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十大墮落現象

一.管理監獄化

2008年,第一批90後大學生入學了,今年還有個破格錄取的95年的孩子。

大學生的自由意識越來越濃重,很多校園卻依然延續著老套的管理模式——定點關燈睡覺(我們那會是夜裡11點就熄燈了)、上下課考勤、不允許結婚,大一大二的低年級不讓買電腦等等。作為校園管理必須規範化,可是在追求自由大學生眼裡這些規定卻成了剝奪自由的監獄條規。雖然知道會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可是大學生們還是堅持尋找自由的信念,還是以同居、合租等形式紛紛逃離“監獄化”的管理,於是大學校園邊上租房的價格也一漲再漲,“溫馨愛屋”的小廣告在學校裡不時就能看到幾個。

記得05年開始大規模擴招那會,211之內的效益好的高校,都紛紛在學校原址外,擴建分校,分校都選在了比較偏僻的地域,周圍很可能是農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同學們被迫搬去新校區(在西安的郊區)那會兒,周圍的農民很討厭學生,認為是他們佔用了農田,影響了他們的生計——於是有了農民綁架學生要挾學校退還耕田的可怕事……慢慢的,農民發現學生到來的價值了,開了小飯館、小旅館一干和生活相關的,還剩下農田的農民也不再種田了。用陝西本地人的話說:學生娃的錢,好掙~

二.上課夢遊化

教師講授的知識脫離社會實際,教學方法死板,學生新的“知識無用”論,課堂紀律的散漫,這一切已經足夠作為學生上課睡覺、看小說打發時間的理由了。睡吧、睡吧,反正是交了學費費的,想怎麼睡怎麼睡,冬天大夥擠在教室裡還暖和;看看小說,還有同學在旁點評來著,常常就兩個人頭埋一起看著的。

還記得中國政法大學那個打不認真聽課學生而出名的老師吧,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不提名字。

上課不認真聽課考試怎麼辦啊——可能有人會這麼想。

其實能從高考大軍中走過來的學生,都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謂生澀的大學課程,其實只要在考試前願意多看會書兒,實在不懂的地方和同學或者老師交流下,就完全可以應付考試的。再說,硬試教育在大學裡還是一樣沒有變化的,最明顯就是高等數學、矩陣論那樣比較費腦筋的科目,只要考前你花了時間多練練考題,考試是絕對沒有問題不pass的。

上課沒啥實質影響,翹課當然也是學生會做的事了。

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十大墮落現象

三.翹課普遍化

由於高校年年擴招,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教室裡裝的學生越來越多。一堂課幾百人聽一個老師講課,已經是正常現象,如果老師挨個點名的話,等點完名該下課了。更何況學生要睡懶覺、談戀愛、買東西、要旅遊、要賺錢……逃課就成普遍現象一點不奇怪——同學們都忙啊,哪有時間上課。

我上學那會,討厭鄧論等等生澀的課程,也翹過,跑去鼓樓上拍pp了。為此,鄧論課缺勤,後來貌似只有80來分,影響學分來著。真怕這種不光看考試,還看出勤、交作業的中學式大學教育。

四.補考專業化

“不把學習當目的,生活才會有意義”這大概是另類大學生的新新宣言。擴大招生必然招一大批實在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進入大學,這些學生的作風又帶動更多的鄙視學習,根本就不當補考是件羞人的事情。對於補考,也許不少人確實具備專業水平了。尤其是一些生源來自於地域比較好的省,如上海、北京,考進大學時的標準就比河南、安徽低得多,門檻低了,水平不得而知。

上研時就遇到一北京師弟的畢業設計,比偶大一歲,留級過一年,到大四還沒補考完高等數學。但是,我發現他其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很強,應該是對某些課很不感冒導致的吧——標準的全能補考王。

