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奏響生態三部曲 走進環保「春天裡」

近年來,汾陽全市各界同心同德,共同奮鬥,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防控,深化汙染治理,嚴格執法監管,在傳播綠色正能量、唱響綠色主旋律中奏響了環保“三部曲”。

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今年汾陽市自上而下都將汙染防治攻堅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市委、政府工作計劃,今年3月6日,市政府與中國環境科學院和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圍繞汾陽市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的實際需求,在大氣、水、土壤等領域加強深次合作,共同促進汾陽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鐵腕治汙”不動搖,堅決打好打勝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持久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福祉。

按照省、呂梁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汾陽市全面貫徹落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控制燃煤汙染、區域汙染整治、河流水質改善等專項行動任務。實施八大工程,圍繞大氣質量改善,緊緊抓住控煤、治汙、管車、降塵四大重點,開展了城區禁煤禁燒、推進工業大氣汙染治理、推動機動車尾氣減排、規範城鄉揚塵管控、積極應對不利氣候等工作。圍繞水質量改善,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修復與治理齊抓的原則,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了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河道垃圾清理清運、城鄉汙水治理、企業汙染防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建設等工作,投資3334萬元完成城區東二環西側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投資10億元完成安上河、禹門河、董寺河河道整治工作,投資1600萬元對城區汙水處理廠和杏花汙水處理廠實施“穿衣戴帽”提質改造;推進新建5公里城市汙水管網和2個城鎮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加大對磁窯河水環境改善整治的力度,積極與上級省級部門落實資金,上馬磁窯河溼地建設工程,持續改善河流水環境質量;完成11戶加油站54個雙層罐或防滲池改造;圍繞土環境質量改善,以生態治理和汙染防治為抓手,全面推進生態綠化工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重點工業固廢汙染整治、農村垃圾清理,加大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力度,開展工業固廢綜合整治,引進晉能集團投資生態修復項目,投資1500萬元推動虞城村復墾項目;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推動廢棄工業用地開發使用風險評估。加大造林綠化力度,突出抓好以石盤山植物園和峪道河景區、石門溝景區為重點的山體綠化,以冀村、杏花村和演武、肖家莊兩大片區為重點的平川林網提檔升級。以“五城同創”活動為載體,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推進環保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為切實將環保作為履職盡責的“高壓線”,進一步健全、完善、強化環保工作機制,全力抓好各項重點任務落實,汾陽各職能部門主動履職盡責,切實把“管生產就要管環保、管行業就要管環保、管發展就要管環保”的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堅決杜絕小紕漏引發大問題,環保部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一監管的職能,加大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力度,真正做到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做到強化社會監督,積極加強新聞輿論引導,主動宣傳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並充分利用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加大對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力度,環保部門對群眾反映的東輝焦化廠大氣臭味直排,馬莊村與石村田間道路傾倒煤矸石影響耕作”的問題高度重視,立即作出批示並嚴肅處理,有效引導了社會輿論,傳播環保正能量。同時鼓勵公眾參與,強化環保舉報熱線、微信及網上投訴舉報案件查辦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努力促使每個人都成為環境保護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和共享者。

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汾陽市將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役,走進環保的“春天裡”。(馬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