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從2008到2018,十年,彈指之間。

十年,彷彿是那樣的遙遠。

中國已經開啟了“中國製造2025”,

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已經走向世界,

奧運會“駕臨”北京後,又舉辦過兩屆,

“5.12”大地震倖存的孩子們,很多都上了大學。

十年,卻又近在眼前。

對於2008年發生的事情,樁樁件件,都還在眼前。

2008年,是喜憂參半的一年,或許更是悲傷的一年。

神七飛天,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力量。

但那一年卻有太多的悲傷。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了1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奪走了8萬多鮮活的生命。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給無數家庭帶來災難,也湧現瞭如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國人在災害面前,空前團結與堅強,那一刻,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援著地震災區。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衝擊著中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進出口總值開始負增長。珠三角和長三角大批工廠關門,大約2000萬外出務工人員提前工返鄉。從而有了國家救市的著名的“4萬億計劃”。為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最初的動力。

“毒奶粉”事件的大規模爆發,讓三鹿集團擁有了空前的曝光度後迅速走向毀滅,讓三聚氰胺這一工業化工原料走進了大眾的生活。“毒奶粉”事件中,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對國內的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不單單是三鹿,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及雅士利在內的多個知名廠家的奶粉都檢出三聚氰胺。事件重創“中國製造”商品的信譽,多個國家禁止了中國乳製品進口。國民的消費信心指數,降至冰點。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彼時的Mr Vision,還是個剛剛踏進大學校園的學生,雖然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雖然知道三聚氰胺是什麼,但是總覺得離我的生活過於遙遠,只當這是一個簡單的社會新聞,稍加議論罷了。

此時的我,已經有了一個健康漂亮的女兒,我也越來越關心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總是力求在自己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和家人一起,為孩子提供最健康的食品。

直到此時,我才覺得“毒奶粉”離我是如此之近,開始關注起那些“毒奶粉”創造出的“結石寶寶”們。唯一讓我感覺慶幸的是,我的孩子沒有在“毒奶粉”橫行的時代裡出生。

本文篇幅略長,分為三個部分:

01. “毒奶粉”事件時間軸

02. 生產“毒奶粉”的,不僅僅只有三鹿

03. “毒奶粉”人物誌

如果你時間充裕,Mr Vision希望你耐心的看下去,相信會產生共鳴並有所收穫。

如果你對“毒奶粉”事件已經有著詳細的瞭解,那麼請從第二部分開始閱讀。

如果你時間緊迫,Mr Vision首先感謝你閱讀本文,請你從第三部分開始閱讀,那裡有更多有態度的文字。

1.“毒奶粉”事件時間軸:

上網搜索“三鹿毒奶粉事件”才知道,對數以十萬計家庭造成傷害的一個事件被定義為“

2008年中國奶製品汙染事件”。

面對這一官方定義的名稱,我只有呵呵一笑。

“汙染”一詞可輕可重,奶粉生產過程中加入化工原料是汙染,我們在給孩子衝調奶粉時落入灰塵也是汙染,這就是中國文字的“奧妙”。

在開啟時間軸之前,Mr Vision覺得有必要說一下該事件的第一主角—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俗稱密胺、蛋白精,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單斜晶體,幾乎無味,微溶於水,對身體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化學方程式為:C3H6N6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三聚氰胺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那麼作為化工原料的三聚氰胺,為何會被添加在乳製品中,使得普通奶粉變成毒奶粉呢?

這就要從它的化學結構C3H6N6說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方程式中的“N”代表的是化學元素:氮。三聚氰胺含氮量很高,達到了66.6%。而蛋白質是氮、碳、氫、氧的化合物。

三聚氰胺與蛋白質有著類似的化學元素組成。

國家衛生標準明文規定,嬰兒一段奶粉的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18%,二段、三段奶粉的蛋白質含量為12%-18%。

