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西遊記》中阿難佗、摩訶迦葉向唐僧索要人事?

子夏故壇


《西遊記》中阿儺、迦葉向唐僧問道:聖免疫力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在如來腳下,竟然公然索要好處費!直讓網友們大呼“辣眼”!

唐僧哭窮,阿儺、迦葉就給了唐僧一大堆無字經書。歸國途中,讓燃燈古佛耍了個心機,才讓唐僧眾人發現經書是無字真經。

悟空猴性大發,責怪如來:......被阿儺、伽葉掯 [kèn]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

沒想到如來卻是微微一笑,說出了一番話,驚得眾人猛一趔趄,坐地大呼“辣耳!辣眼!辣腦袋!”沒想到這一番話中竟隱藏著《西遊記》中佛派的一個機密要聞。(請務必關注恆實說!更多精彩,盡在恆實說!


如來說了哪一習話,讓眾人如此吃驚呢?“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育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殘了,教代兒孫沒錢使用......”就是這一習話,讓唐僧四人瞠目結舌,冷汗直冒。勒了個天,連領導都讚賞收取好處啊!

但是事情真是這樣嗎?在恆實看來,收沒收得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咱們暫且不說,單單說佛門都是這樣嗎?恐怕不是。唐僧聽得如來這一習高論,只得將紫金缽盂當做好處獻於阿儺、迦葉。這時管珍樓的力士 、管香積的皰丁、看閣的尊者......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直把這兩人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請看,佛門風氣似乎不是收取人事成風,為什麼到了唐僧這卻要收人事呢?這件事情真的大大有蹊蹺!

一、故事改編說

。有人說這段要好處的段子是改編自迦葉和阿儺的一個小故事。這則故事講得是,伽葉是佛祖的大徒弟,勤煉苦修得來了一身驚人修為。而佛祖的徒弟中有六群比丘,他們平時不注重修煉,只好收集天下好看的缽盂。據六群比丘研究得出,天下缽盂分為鐵質、金質、銅質、木質、瓦質......又從色彩做工上分鐵缽、蘇摩國缽、烏伽國缽、黑缽、優伽國缽、赤缽等六種。總之研究之深,快達到“磚家”的地步了。

佛祖知襲此事後,大怒,於是準備頒佈第一號戒令:有人再收集缽盂,就掃地出門,永不錄用!

而恰恰此時,阿儺機緣巧合得到一個蘇摩國的缽盂,準備將它送給迦葉。可迦葉正值出外苦修,須十天後才能回來。如來知襲後,便說十日後第一號戒令為執行日......於是阿儺和迦葉就背鍋至令。

二、精神層面說。有人說紫金缽盂是太宗送與唐僧的。首先通體紫金,價值貴重、再說太宗所贈,代表權力最高層。一個紫金缽盂,一”權“一”錢“,這也是唐僧最後人間的牽絆。心中還有著財權的執念,始終做不到”空、淨“的境界。因此,如來假借阿儺、迦葉之口索要好處,其實是讓唐僧放下最後的執念,走向靈山最終成佛!

三、陰謀說。有人說了,《西遊記》中,眾比丘聖僧給趙長者唸經的舍衛國究竟如何了?書中沒有說,我也更不能瞎扯了。書中只含含糊糊地提到: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衛國、從布金禪寺出發,過了雞鳴關,幾個個鐘頭即到大天竺國......而舍衛國則沒有更多信息了。

一個有著布金寺請佛講經的國度,一個有著願付三鬥三升米粒黃金聽經的國民......親佛國家竟然消失了!布金寺淪落成有造化的人來撿取財寶的寺院、而且還在佛祖眼皮下。你不覺得奇怪和詫異嗎?

四、犀角說。《西遊記》中有一段三個犀牛精闢塵、闢暑、闢寒。這三個犀牛精最後被孫悟空、眾仙合力擒住後,孫悟空將這三個犀牛精的六個角鋸下來,說道:將四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回繳聖旨。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向後免徵燈油之證,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

這可不是恆實我瞎扯出來的!這是原著黑紙白字寫的!那一隻犀角究竟獻給佛祖了嗎?最起碼我沒有看見書上有寫!網友你看到了嗎?

俗話講得好:頭上三尺有神明!你說過的話哪能不算數啊?佛祖暗想,你們師徒咋說話不算話咧!說好的犀角獻與我,來了後只管拿經,不說犀角。我得找個人說說。於是就找了阿儺、迦葉,讓他們拐著彎提醒一下。沒成想唐僧也裝開糊塗了。拿出一個飯盆子給了二人應付。算了吧!好歹也是紫金的!回頭拿市集上也能賣些錢......


說法不一、解釋不一。但是恆實個人的看法是:由於《西遊記》並不是一個人原創寫成的。它是融合了民間各種傳說、文獻,彙編在一起形成了這本鉅著《西遊記》。故此這本書中有不少大坑小坑炸彈坑。最有可能的就是《西遊記》即使《人間記》。人間的種種喜怒悲哀,七情六慾、黑暗現象皆在內。收取好處費看來古時就有啊!




