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現在還適用嗎?

何均堰


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現在還適用嗎?

農村俗語是農民在生產管理中得出的經驗,像“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是長期種植果樹總結出來的,一句簡單的話語,概括出桃樹、杏樹、梨樹和棗樹的生長週期內結果時間。

桃樹

桃樹是農村最為常見的果樹之一,它結的果實被人們稱為“壽桃”、“仙桃”等,它營養豐富,含有膠質物以及鐵等元素,常吃桃子有養血益氣,養陰生津的作用。從栽植到結果,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杏樹

杏樹從種植樹苗到結果,一般是4年的時間,但如果是嫁接的話,一般在2年左右就能結果,第3年才能進入盛果期。杏子的果肉中含有類黃酮,經常食用杏子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同時可以減少心肌梗死發病幾率。

梨樹

農村人都知道,大梨有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作用,它含有豐富的水分和大量的維生素,常吃大梨能夠清心潤肺,所以梨樹也是農村常見的果樹之一。梨樹的結果週期比桃樹、杏樹還長,需要5年的時間。

棗樹

因為大棗曬乾後便於保存,所以大棗是眾多家庭常備的水果之一。大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和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常吃大棗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棗樹嫁接後一般當年就能結果,所以說棗樹當年就賣錢,也是說明了棗樹結果週期較短。

這句俗語在當今社會同樣適用,吃什麼樣的水果,就要付出相應的時間去管理,只有時間到了,才能夠吃上自己擺弄的水果。在等待期間,就要付出勞動,加強對果樹的管理,只有認真管理,才能結出碩果。


建行漸遠


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的意思就是說:不同的果樹從種植到結果實的週期是不一樣的。像桃樹需要三年、杏樹需要四年、梨樹需要五年,而棗樹當年就可以結果實賣錢了!

這句農諺是人們長期農業生產勞動中總結的經驗常識,對於後人掌握不同果樹從種到收的具體時間做出了精確的概括!

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僅供參考:

一、對於現代農業,嫁接等方式已大大縮短生長週期

其實這句話在以前很漫長的歲月裡還是相當有重要的農業指導意義的事兒不過,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一些果樹的生長週期已經大幅度縮短了!

例如對於杏樹,按照農諺俗語是需要四年的生長週期才能結果。而現如今,我們卻可以通過嫁接技術,可以極快的縮短生長週期,一般情況下,最多兩年我們就可以收穫杏了!

另外,老話說“要吃核桃等九年”,可以說,核桃樹的生長週期非常漫長了,而現如今,通過人工培育的核桃樹,一般可以在4、5年時就可以吃到核桃了!

二、現代技術可以縮短果樹週期,卻也犧牲了果實品質

要知道,通過縮短果樹的生長週期,也就是人工調節了果樹的生長髮育,雖然我們可以更多時間內吃到水果了,但有沒有感覺到,現如今通過嫁接的水果口味已經大不如前呢?

反正我感覺現在的蘋果、梨、桃子沒有了小時候的香甜,而且從集市買的蘋果,也不如農戶家院裡果樹長得好吃!

所以說,古代農諺告訴我們的是作物的自然生長週期,而現代方式卻在因為需求而刻意改變前人的經驗常識,也讓我們知道了後果就是:果實口味不再如前!所以說,這句農諺對於發展生態有機的農業還是有一定借鑑意義的,畢竟我們可以根據果樹的生長週期,小幅度縮短週期,而不是一味的縮短生長時間,而忽視了果實的品質!


龍百曉生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這句農村俗語本意是告知人們,這些果樹從種植到開始收穫果實所用的時間,這種說法,適用於果樹的實生苗。

果樹實生苗:果樹童期長

實生苗,又叫播種苗,就是指種子種下去之後,發芽而長成的樹苗。屬於有性繁殖育苗。


果樹的童期:是指果樹的實生苗從種子發芽到能開花結果所經歷的時間,在童期裡,無論採用什麼措施都很難誘導果樹開花。

果樹實生苗的童期與樹種有很大關係,比如農諺裡說得,桃樹三年、杏樹四年、而棗樹童期短,當年就能夠開花。

實生苗一般根系都比較健壯,抗逆性強,適應能力強,而且後期生命期葉長。有個缺點就是,童期長,更換品種耗費的週期長。

果樹嫁接:可以縮短童期

現如今果樹育種或栽培過程中更新換品種,都採用嫁接技術。縮短了果樹的童期,很多通過嫁接的果樹,在一兩年內就能開花結果,進入豐產期也早。如此,這句農諺對這些嫁接繁殖的果樹也就不適用了。

嫁接由於是無性繁殖,能夠保持果樹的品種特性,而實生苗則更容易出現變異。不過在果樹的育種過程中,實生苗也是比不可少的。


所以,這句農諺“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依然有效,我們記得這是針對果樹實生苗即可。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