蛋白質含量的直接檢測十分的複雜,在十年前的那個年代,國家質檢部門應用“凱氏定氮法”對食品中的蛋白質進行檢測,即通過檢測食品中的含氮量來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也許這一實際工作中的“方便”,就為黑心商家和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同等質量的三聚氰胺中的含氮量是奶粉的20多倍,在奶粉或奶源中添加少量的三聚氰胺就會使得奶粉的蛋白質含量“達標”,可以大大減少奶粉的用量。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奶製品行業的不良商家們開始向乳製品(包括嬰幼兒奶粉)中大肆的加入三聚氰胺,從中謀取暴力。從而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結石寶寶”。

2004年的“大頭娃娃”事件中,假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很低;

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中,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雖然是“合格”的,但卻是一種有毒的替代品。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01. 2000年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為了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乳製品需求,除了從海外的日本、新西蘭、愛爾蘭等地進口乳製品以應付高中消費層次外,本土企業也開始自主研發和生產本土乳製品(包括嬰幼兒奶粉)來滿足中低層次的消費市場。

在此市場背景下,三鹿集團推出了一袋18元人民幣,不到進口奶粉價格一半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以應付大規模的奶業市場,並隨即成為中國大陸重要且知名嬰幼兒奶粉品牌,多年蟬聯中國大陸自制乳品市場的首位。

也許有毒的三鹿奶粉本就是三鹿集團為了搶奪大陸低層次消費的農村市場,為降低成本偷工減料所衍出來的產品。

02.2004年

在2004年的阜陽劣質奶粉事故(“大頭娃娃”事件)中,公佈的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

但隨後證實為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失誤所致,三鹿奶粉被撤出“黑名單”,多個國家機關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允許三鹿奶粉正常銷售。

這是一次品牌公關的“經典”案例。

03. 2008年5月

2008年5月20日,一位網民在網絡上爆料了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順縣城一家超市裡買的三鹿奶粉存在質量問題—該奶粉令他女兒小便異常。

他在與三鹿集團和縣工商局交涉未果後,在網絡上以“這種奶粉能用來救災嗎?!”為題提出控訴,不過該控訴遭三鹿集團地區經理以價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為代價,取得該網民的賬戶密碼以請求刪除網上有關帖子。

事後該網民表示說,他因為相信了三鹿集團的解釋,他買到的是假貨,因此同意接受賠償並刪除帖子。

假貨一定假,真貨也未必真。

其實,自2008年起,有關三鹿奶粉引發嬰幼兒尿路結石、腎衰竭的新聞就頻繁的在地方論壇爆出過,只不過三鹿奶粉彼時作為中國名牌、馳名商標又有良好的公關團隊,將這些消息都按了下去,沒有大規模爆發。

04. 2008年8月

據“三鹿內部郵件”顯示:2008年8月1日下午6時,三鹿取得檢測結果:送檢的16個嬰幼兒奶粉樣品,15個樣品中檢出了三聚氰胺的成份。

確認因自己集團生產的奶粉導致眾多嬰兒患有腎結石後,三鹿集團開始進行危機公關工作。

2008年8月11日,三鹿公關團隊向三鹿集團建議與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合作,屏蔽有關新聞的公關解決方案建議:

“ 安撫消費者,1至2年內不讓他開口;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拿到新聞話語權;以攻為守,蒐集行業競爭產品‘腎結石’負面新聞的消費者資料,以備不時之需。百度的300萬框架合作問題,奶粉事業部已經投放120萬元,集團只需再協調180萬元就可以與百度簽署框架,享受新聞公關保護政策。 ”

事發之後,百度方面明確表示未接受三鹿集團關於此事件的合作要求。

看來是真的沒有接受,要不這些消息也不可能出現在自家的百度百科裡。

05.2008年9月

三鹿集團的最大海外股東新西蘭恆天然公司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現問題後,馬上向中資方和地方政府官員要求召回三鹿集團生產的所有奶粉。

不過恆天然公司經過一個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石家莊市地方官員對奶粉存在質量問題置若罔聞,試圖掩飾,不予正式召回。恆天然只好向新西蘭政府和總理海倫·克拉克報告。

2008年9月5日新西蘭政府得知消息後下令新西蘭官員繞過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國中央政府報告此次事件,中國政府才嚴正對待此事。

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事件,危害的是中國人的健康和安全,卻要靠著外國企業和政府的良心才能喚起本國政府的重視。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引起外界關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團聲稱,此事件是由於不法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

