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文:經濟觀察報種昂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數十年前的這名言在今天仍然適用。

眼下,農業和石油恰恰正成為中美貿易大戰的主戰場。在中國農業產業鏈中,前端的種子市場已半數盡落外資之手。作為糧食的“糧食”、產業鏈中端最重要的一環,化肥市場正成為中外巨頭爭奪的焦點。

一方面,中國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消費升級,其中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的升級需求最為迫切;一方面,隨著中國農業的鉅變,各路資本爭相湧入,流轉連片的土地、大面積種植綠色、有機農產品。這都預示著高端化肥市場必將急劇擴張,成為下一個千億級風口。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在中美針對農業貿易戰即將打響之際,在全球農業巨頭紛紛加碼中國之際,2018年7月18日,作為中國領先的農業企業——金正大集團藉助併購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之機,整合全球資源反向謀取中國,全面進軍本土高端市場。

反向謀局

就在中美貿易激戰正酣之際,7月8日李克強總理趕赴德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在專門接見華為、工商銀行、金正大等當地中國企業代表時,李克強意味深長的說,“中國企業要更多地走出去、合作共贏,開放才是最大的收益!”

十天後、7月18日,金正大集團將海外併購的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全面引入中國,落戶在有著“亞洲磷倉”之稱的貴州甕安,並宣佈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旗下康樸(中國)公司正式啟動併發布了旗下特肥品牌DeltaChem(德化)的全新系列產品。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在康樸(中國)公司啟動儀式上,金正大集團CEO白瑛表示,貿易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金正大集團必須以全球化的視野定位發展目標,謀劃發展機遇,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以科技+服務鏈的創新模式,讓世界先進的農業技術服務中國三農。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貴州甕安基地是金正大集團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工廠,項目投資60億元,佔地3000畝,產能高達100萬噸。金正大集團副總裁、康樸(中國)公司董事長翟際棟介紹道,當日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針對果蔬等經濟作物的全線特種化肥在這裡正式投產。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正如商務部歐洲司商務參贊夏陽所說,當前中德關係正處於歷史上的最好時期。但金正大集團發起對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的併購卻是早在兩年前。2016年7月11日晚和12日上午,金正大集團斥資1.16億歐元收購其100%的股權正式簽約,創下了當時中國化肥行業海外併購的第一大單。

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雖不為大眾所熟知,在化肥領域卻是全球知名。這家有著60年曆史的老牌企業總部位於德國明斯特,所轄24家分支公司,其中8個生產廠、16個銷售公司,是植物養護產品領域應用方案的全球供應商之一。

最初,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曾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巨頭——巴斯夫設立的高端化肥基地。2007年,巴斯夫戰略性退出化肥產業,旗下氮肥產能被歐洲化學公司搶購,複合肥基地被德鉀集團競得,而技術最先進、利潤最豐厚的高端化肥基地則被一家英國基金於2012年購得。

2015年,作為財務投資者的這家英國基金公司開始將其出讓,中國金正大集團以“規劃最宏偉”的商業計劃一舉奪魁。原來,金正大集團希望將其產業帶入急速發展的中國市場。

可是,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佈局的是城市園藝市場,而金正大集團在中國幾乎所有份額都來源於農村市場。如何將德國高端化肥技術從城市落地農村,就成為這兩年金正大集團研發的主攻方向。

康樸(中國)公司技術研發總監介紹道,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原有針對大田、經濟作物的技術儲備,兩年間利用已在歐洲、以色列、美國、日本建立的4大研發中心,針對中國氣候、土壤和農作物進行了試驗和改良。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終於2018年6月19日,在柏林召開的IFA(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年會上,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正式宣佈——正式迴歸特種肥料市場,並宣佈康樸(中國)公司落戶中國貴州,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提供頂級的高端產品和增效技術服務,其戰略目標直指中國。

失衡的市場

首次全面進軍中國的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面對的是一個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的龐大市場。

一方面,處於中低端的複合肥產能過剩達到90%以上,大多數企業深陷虧損,開工率只有3成左右;另一方面,中國高端市場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被雅苒、獅馬、美盛等國外少數化工巨頭把持,市場供不應求,且有高額壟斷利潤。以全球廣泛使用的水溶肥為例,進口到岸價約1萬元人民幣/噸,市場終端卻高達兩三萬,堪稱暴利。

一直以來,作為中國領先的農業企業和全國最大的新型肥料企業,金正大集團最為的苦惱是,中國農業生產都是分散經營模式,個體農戶購買力有限,高端化肥市場始終體量較小。然而,近年來中國農村正發生著“由分到合”的鉅變——土地流轉集中誕生了千千萬萬的新型農民,他們聚集少則數百、多則上萬畝耕地,投入數十萬乃至上億資金;他們對農資(化肥佔據農資投入的一半以上)投入大,但要求產出更大,作為投資者追求的是投入產出比……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在二三產業賺到錢的中高收入群體,迫切地希望能吃到健康生態的農產品,政府也在大力治汙。這既使高端市場前景無限,也倒逼著農業從過去化肥利用率極低(僅有3成,其餘7成流失、汙染環境)向高效、環保的的生產方式轉變。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這幾年,中國耕地流轉後普遍種植經濟作物,高端化肥的市場容量擴展迅猛,每年都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速。”康樸(中國)公司董事長翟際棟認為,未來中國在消費升級趨勢下,中國農業將迎來二十年的發展,黃金期,高端化肥市場規模也將水漲船高。

