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寶玉爲什麼娶薛寶釵?

南風有憶


寶玉與黛玉相戀,卻娶了寶釵,但這並不意味寶玉變心,也不是高鄂續本所說,寶玉失玉失魂,鳳姐趁機用“調包計”,在黛玉仙逝時, 騙寶玉取了寶釵。而是因為:



一,黛玉死了,寶玉對婚姻已無期待。黛玉本有不足之症,寄居賈府之後,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到四十九回,已只有辛酸,卻無淚可流了。黛玉淚儘早亡,是必定的結局。黛玉人死,寶玉心死,對他來說,無論娶誰都一樣,只是盡責,非是因愛。



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寶玉娶寶釵並非自己意願,而是父母,姐姐和祖母意願。她們經過種種考慮,覺得先前有金玉良緣之說,中間雖然退出了,現在再續前緣,也是一樁佳話。而薛家怕已是中落,賈家求親,正中下懷。



三,寶釵本身條件不錯,無論學識,胸懷還是容貌,都是上上之選,寶玉也曾為她動心過,再加上怡紅院中眾人推波助瀾,寶玉也就接受大家建議,


萍風竹雨123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娶得是薛寶釵,讀者們常常詬病,覺得賈母等人太封建了,人家兩人好,想在一塊,就讓人家結婚的了,幹嘛非要拆散,最終還“害死”了林黛玉,“逼”得賈寶玉出了家。“偷雞不成”還“蝕了把米”。

--------導言


《紅樓夢》劇照

01

其實,大家世族,子弟的婚姻,一般要選擇門當戶對或對自己家族的穩定與發展有幫助的家族子女進行聯姻

“門當戶對”,家族的階層一致,思想、行為習慣相似,對事物有共同的認知,婚姻相對穩定——從古到今,由老到少,大概誰也不想有個認知不同,交流困難的“家裡人”吧?另外,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容易看不起人,“門當戶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家庭裡這種弊病,使夫妻、家屬相處相對和睦,增加婚姻的穩定。

對於如榮國府賈家這樣的由軍功起家轉到政界的家族,兒女婚姻考慮最多的恐怕就是對自己家族的穩定與發展有幫助的家族子女進行聯姻,即人們所說的“政治聯姻”了。

第一代賈寶玉的爺爺賈源,娶“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保齡侯史家的女兒做妻子,是為賈母或稱史老太君,於是賈家和史家兩大家族有了唇齒相依的關係。

第二代賈寶玉的父親家政,娶了“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女兒做妻子,這人也就是王夫人,賈寶玉的親媽,經營節度使王子騰的妹妹。這樣,賈家和王家也有了互為依靠的關係。

第三代弟兄三人,只有兩個成人了的男丁,老大是賈寶玉一母同胞的哥哥賈珠,老二是堂兄賈璉。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珠娶的是李紈,李紈的父親李守中是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什麼官?

國子監:最高學府;祭酒,主管官。國子監祭酒是那年代最高學府的主管官,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並且是全國唯一一所大學的校長!身份絕對配得上賈家。

可惜,賈珠雖然十四歲就進了學,很為賈家所驕傲,但二十歲出頭就死了。

承繼祖業,光宗耀祖的重擔,義無反顧地,落在了賈寶玉身上

02

可能有人會問:那賈璉呢?賈璉不能承繼祖業,光宗耀祖嗎?

賈璉不能!

賈璉雖娶了王家家主王子騰的女兒王熙鳳為妻,僅僅是更連緊了賈王兩家的關係,相比賈寶玉,他有諸多不如。這在我的短文《“寶玉”為何是“寶玉”》中有闡述。

下面不妨再稍做解釋:

我們試看賈璉和賈寶玉的周邊關係:


賈寶玉關係圖 賈璉關係圖

從中可以看到他們有共同的薛家、王家。

表面看來,還有共同的賈家和史家。但遠不是那麼一回事:

賈璉的父親賈赦在賈家地位是很尷尬的,作為承襲父親爵位的長子,本應在榮府地位是最尊崇的,事實反而是榮府的老二賈政地位最高。那麼,賈璉的地位也就不會高到哪了,這從賈母對待賈璉的態度就可見一斑:賈母從來不顧及賈璉夫婦的想法,做什麼事情都不藏不掩地偏向寶玉,從不把賈璉看作長子長孫!