2008年9月13日,中國國務院啟動國家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I級”為最高級:指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三鹿奶粉汙染事件。

也許,三鹿“毒奶粉”事件早一個月就應該爆出,只不過舉國上下都沉醉在那場舉世矚目的盛會里。

06. 2009年1月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

三鹿前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三鹿集團高層管理人員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則分別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團作為單位被告,犯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罰款人民幣4937餘萬元。

涉嫌製造和銷售含三聚氰胺的奶農張玉軍、高俊傑及耿金平三人被判處死刑,薛建忠無期徒刑,張彥軍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蕭玉有期徒刑5年。

而早在此前,石家莊市分管農業生產的副市長張發旺等政府官員、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市長冀純堂也相繼被撤職處理。河北省委也決定免去吳顯國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職務。

一場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在醞釀了8年,爆發了半年後,以這種處理方式進入了尾聲。

2. 生產“毒奶粉”的,不僅僅只有三鹿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那些年的“毒奶粉”,不僅僅只來自於三鹿。

彼時,中國共有109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在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後,國家質檢總局對這些企業的491批次產品進行了排查,檢驗顯示有22家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這只是一份不完全的名單,也是一份讓我們略感觸目驚心的名單。

伊利、蒙牛、光明等乳製品行業的巨頭也紛紛的“搶佔身位”,加入到“毒奶粉”的行列中,或許即使是面對生產“毒奶粉”,哪家企業都不想屈居人後,也都爭搶著“C位出道”。

時至今日,我在挑選乳製品的時候都還是心有餘悸,忘不了它們在那場“盛大演出”中的精彩表現。

但我又有什麼選擇呢?市場早已被這幾大巨頭搶佔,非它既它。更何況有些“小作坊”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還不如大企業大品牌,畢竟大企業還有“嚴格”的質量管控。

即使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消費進口乳製品,我卻也不能隨時隨地的買得到。

那麼我只能學學阿Q了,膿瘡擠破後,也就好了,應該不會再長。

面對生活,有時我們不得不“天真”。

現在的伊利、蒙牛、光明,哪個不都是選擇流量明星作為代言人,並且是每個產品都會找流量明星代言,畢竟當下奉行的是流量即銷量的市場營銷法則。

開句玩笑的說,某個乳製品企業開年會,要是它的代言人全部出場的話,明星陣容會完爆一檔熱門綜藝,較之春晚也不遑多讓。光是銷售年會門票,都會賺上一大筆。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剛剛落幕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蒙牛作為FIFA全球主贊助商,可謂出盡了風頭,全球範圍內的曝光度和影響力實現了數量級的增長。

再配合著適時的簽約了前金球獎得主,阿根廷球星梅西出任品牌的首席要強官,蒙牛的市場團隊真的為品牌做了一手的好營銷。

也許下次看球時,我們不再喝啤酒,不再喝碳酸飲料,而是一水兒的喝著牛奶、酸奶、優益C。試想一下,500億個活的乳酸菌陪著你,圍繞在你的周圍,也skr有意思的景象。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對於蒙牛(還有其他的乳製品企業),我真得不奢求你“天生要強”,要臉就好。

這段文字,我在儘量的調侃,儘量的試著幽默著來寫。因為接下來的故事,每個都是那樣的沉重。

我希望你在閱讀之前有一個相對輕鬆的心態。

如果你在閱讀過後,略帶傷感,那麼就跳回到這部分再看一下,舒緩一下心情。

3.“毒奶粉”人物誌

一場“毒奶粉”事件,

改變了多少人的人生軌跡,

有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著病痛的折磨。

鋃鐺入獄的“企業家”,是否可以被原諒,完成救贖。

十年已過,

大眾漸漸的忘卻了“毒奶粉”帶來的傷痛,

而深處其中的家庭卻每天都在飽受煎熬。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01.“結石寶寶”

2008年,以三鹿集團為首的22個乳製品公司,在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在中國製造了近30萬“結石寶寶”。