本人大一時掛了高數和大物,有羞愧感,恍然醒悟大學不是來玩的。還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後來發奮了,沒再太墮落,總算拿了後來幾年的獎學金,掙了點生活費。

五.素質流氓化

男生開口我Cao,女生張嘴說Kao,事無大小都Tmd,凡事都離不開KFC(Kao、Fuck、Cao)。在校園裡,大家課堂上、宿舍裡說髒話都不以為然,Soooooooo正常來著,誰也不知道大學生們流氓化了,還是流氓們大學生化了。張揚個性、標榜豪爽原來也是可以用流氓形象實現的,太多的不理。

ps:Shit這個詞居然漸漸落伍了,真是奇怪兒。

六.男生痴呆化

男生們一夜連一夜的網絡遊戲、麻將、撲克牌,更有甚者……長期如此,只見一個個精神恍惚,痴痴呆呆,開口閉口就是魔獸、CS、副本,不談學習,不談認識,不再有一點年輕人的活力。夜夜奮戰,傷身體也傷腦子,也難怪男生們要被定性為痴呆,大家累的很。君不見,大學裡的獎學金基本上都是女生包攬各種獎項的嗎?

下面來說說女生的事兒。

七.女生恐龍化

這倒不是說學生集體退化,而是說在校園裡已經找不到那種有清純味的學生妹。名牌大學裡還好些,偶聽說那民辦的或者二流學校裡,有的女生們打扮很妖冶化,很多人走在大街上恐怕要有人被誤解是歌舞的廳的服務的服務人員,實在讓人想不到美,那也就只能當恐龍看。

我記得偶們大一軍訓時,最開心的故事,莫過於:報告排長,前方出現恐龍!然後眾小姑娘笑暈一片——呵呵,當年的蘋果mm早就老了啦

八.戀愛閃電化

戀愛已經是大學生活的必須,就如同一種時尚。有人說戀愛是相互安慰無聊、空乏的大學生活;有人說就是相互玩;還有人說這是為了做進入社會生活的準備。無論怎麼說,大學生們的戀愛已經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大家一樣都不需要天長地久,不需要太多的磨合與瞭解,直奔主題,然後迅速厭倦,閃電分手。這就是閃電化的愛情,或者應該說是情慾與肉慾的簡單化、快餐化。

大一時邂逅一個師兄,可能覺得師兄就光輝偉大吧,暈暈乎乎,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此人像蒼蠅,不知道他想到偶,是否會有同感呢?

九.親熱公開化

也許是自由的一部分,也許是受了西方激情的衝擊,現在的大學生們接吻、擁抱甚至是相互撫摩都不需要考慮場合,只要有情緒就來一把。做的人不覺得難為情,倒是看的人像偷窺了別人隱私,什麼世道啊。我看誰也不用不好意思,反正人家也樂意當眾表演。

夏日的夜裡最為明顯:圖書館前,後花園裡,宿舍樓下,卿卿我我——自是一番甜蜜景象。沒處在戀愛中的ggmm,尤其是從來未曾戀愛過的,當然是鄙視,鄙視之餘從不說出口,免得被人認作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實話是,確實是有那麼點兒。

就不提同居、開房了,太obscene……

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十大墮落現象

十.消費白領化

說起白領階層的消費,曾經有無數人羨慕,不過那是因為人家有高收入支撐著。現在的大學生們卻更加厲害,手機一個比一個高檔、吃飯請客一個比一個講排場、旅遊娛樂一個比一個在行、衣著時尚、處處品牌,越來越難想象學生的消費可以如此之高,只是不知道這些孩子們的父母是不是都開著銀行。

說說自己周圍的吧:

大一時,我們基本上用的都是小護士、大寶;

大二時,很興奮的換了李醫生;

大三了,轉戰高絲;大四,薇姿;

研一,理膚泉;研二,蘭芝;

工作了,雅斯蘭黛、芯絲萃。

不是因為富足,只是跟上形勢,而已。

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十大墮落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