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房地產商和商業巨頭都在布局這個領域?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今年以來,新華經濟分析師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無論是房地產商還是商業巨頭均在佈局社區商業。家門口的繁華,能否告別小店、小飯館,變得高大上?

“原以為搬到江北生活會很不方便,沒想到家門口就有一個蘇尚生活廣場,讓我們這樣的上班族省心多了。”剛在南京浦口江畔明珠廣場租了個房準備入住的市民李女士說。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被稱為創新型社區商業中心的蘇尚生活廣場,現已在南京開有四家連鎖門店,並有蘭園項目、江浦項目、左鄰右里和學童生活等多個特色店正在籌備中。“蘇尚生活廣場提供了獨有的一站式百米生活服務,今後蘇尚將成立專項組進行3000平米集合業態社區商業綜合體的進一步研發,以一站式、多功能、小而美的互聯網+實體經營模式,將蘇尚特有的‘家商圈’文化做精做深,不斷滿足居民生活和消費需求。”蘇尚生活廣場相關人士說。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對於家住南京大廠的市民陳響來說,雙休日必然要去逛一下美利廣場,“美利廣場的蘇果店可以買到很多網紅商品,據說這是全南京最時尚的蘇果門店。”南京棠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西全表示,美利廣場鎖定葛塘老大廠區域為主商圈,運營至今,超過5公里範圍以外的消費客群佔10%,“前期業態比例為:零售近40%,餐飲30%,兒童13%,生活配套17%,隨著不斷調整和規劃,社區的生活配套是後期調整的重點。”

一批房地產企業,包括保利、萬科、華潤、招商、恆大等也紛紛佈局社區商業。今年,蘇寧從與恆大的合作升級,到與萬達、碧桂園等地產商接連牽手,蘇寧地產朋友圈持續擴大。例如,蘇寧與碧桂園約定,預計今年內將有600家蘇寧小店、蘇寧直營店等智慧零售業態店入駐碧桂園物業。

“蘇寧小店要成為蘇寧對消費者服務最後100米的平臺。基於蘇寧互聯網門店的O2O模式,用戶不僅可以在線上通過蘇寧小店APP下單,享受送貨上門或自提服務,線下還設置了無人貨架和自助售賣機。依靠蘇寧強大的自建物流體系,可以滿足半徑500米範圍內15分鐘配送。”蘇寧小店相關負責人這樣介紹。此外,蘇寧小店將提供免費WiFi,打印、複印、掃描,共享充電寶、雨傘等服務,還將依託蘇寧售後提供電器維修、洗衣、水電煤繳費等智能便捷服務。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在業內人士看來,社區商業要告別“有商業無中心”的狀況。“老齡化”的社區商業,缺少統一規劃,社區商業缺乏品牌化、連鎖化以及互聯網化,新興業態極度匱乏。目前,社區商業的發展還存在很多痛點,還不能適應消費者提出的新要求。長期以來,地產開發包括商業地產開發,都是自由式生長,配合商業的設施不合理且成本高,很多社區商業,特別是服務業的項目難以進入。“目前,社區商業作為城市活力的毛細血管網,正快速遍佈城市的各個角落,如若不彌補傳統社區商業遺留下的不足,就難以真正滿足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雁寧這樣表示。

“最基本的消費,一定是在社區解決。由於城市不一樣,區域不一樣,消費群體不一樣,打造社區商業需要精準定位、錯位同質化、打造個性化。社區商業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經營也最長久。” 張雁寧認為,有別於城市中以零售、餐飲、娛樂為主的“巨無霸”式的商業綜合體,服務以社區居民為主體,服務半徑在2-3公里範圍的社區商業形態正逐漸成為城市商業的基礎,並逐漸成為未來商業地產發展的新增長點。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社區商業要關注誰?南京正和薈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敏表示,社區裡有老人、青年和孩子,這是社區商業要服務的對象。2025年老年人將達到3億,2030年空巢老人將達到1.8億。以此為契合點,圍繞居家養老,將“醫養結合”和“商養結合”作為社區商業的研究點。在新的社區商業物業裡,更多植入托老所、社區病房等產品,引入生鮮超市的配套,讓老年人生活更加便捷。此外,要關注孩子和家庭。如南京社區型的配套內,目前還沒有從嬰童、幼童到升學等各年齡段結合的教育培訓,未來可系統引入機構。

此外,社區商業因其功能的特殊性,業態配比有別於大型購物中心和步行街。其生活服務業態是主導,約佔80%,而超市和餐飲又是其中兩大重點業態,超市必須突出生鮮,重點解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菜籃子”問題,餐飲業態規劃佔比高達30%以上,餐飲應以社區居民日常簡餐、便餐為主流。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據瞭解,今年7月,相關部門已正式啟動全國標準化社區商業中心示範工程建設,以帶動“一站式、綜合性、多功能、高品質、互聯網+”的“標準化社區商業中心”模式走向全國,走進社區,滿足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徹底改變我國城市長期以來“社區有商業沒中心”的現狀。

由綠地商業集團主力打造的首個國家標準化社區商業中心——“生活+社區商業中心”已在北京亮相。標準化社區商業中心以一站式、多功能、小而全的互聯網+實體經營模式,通過新店開業和傳統農貿市場、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方式,滿足居民生活和消費需求。社區商業同時也成為新零售試水的戰場,盒馬鮮生、繽果盒子等一批新業態超市紛紛瞄準了社區商圈。

为何房地产商和商业巨头都在布局这个领域?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