十年已過,當年的“寶寶”們都長大了,有的都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結石卻沒有消散,並且結石在他們的身體裡也不停長大,並生出新的結石。

雖然三聚氰胺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到底有多大,至今未有權威的研究結論和治療方案。

但“結石寶寶”們大多具有臉色偏黃、營養不良、習慣性腹痛、排尿不暢等症狀。

由於“結石寶寶”們需要通過服用過量的藥物來抑制結石的蔓延和生長,孩子們相比健康的同齡人都提早發育、但是身體卻瘦弱矮小。

30萬個“結石寶寶”,也就意味著有30萬個家庭遭受著如此的痛苦。

有的家長,在孩子長大後,告訴了孩子他會患病的真相;有的家長,選擇了一直對孩子隱瞞事實,希望孩子活得輕鬆一些。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來自湖北的周先生,有一個身為“結石寶寶”的兒子。周先生為了定期帶孩子去檢查、為了可以隨時的去維權、上訪,並沒有找到一份穩定的正式工作。夫妻二人在“長三角”一帶打著短工,勉強的維持著家庭日常的開銷和孩子看病的花銷。

周先生一直沒有告訴兒子患病的真相,只想讓兒子活得輕鬆一些。但每每想到兒子接受治療時遭受的痛苦,看到兒子每況愈下的身體,他都會默默的獨自流淚。

接在他兒子左腎上的導管裡,伴隨著尿液總會流出細細密密的沙子;

腎裡的黃褐色小石頭,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相比與遍佈泥沙狀結石的左腎,孩子的右腎早已萎縮、消失。

只不過周先生一直沒敢告訴孩子。

為了給孩子治病,家裡早已負債累累,孩子不得不面臨著即將輟學的局面。

周先生的母親瞞著他去領了3萬元的賠償,希望他此後可以開始平靜的生活,不要再去維權,再去“瞎折騰”。

領取了賠償就意味著放棄了追訴的權利,周先生不願意妥協。

一面是3萬塊的現金,可解家庭的燃眉之急。

一面是慢慢的維權之路,不知何時是盡頭。

最終他還是接受了現實。

這是一個普通“結石寶寶”家庭的生活,也是30萬“結石寶寶”家庭的縮影。他們中有太多的人走上了漫漫維權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任何結果。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結石寶寶”的日常:

為了排石,他們不得不大量喝水、運動,排石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並應對接連出現的病因不明的症狀。

與同齡人相比,孩子總是愛生病、愛發燒。家長明明知道與體內的三聚氰胺有關,但沒有科學理論依據,家長也只能默默的承受。

“結石寶寶”們不能喝碳酸飲料。因為身患結石的孩子不能補鈣,否則會增大結石,而飲用碳酸飲料則會流失身體裡原有的鈣。

“結石寶寶”們儘量不吃紅肉,吃白肉的話也要先過水焯一下。因為肉類的嘌呤很高(尤其是肥肉),嘌呤物沉積之後就會形成結石。

每個“結石寶寶”的家長都擁有著強大的內心。

他們都在等待,等待著有一天會出現治癒孩子的方法。

他們始終堅信孩子會有一個完整而美好的人生。

02.郭利

郭利是一個“結石寶寶”的父親,是所有“結石寶寶”家長中普通的一員,卻又是最有名的一個。

在“毒奶粉”事件剛剛爆發的時候,他被冠以“維權鬥士”、“孤單英雄”的稱號,走進了輿論的中心和大眾的視野。

就在他漫漫的維權之路開始的時候,商家的惡意構陷、妻子的陣前倒戈,使得他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而鋃鐺入獄。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五年的牢獄生涯中,他飽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妻子早已獲得女兒的監護權,他看不到那個讓他窮盡所有為之維權的可愛女兒,從此他孑然一身,熬過了1800多個日夜。

出獄後的他,仍然繼續維權,為女兒爭取更多的補償;他也為自己上訴,希望真理和正義終會出現。

2017年4月7日,廣東高院再審判決撤銷潮州中院及潮安縣法院原裁判,改判原審被告人郭利無罪。

九年後,他終獲清白。

2018年7月,郭利向社會發布了一份公開信,在講述了他十年維權之路的同時,也提出了4000萬美元的索賠。他再一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