恆實說


佛家有三寶的說法,供養三寶即是修行。

三寶即是:佛,法,僧。

所以,進廟燒香要燒三支香,這三支香即意味著三寶。

很多人,對供養佛,供養法沒有疑義,對供養僧往往不能理解。

我們先來看幾段經文:

《四十二章經》: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 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位 無修無證者。

以上不能理解,且看『盂蘭盆經』:

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

提到盂蘭盆經,就要提到由佛教經典轉化而來的一個傳說《目連僧救母》,目連僧的母親就是因為活著時候不修善行,還罵僧惡道,於是墜入餓鬼道中,佛陀開示目連,需供養十方僧眾方能救母於苦海。

其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七月十五,祭祀超度亡靈,這在各地也已然是一種民俗,其根源就是《佛說盂蘭盆經》中的記載。

佛教之所以強調供養僧,其實很好理解,僧人是傳遞佛教,弘揚佛法的重要媒介,如果沒有僧人的“揚佛”“普法”,就沒有佛教的生存與發展。

所以《西遊記》會寫到兩位尊者向唐僧師徒索要“人事”,而且佛陀還默許了。因為,供養僧對於佛門弟子來說就是一項很重要,而且是必須的修行,沒有這一步,真經不可能取得,修行也不可能圓滿。

供養三寶的目的是要皈依三寶,惠能祖師講到: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正、淨,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時候得到了,那你是真的三皈,經上講皈依是講這個,不是講形式。皈是回頭,從哪裡回頭?從過去迷、邪、染回頭。依什麼?依自性覺、正、淨,這真皈依,這一念迴歸了,這是真佛弟子。

如果還是很難理解,僧說白了就是老師,沒有老師的講解,一般很難得到佛法的真諦。

而老師的工作是教導和淨化你的心靈,他的生存和生活就需要學生給予照應,相應的功德自然也給了你。

《西遊記》的本名就是《西遊釋厄傳》,“釋厄即是證道,證道即是釋厄”,善哉斯言!


蔡員外1979


《西遊記》裡,唐僧他們到了西天,終於面見了佛祖,可以取經回大唐了。可是面對一件怪事,就是如來答應給經書了,可阿難陀摩訶迦葉倆位尊者卻還索取人事。這件事確實讓人很費解,但也不難理解。

走了十萬八千里,經歷了無數磨難,是可謂心誠了,身心已經歷經足夠磨難了。但在佛法中,是講究完全的身心的,就是包括外在的內在的所有,一切供養,這樣才能入道。這樣就要求一心信仰,身體力行,而且包括物質上的也要放下。唐僧也不是帶了什麼貴重東西,唯一的謀生,就是那個化緣的缽,這算是謀生的家當。當被要求供養人事的時候,唐僧才懂了,於是把最重要的缽,奉上。這是斷了自己的後路,這才是最虔誠的信仰。

很多的人學佛修行,就是願意去當義工啊,願意學習修行啊,但是涉及自己飯碗的問題,可能就要退縮了。索要人事,這個事情,是一個影射吧,是人心的影射。

以上是我個人見解,不周之處歡迎指正。【本人悟空問答命理師陳一宏,歡迎關注交流】


命理師陳一宏


西方世界也是大千世界


阿難、迦葉向唐僧索要”人事“發生在師徒五人經歷種種磨難來到大雷音寺,佛祖批准讓阿難、迦葉兩位弟子拿經書給唐僧好讓他們回去傳法。唐僧拿不出像樣的禮物給兩位弟子,結果揹回去一大堆白紙。

辛辛苦苦一心求法,結果為了這點”人事“落得如此下場,讓人哭笑不得。歷來對這個情節有多種解讀,一說這是九九八十一難的一難,有了這一難才使得取經功德圓滿;一說白紙就是真經,這叫”無字真經",因為佛法講的就是個“空”字,有字的都不是真經,無字真經拿回去好好悟去吧。這都難說沒有道理,但是小說來自生活,我們更相信作者是通過這一哭笑不得的情節要說下他的真意思。

縱觀整本小說,並沒有對佛法有過多闡釋。佛祖、佛教僧團更多的是體現在法力高強,降魔除妖上,西方世界是一個與玉皇大帝領導的天庭對等的存在。一路上遇到的和尚則多有妖孽,貪圖唐僧寶貝袈裟的、冒充大雷音寺的所謂和尚都不是好東西。整本書裡妖怪層出不窮,花樣不斷,使人懷疑哪有這麼多妖怪,怎麼都讓他們遇上了?!阿難、迦葉的索賄部分地給出了答案:西方世界也是個大千世界,除了法力高強的大德,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按佛法辦事的中德小德。這些擁有頂級資源的神通都這樣,凡俗世界能清淨的了?

阿難、迦葉鬧的這一出,使取經這件事公信力大打折扣,不能不懷疑這事值不值得做?作者寫這麼一出,就是要告訴我們,取經這件事本身並不是他要頌揚的,他想說的在別的地方。至於在別的什麼地方,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大熱點快評


把佛撥高到俗不可及的地位,俗還要佛幹嘛?

佛控制俗的原惡,不讓原惡吞噬人,而非佛能消滅原惡。俗人幻化佛到俗世,不讓佛消亡於清虛。

好了,佛受一點人事,說明佛在人心中。


可否是否


見明心性,無我無他。什麼都是佛。

佛又無處不在,

那佛分善惡嗎?佛家的教義是勸人向善的,把人規於善的圈子便是著相了,可是無我無他,普度,便讓人明白了佛是不分善惡的。

善為佛,惡亦為佛。

所以在西遊記中,二佛索要人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