於是,賈璉是得不到賈母的眷顧的,相應的,也就少了史家這座依靠。

這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賈寶玉有親姐姐賈元春,賈元春是王妃,有皇帝這個大靠,賈璉有什麼?

所以,賈寶玉是賈家寶貝“寶玉”,無人可代替。承繼祖業,光宗耀祖的重擔,非他莫屬!

03

賈寶玉娶誰就不是賈寶玉自己的事了,也就由不得他了!

這樣,他的妻子,就不能“將就”了,而得“講究講究”了。

娶誰好呢?

榮國府現有的人中,有三個可“將就”的,一是林黛玉,一是薛寶釵,一是史湘雲。

先看史湘雲。她雖父母雙亡,依傍保齡侯叔叔過活。但本人有才有德,又深受賈母疼愛,湘雲和寶玉的感情也不惡,雖說有點“咬舌”吧,那也不是個大毛病,似乎很是可以考慮的。

但考慮到她叔叔的封號是“保齡侯”,這個“保齡侯”,遠不及他父親和他爺爺那個“保齡侯”含金量高,應是個無啥權的“閒侯”。聯姻了,對賈家幫助也大不到哪去

這樣一想,那就得把她往後挪一挪了。雖是賈母親侄子的女兒,考慮到自個家族的前景,精明的老妖婆賈母也不會首選她。

再看林黛玉。林黛玉是賈母的親親外孫女,是賈母“最疼”的小女兒賈敏的女兒。賈寶玉和林黛玉感情又特好。賈母疼這個外孫女那可不是蓋得,是絕對不摻假的。在我們看來,林黛玉應該是天造地設,最佳的,不二的人選了。

可是不然。林黛玉沒有背景!

假如其父林如海不死,憑著“鹺政”巡鹽的,在那個時候,朝中也有自己家族的“靠山”。能做到“巡鹽御史”的份上,除卻賈家這一靠,大概本人(林如海家族人丁稀少,幾代單傳)和皇帝關係也不一般,那麼,憑著

一、林黛玉是賈母的親外甥女,是賈母“最疼”的女兒賈敏唯一的孩子;

二、林黛玉是賈寶玉最愛;

三、林黛玉家族(其父)有背景──

賈林聯姻,也是極有可能的。

可惜林如海四十來歲就一命嗚呼了,賈林聯姻也只得泡湯了

最後看薛寶釵

薛寶釵漂亮不亞於林黛玉,才情不弱於林黛玉,又比林黛玉有人緣,得人心,這是她的優勢之一;優勢之二是:她是四大家族之一“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薛家的女兒,是現襲皇商薛蟠的胞妹;優勢之三是,薛寶釵和賈寶玉有共同的舅舅王子騰。王子騰現已由京營節度使升了鎮邊將軍,成為了一方軍界大員,是炙手可熱的人物。

有人說,薛家是個商人家族,“士農工商”,商是末流,社會地位遠沒有賈家高。

是這麼回事嗎?

不是!

賈薛聯姻,三大家族賈王薛關係愈加密切,幾乎要捆成一家了。並且三大家族囊括了軍政商三大領域......

薛寶釵唯一的弱項是賈寶玉對她的感情僅限於姐弟,對林黛玉卻是戀和愛。但感情遠遠比不上家族前景、家族利益。

所以,三人中,和賈寶玉的最佳組合,非薛寶釵莫屬!


被迪路獸給吃掉啦


關於《紅樓夢》中賈寶玉娶薛寶釵其實是本人第一次涉及,但根據之前不斷的分析,我個人認為賈寶玉娶薛寶釵是必然的結果。我們分開說。

第一,賈寶玉娶薛寶釵一定在林黛玉死後。

我們之前得出過結論。林黛玉和薛寶釵徹底和解,釵黛合一,兩人情同姐妹,但林黛玉的身體是絕不行了的。那時候的林黛玉已經對自己的身體絕望了,她和薛寶釵說是“決不能好了的”。由此我曾經得出過結論,曹雪芹最後寫林黛玉淚盡而亡,一定在賈家抄家前後,林黛玉死前也必然有一場交代,而她能交代的人必然只有寶玉和寶釵。對寶玉,她沒什麼遺憾,兩個人有情,這就足夠了。而對寶釵,兩人情同姐妹,林黛玉要有託付,必然將以及最重要的心事託付給薛寶釵。林黛玉最重要的心事當然是賈寶玉。所以我們認為薛寶釵可能在林黛玉死後嫁給賈寶玉。