有人說,中國未來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必將出現在農業。這是一個體量巨大又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產業,各路資本開始蜂擁而入,網易養豬、騰訊養鵝、京東養雞、聯想種藍莓、中建材種菜,就連阿里巴巴的馬雲放言:“袁隆平先生把畝產做到一千斤,我們要爭取把畝產做到一千美金。”而產值的增加勢必首先就要增加農資的投入。

受市場所誘,近年來外資紛紛押注、加碼中國。從2015年開始,全球最大的高端磷肥生產商、第二大鉀肥生產商美盛公司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當年業績就在中國創造了歷史紀錄。2016年,全球第三大化肥商——挪威雅苒公司突然加碼,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全線產品大幅降價促銷。

“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在華首個生產基地設在貴州,就是因為南方市場對外資化肥比北方更加認可。”根據康樸(中國)公司技術研發總監估算,外資高端化肥已佔據中國南方市場的兩成,在經濟作物中更是攻下了四五成的份額、已佔半壁江山。

康樸(中國)公司副總經理李玉曉認為,在高端市場,目前中國本土企業的整體實力尚無法與外資巨頭相抗衡。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進入中國市場首先遭遇的將是與外資巨頭的較量。

佔領高端

就像吉利併購了沃爾沃一樣,金正大集團併購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只是開始的第一步,如何變現、佔領市場才是最為關鍵的。

事實上,這並非金正大集團第一次嘗試引入外國高端技術。最初,緩控釋肥就是發源於美國的一種應用於城市園藝、花卉的高端產品。

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投入約佔種植總投入的50%左右,糧食增產中50%來自於化肥的作用,但中國化肥利用率僅為3成。這不僅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還嚴重汙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緩控釋肥的優勢恰恰是讓肥效緩慢釋放、高效利用。可這種生產技術一直被全球化肥巨頭壟斷,直到2004年金正大集團聯合國內科研機構取得突破,並於2006年開始投建生產線。

令國外業界稱奇的是,金正大集團將國外城市園藝的高端化肥應用於中國經濟作物、直至大田種植上,居然取得了成功,金正大集團也因此成了全球最大緩控釋肥生產商。當國內複合肥企業因產能過剩90%以上、陷入大面積虧損時,正是因為率先佈局、轉型,金正大集團在2010至2013年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居然達到了38.76%。

如今,金正大集團再次引入了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希望在中國消費升級、農業鉅變的初期再次複製這一模式,換取未來發展的先機。

全球農業巨頭加碼中國,下一個千億級風口初見端倪

7月18日在康樸(中國)公司正式啟動發佈會上,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旗下特肥品牌DeltaChem(德化)的全新系列產品重磅上市,Bert Jaeger博士現場介紹了DeltaChem(德化)系列特肥的核心優勢,包括DMPP長效技術、養分聚攏技術、養分傳輸技術、NPI氮磷增效技術在內的四大核心技術的應用,能顯著的增加了作物的產量,提高營養吸收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時還能促進作物膨果更快、上市更早、品相更好。

根據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的測算,儘管產品價格高於國內同等產品20%以上,但新一代的增效技術能夠將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3個點、磷肥利用率提高25個點以上,普遍施用效果、實現產值卻要達到40%以上。

作為國際肥料協會執行董事,翟際棟表示,高效、環保已成為全球化肥產業的流行趨勢,如德國、印度等國已出臺政策禁止尿素直接使用農田,必須經過高效化處理,增強作物吸收率。未來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在中國市場競爭一方面要憑藉規模優勢儘量使“貴族肥料”平民化,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發揮高效、環保的優勢,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投入產出比。

如,山東煙臺果農希望水果早上市,櫻桃提前一週出售就能賣出七八十元一斤的高價;壽光菜農則更看重產量,每畝200斤的增產就有近八百元的增收;廣西的橡膠園主最關心設施農業能減少多少僱工,因為每天工錢已漲至二三百……

不僅是產品本身,進軍高端市場,化肥的推廣方式也與中低端市場完全不同。中低端複合肥隨手撒施,幾乎沒有技術含量;高端化肥卻有著認知度不高,存在一定技術門檻的特點。康樸(中國)公司副總經理李玉曉介紹道,按照的一貫模式,公司沿用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 “建示範田+現場觀摩+技術培訓”的推廣模式,組織百名德國技術專家,借用“親土種植”計劃中在1000個縣建成的2000塊高標準示範田和800個農業服務站,在中國開闢出全新的銷售方式。

目前,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設在貴州甕安的康樸(中國)公司基地年產能為100萬噸。但根據該公司制定的戰略目標,未來3到5年,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在華市場銷售將達到一千萬噸的規模,增長達十倍。

在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看來,中國農業的高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驅動,通過整合全球智慧和領先資源,賦能中國方案,讓中國方案走向世界、助力全球農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