當年浩浩蕩蕩的毒奶粉受害者,早已各自迴歸正常的生活,只有郭利尚在事件的餘波裡,並不斷的泛起波瀾。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十年前的郭利是業內有名的同聲翻譯,出入各大高級會議和外企會場,那時的他收入豐厚,工作時間自由,加之有個年輕的妻子和漂亮的女兒,是大多數眼中的“人生贏家”。

但是,幾罐“毒奶粉”改變了他的生活,與之前的軌跡漸行漸遠。

2008年8月,“毒奶粉”事件全面爆發。當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檢查結果中,郭利女兒曾食用過的施恩牌奶粉名列其中。郭利隨即帶女兒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女兒“雙腎中央集合系統內可見數個點狀強回聲”,這是腎臟中毒受損的重要表徵。

之後,郭利將家中剩餘和新購買的部分施恩牌奶粉送檢,檢出兩個批次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較高。郭利還利用自己的工作特長及在海外關係,調查到施恩假扮“洋品牌”,其實是一家在美國註冊的“空殼”公司。隨後,他多次找銷售商和施恩公司索賠,並向媒體曝光。開始了他的維權之路

彼時,施恩奶粉母公司雅士利正值上市關鍵時期。迫於媒體及市場壓力,2009年6月,施恩公司與郭利達成和解,支付人民幣40萬元作為補償。郭同時出具書面文件,表示不再追訴並放棄賠償要求。

隨後,北京電視臺播出《一個男人,如何使施恩奶粉低頭》的報道,完整公開了郭利的維權之路,節目最後他表示還會繼續索賠。也正是該報道里的內容,讓雅士利集團感到震驚和惶恐,為郭利精細設計了一場“好戲”。

報道播出的四天後,施恩公司及其控股股東雅士利派人主動與郭利取得聯繫。在雙方溝通過程中,郭利提出要求對方再賠償300萬元,雙方在北京簽訂協議。施恩公司表示同意賠償,但需要郭利前往杭州兌付賠償金。

但就在雙方交割款項的前一晚,郭利突然被杭州警方帶走,罪名是“涉嫌敲詐勒索”,報警人正是雅士利集團。

直到後來坐在審訊室裡,郭利才知道這是一場為他精心設計的騙局。

在談判第二天,雅士利就已經向潮安縣公安局報案,稱郭利“以接受媒體採訪報道,造成無法控制的局面相威脅”,向雅士利集團進行勒索。

報案以後,雅士利集團則繼續與郭利溝通,指導他撰寫書面賠償申請,“寫得越感人、越深刻,拿到的額度就越高”。雙方最終達成300萬的賠償金額,簽下賠償協議。

郭利事後覺得,這筆賠償對正要上市的雅士利來說,並不是大的數目,也許是媒體報道讓他們感到某種威脅,也可能是他的“勝利”挑戰了一個大公司的自尊心。

一段公開錄音顯示,在談判前,神秘男子曾對與郭利談判的人員說:

“一定要把他逮住,搞死他”。

而在庭審的關鍵時刻,郭利的妻子卻站在了雅士利的一方,陳述了郭利維權的動機,這成了這起冤案中對郭利最不利的證據。

如今的郭利,除了為女兒、為自己維權外,變成了一個清新寡淡的人。

每天閒下來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坐在公園裡,看著周圍跑來跑去的孩子,這會勾起他關於女兒的回憶。當年因為他妻子身體的原因,女兒更多的時候是郭利在陪伴。每天飯後,他都會帶著女兒在公園玩上一會兒。而如今,郭利和前妻一家站在了對立面,他也許久未見女兒了。他也許會在女兒的成長中漸漸消失。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郭利在獄中手繪的和女兒的畫

他也希望女兒某天能理解,雖然在她成長期的缺席,但他在以另一種方式保護她。”陪伴和維權她的權益,我只能選擇一個。她知道我做過這件事就行了,她的父親沒有退縮,沒有懼怕“。