第二,薛寶釵是義無反顧嫁給賈寶玉的。

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必然心如死灰。我覺得絕不可能像後四十回那樣安排同時進行。太小兒科了。人生最大的悲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薛寶釵就是如此。賈家情況應該是迫在眉睫了。不說是否被抄家,就說越來越衰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賈家根本無利可圖。所以那些所謂的薛家貪圖賈家的勢力云云靠不住。一個要死的老虎有什麼可貪圖的?

但因為林黛玉的死,賈寶玉一蹶不振,賈家確實應該為賈寶玉說一門親事才說的同。而寶釵雖說是最好的人選,但薛姨媽個人認為是不願意的。看她之前在女兒和林黛玉面前說想給賈寶玉和林黛玉做媒可知,薛姨媽並不贊同女兒嫁給賈寶玉,因為明眼人都看出來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

薛姨媽不同意,嫁給賈寶玉就必然是薛寶釵自己的主意。薛寶釵在薛家一直是主心骨。雖然母親哥哥能做主。但很多時候還是薛寶釵拿主意。薛寶釵要嫁,是可以影響薛姨媽的決策的。而賈家自然是熱烈歡迎,巴不得的。

薛寶釵想嫁賈寶玉,第一當然是她對賈寶玉有情。薛寶釵本人越穩重,內心中其實越有叛逆因子。她也是有追求自己愛情的訴求的。而釵黛合一的安排,必然也是關鍵。寶釵黛玉是一種承接的關係,不說黛玉是否有託付,但嫁給賈寶玉,絕對是薛寶釵自願的。而順序也必然是林黛玉死後,薛寶釵嫁入。


關於這一點,在芳官和賈寶玉說及梨香院的三個女孩子“假鳳泣虛凰”一節有過關於藕官,菂官,和蕊官的感情就已經影射寶黛釵三人的最後結局。

藕官代表賈寶玉,先和菂官(林黛玉)好,林黛玉死後痛不欲生,直到蕊官(薛寶釵)補位,才好了一些。曹雪芹絕不會隨意寫這麼一段故事單單給賈寶玉聽。從這一段也可以印證個人的推斷正確。

王夫人自然想薛寶釵做自己兒媳婦。賈母卻更喜歡林黛玉。但因為林黛玉的身體,這件事就拖延了下來。直到林黛玉淚盡而亡。其實說這個主要是說,寶黛釵三人的結局有外部因素,卻絕不是陰謀重重,《紅樓夢》不是《甄嬛傳》,每人各有機心,卻絕不可能爾虞我詐,陰謀陷害。

綜上,我的結論是賈寶玉娶薛寶釵是在林黛玉死後。賈寶玉灰心喪志,薛寶釵主動嫁給賈寶玉既是她對賈寶玉有情,也有一定的憐憫和黛玉託付之情。畢竟與其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賈寶玉都是最好的選擇。而這裡,賈寶玉是被動接收者是一定的。他最終看破紅塵做了和尚,也是林黛玉死的心傷難合,加之家族遭變,只是對於寶釵來說,卻也太殘酷了。無怪元宵節薛寶釵做了一個竹夫人的謎語,因為賈寶玉走後,長久相伴的,也許真的只有竹夫人了。

這一段為本人讀《紅樓夢》的感悟,以前從沒寫過,這次就倉促寫一篇,以後再深入。有不同觀點歡迎交流。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歡迎關注。歡迎吐槽!


君箋雅侃紅樓


賈府眾人的釵黛之爭

如果這個問題換成“為什麼大家希望賈寶玉娶薛寶釵?”那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寶釵,林黛玉生性孤僻,待人刻薄,性子陰晴不定,何況還是個美人燈,病怏怏的,能活到幾時都未可知。(這只是與黛玉未深交的人對其的評價,林妹妹這個人在我心中是“可憐又可愛”的)

而寶釵性格圓潤,處事周到,幾乎讓賈府上上下下都交口稱讚,所有的丫鬟當然更希望伺候寶釵這樣的主子,而賈府的人也更希望有這樣一個賢良淑德的女主人。



寶玉的心之所向和最終選擇

回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寶玉為什麼娶寶釵?”

