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詩人寫過七夕?

鐵匠讀文史


第一首是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第二首是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第三首是佚名的《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奔跑的瘋牛


七夕,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這是女兒乞巧的日子,又有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既有對美好愛情的想往,又有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期待和盼望。



那迢迢的銀河,那皎潔的月光,古往今來,也引發了無數詩人的靈感和詩情。歷史上,許多詩人寫七夕的詩作,流傳甚廣。

1、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孟郊的《古意》,寫出了牛郎織女隔著銀河,遙相思念的渴盼與相思之情。雖然銀河遙遠,但相逢終有期。

2、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幾句詩,已成為傳頌千古的名句,大家耳熟能詳。

3、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就有關於七夕題材的詩歌了,可見這個節日的久遠。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睕彼牽牛,不以服箱。

4、《迢迢牽牛星》(南北朝)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5、《秋夕》(唐)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的這首《秋夕》,堪稱一篇佳作。秋夜微涼,流螢星星點點,月下美人,遙看中天,星河皎皎。

6、《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7、《七夕》(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鬥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8、 《七夕》(唐)杜 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9、在宋詞中,也不乏寫七夕的佳作。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纖雲弄巧 》,更是其中的翹楚之作。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詞人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美好堅貞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流傳廣泛,深入人心。既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也成了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一年一度,七夕良宵。借詩人的名句,祝福天下有情人,花好月圓,百年好合。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古今七夕詩詞浩如煙海,詩人多如牛毛,讀久亦覺乏味。感君盛邀,趁此七夕良辰,抱庸慚塗三首,七絕入之。

其一

長舞今夕彩袖風,美人如玉黯芳叢。

蒼天亦感別離淚,萬木一宵看淺紅。



其二

一簾星漢望迢迢,幾度華年枉自嬌。

只道檀郎凡庶子,誰呼喜鵲架長橋?



其三

冷梭寒杼守風塵,緣締仙凡驚世倫。

萬里絳河波見漲,那曾一日住啼痕。


熱愛原創詩詞,幸會原創朋友。抱庸鐵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