03.田文華

說到“毒奶粉”事件裡的人物,不得不提的是三鹿集團的前董事長—田文華。她是“毒奶粉”的“締造者”,是“毒奶粉聯盟”的創始核心成員,是中國的“毒奶大王“。

如果沒有“毒奶粉”事件,田文華也會像那些知名的民營企業家一樣,從草根到行業巨頭,被寫進《激盪三十年》裡。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田文華:

1942年出生。

1966年畢業於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獸醫專業,

1968年分配到當時的石家莊市牛奶廠(三鹿集團前身)工作。此後,田文華從給母牛餵食、接生等最基層的工作開始幹起,直到逐漸走上領導崗位。

1983年,田文華成為牛奶廠生產副廠長,對技術創新有充分認識的田文華同時做出一個影響到企業今後20多年發展的重要決定:

設法爭取到國家“奶粉配方母乳化課題”,躋身原輕工部“母乳化奶粉”定點生產企業行列。

1987年,田文華成為石家莊市牛奶廠廠長。

1993年,石家莊牛奶廠在田文華的帶領下開始了品牌運營,三鹿集團由此而生。也在這一年,三鹿集團攻克了“奶粉配方母乳化”課題,公司也由此登上全國奶粉銷量冠軍的寶座,並連續15年保持不變。

在田文華帶領的21年間,她是三鹿集團的領導人和決策人。她自己也一直被各種光環籠罩,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毒奶粉”事件前的田文華,是國內著名的民營企業家,是國內乳製品行業的帶頭人,是技術出身的乳製品專家。

而她締造的三鹿集團,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是石家莊GDP的傑出貢獻者,為大量的奶農和工人提供了就業,帶領著一群人共同致富。

如果沒有三聚氰胺,2008年時已經66歲的她,也許再幹幾年就會退居幕後,坐擁著財富和名譽,安享晚年。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一切還是爆發了。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2018年12月31日,這一年的最後一天,田文華站在了被告席上,接受著法律的審判。她對檢察院的指控一一交代,承認事情“屬實”。

66歲的她,當庭落淚,哽咽著說:

“我覺得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我沒想到,更不願看到三鹿事件發生,我願意接受法律的一切懲罰”。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鱷魚在吃人之前都會流下虛偽的眼淚。其實鱷魚根本就不是傷心,而是在潤滑自己的眼睛,想看清楚獵物,方便一擊即中。

法庭上悔恨的淚水挽救不了嬰兒的生命,治療不了孩子的病痛,也無法讓風雨飄搖的三鹿起死回生。

2009年1月22日,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鹿問題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中的數名被告人做出一審判決,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

最近幾年,關於田文華的消息都是關於她在服刑期間表現良好,予以減刑的。

2011年從無期改判十九年,剝奪政治權利由終身變成了六年

2014年獲減刑一年九個月,剝奪政治權利六年不變

2016年獲減刑一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六年不變

刑期自2011年11月4日起至2027年8月3日止

或許此後的近十年裡,田文華還會繼續良好表現,予以減刑。當她80多歲,能夠出獄的時候,她或許還能享受到晚年平靜安逸的生活。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有時候,

會想一想,

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公平?

“結石寶寶”們,

面對著病痛的折磨,

祈求的對爸爸媽媽說:

“真的好疼啊,

如果我表現的好點兒,再乖一些,

我的身體會好起來麼?

至少不要像現在這麼疼”。

十年之後,你還記得當年“毒奶粉”創造的那些“結石寶寶”嗎?

寫在結束:

十年之後,市面上或許真的已經沒有了摻入“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但終將會有新的“口味”來代替,即使我們竭盡所能的為孩子規避了“毒奶粉”,卻還是會有“問題疫苗”的出現,我們都不知道假冒偽劣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自孩子出生起,每一個父母都化身成為堅強的鬥士,與所有可能威脅到孩子健康和安全的人和事不斷的鬥爭著。

圖|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2. 《結石寶寶十年:被遺忘的孩子》—刑事網

3. 《4000萬美元天價索賠之痛:“結石寶寶”父親與雅士利的十年恩怨》—時間財經

4. 《4000萬美元天價索賠之痛:“結石寶寶”父親與雅士利的十年恩怨》—封面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