寶玉和寶釵完婚之時,不過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嬌慣如寶玉,為什麼不反抗呢?原因很簡單,賈府設了個局。

賈寶玉當時精神恍惚,看到穿著大紅嫁衣,蓋著蓋頭的寶釵,而又看到了在一旁的雪雁。



雪雁是何許人也?是隨黛玉來賈府的丫鬟,寶玉自然就以為他娶的人是黛玉了。

寶玉對黛玉的感情是特殊的,他想娶的也只有他的林妹妹,當然就心滿意足的完婚了。

(此為寶玉想象中穿著嫁衣的黛玉)

鏡頭一轉又回到了現實。


賈府有曾經支持寶黛的人嗎

其實賈母,王熙鳳一開始是希望寶玉娶黛玉的,最後為什麼沒有呢?

賈母對黛玉這個外孫女一直很偏愛,我認為是因為寶黛二人的一些小矛盾導致的,寶黛二人經常吵架拌嘴,賈母意識到寶黛二人關係不一般,而且黛玉的心病,便是寶玉。寶玉在黛玉身邊往往也跟犯了呆病似的,這兩個小祖宗這麼一鬧,其實是很危險的。一則黛玉心病會加重,二則寶玉也可能會呆呆傻傻(如紫鵑上次騙寶玉說黛玉要回揚州老家,寶玉一下子就犯了病,弄得賈府上下一片混亂)。

在賈母察覺到寶黛二人的心意後,對黛玉便疏遠了一些,許是她老人家的一點私心,希望寶黛二人都能各自過的好吧,尤其希望黛玉不要因與寶玉賭氣而傷了身體。

王熙鳳呢?首先寶黛二人情投意合,門當戶對,賈母支持的婚事,她自然也支持。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王熙鳳雖然把賈府上上下下打點得很好,卻早已失去了人心,被許多人在背地裡唾罵。如果再來了一個寶釵,她必然失了勢。這個“脂粉堆裡的英雄”怎麼捨得把打理賈府的大權交給別人呢?

而後來,黛玉病重,再加上她自己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因而轉向了“寶玉和寶釵的婚事”。

最後補充一句,賈母和王熙鳳會選擇寶釵犧牲黛玉,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家族利益,薛家顯然比林家更有利於賈家的立足。

由於提及了賈母的態度,特別補充一下。


沉迷補番的沐沐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既然賈寶玉這麼喜歡林黛玉,那為什麼後面娶了薛寶釵呢?我是從女權主義來解讀這一問題的。

第一,無性的愛

對於林黛玉來說,愛情是其生命的全部,而寶黛之間的愛情,是無性的愛情,無疑他們是相愛的,可是曹雪芹通過寶玉傳達了一種思想,就是女兒在青春時期是美好的,嫁了人,就與珠子般無光了,曹雪芹在塑造愛情上試圖把性和愛分開,也就是靈與肉的分離,讚美純潔的聖女形象,他推崇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愛情,且黛玉作為一個不容褻瀆的絳珠仙子形象,更是不容踐踏。



第二,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作者塑造了一個悲劇來批判封建禮教和父權制的殘酷,揭露女性地位低下的現象,作者塑造了一個美好的林黛玉形象,最後卻被這一制度深深殘害了,社會的悲劇更為讓人警醒,更能夠凸顯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三,無愛的性

賈寶玉對於薛寶釵而言,是一種無愛的性,寶釵是一個奉行禮節的封建淑女,和寶玉的思想大相徑庭,她勸導寶玉讀經書,走仕途,都被寶玉無情拒絕了,寶玉只會注意到寶釵那一肌膚似雪的玉臂,不會上升到靈魂的高度,但是再怎麼不願,封建統治下的婚姻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中國的婚姻無關乎愛情,更多的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事情,薛家和賈家聯姻更符合兩大家族之間的長遠利益。


絳姝


看看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寶玉與芳官的一段對話中就有答案。

芳官笑道:“那裡是友誼?他竟是瘋傻的想頭,說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絕。

這一節中的藕官菂官及蕊官,分明就是影射了寶黛釵三人之間的關係。


黛玉淚盡而亡,寶釵才嫁了寶玉,不存在什麼陰謀之類的情節,有的只可能是家族變故。人抗爭不了命運,沒有任何人為阻礙的感情卻不能成功,這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劇。


