。但是她卻認為總有一天這些袋子要派上用途。

可是這個“以後”到底是什麼時候?

人們在不斷地囤積這些物品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呢?一切都是源於內心的不安全感。“總有一天會用到的”這個概念能牽引他們百年如一日地堅持囤積的執念。

深圳人,別再用幾萬一平的房子囤積舊物了

很多人貪圖蠅頭小利而去購買大量的爆款地攤貨,花樣的年紀卻身穿格格不入的劣質衣物。其實生活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你擁有一個衣櫃的地攤貨,都不如你有幾件可以彰顯自身氣質的高定。

其實舊物的存在與自己的內心一樣,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經過篩選之後留下的往往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