悠然亦心會


這個也許是另有隱情,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寶玉和黛玉的婚姻不符合婚姻法。😊近親結婚,而且是姑姑的女兒,嫁給舅舅的兒子,就算舊社會都不充許,違背倫理道德。娶薛大小姐是姨媽的女兒,按那時的風俗習慣自然是允許的。賈家本來就勢利,一,要考慮寶玉今後的前途,若大一個家業,沒有人去支撐,繼承,是不行的。偏偏賈老爺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成天根本就不幹正事,夥著公子哥兒們到處遊山玩水,又偏偏和那些女孩兒們打得火熱,襲人,晴雯,紫娟,那十二金釵個個都和他玩得瘋頭失性。靠寶玉來管理顯然不現實。加上黛玉弱不經風。身體又差,也是不幹事的主。只有寶釵無論從哪方面,對家庭都有種能擔當的氣質和能力。身體條件,人材都不在話下。所以,賈老爺,王夫人,王熙鳳嫂子又和寶釵有血緣關係。又合得來。所以,到後來娶寶釵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當然黛玉知道後,個人婚姻遭受重大挫折,那身體怎能經得起這樣的打擊。一病不起,是自然的事了。寶玉情深意重,離家出走,也在情理之中。整個賈家的希望沒有了,《紅樓夢》也做完了,這個夢就結束了。


自在瞭然1


《紅樓夢》續書中對寶釵嫁給寶玉的結局的描寫還是非常貼切的。從最初曹公的判詞中,就明白黛玉與寶玉有情無緣,終是錯過。可是如何錯過,無論如何寫,都是天上地下的情緣悲哀,相思 相望不相親 。年少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成長時的心心相印一片深情,此情可託生死,奈何無緣。所以不管因為什麼分開,不管是造化弄人還是人為的因素,都是一種無奈眼睜睜的悲涼。

不過,薛寶釵最終嫁給了賈寶玉,其實是最好的結局。雖然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愛戀,繾綣纏綿,但這並不是生活。再加上林黛玉身體實在太弱,若是賈府還像以前那樣富貴,賈寶玉娶了便也就是娶了。可是賈府衰落,若還是娶了林黛玉,一個整日哭哭啼啼的藥罐子,根本不可能和賈寶玉在艱難的生活中相互扶助。而薛寶釵具有封建女子的傳統美德,她大度寬容,端莊美麗,最重要的是她會持家,會規勸自己的丈夫。所以在各方面考究下,賈府上位者選擇了她作賈寶玉的妻子。


圓圓糰子2


古代男女結婚,不是自由戀愛,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寶玉娶寶釵,肯定不是他自願的,因為他一直愛的是黛玉,但因婚姻不能自主,所以他只能娶寶釵。而寶釵之所以嫁給寶玉,也完全是被包辦了的。寶玉和寶釵結婚,在王夫人、薛姨媽等人眼中,是難得的金玉良緣,所以一定會極力促成他們的姻緣。


寶玉娶寶釵的另一種可能是黛玉死亡,除了寶釵,寶玉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而且這裡面還有可能是元春賜婚,這就更無法拒絕了,曹雪芹給到我們的暗示,也是寶玉最終與寶釵成婚,從紅樓夢的悲劇結尾來看,也只有這樣,才能突出紅樓夢的悲劇性。完美的寶釵在婚姻上卻不完美,也是薄命人。


Monica26256


一,賈母說寶玉知禮,寶玉父親不在家也要下馬而過門前,見到與賈母出去參加宮中喪事的賈璉回來下跪。下雪的梅花折了先送與賈母與王夫人。二,他稟承從君,從父,從兄之舊禮,聽從了父母之命。以父母命為先。三,以王夫人對晴雯之摧殘,罵晴雯病西施,也給黛玉看。四,王夫人對黛玉不滿,寶玉也心知肚明,勸黛玉放心何嘗不是勸他自己。娶了黛玉,黛玉也會被王夫人折磨至死。五,他的思想侷限於聽從父母之命,不違禮,沒有反抗精神。六,對父母的親情至上大於對黛玉的愛情,這些註定只能娶父母之命的薛寶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