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農民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刺楸


“七夕”中國情人節,我走訪了好多農村人,對於他們來說,“七夕”只是一個符號,和平日一樣,都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小時候,常聽奶奶說,這一天,所有的喜鵲都要去天界銀河為牛郎和織女搭天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聽說這天在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哦!所以在我的記憶裡,喜鵲是吉祥鳥,而鵲橋更是美滿愛情的象徵。


可是,自小在農村長大,除了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一些傳統節日以外,也沒見過農村人過什麼節。後來,隨著西方“2.14”情人節的滲透,有些新潮的農村年輕人也會過,但是,相對於“2.14”來說,“七夕”則更是平淡和普通。為此,我走訪了部分不同年齡段的農村人,瞧瞧他們的看法。


一是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認為,知道有“七夕”這麼個日子,沒想過要刻意怎麼過,有男女朋友的相互發個微信或者紅包問候一下就可以,不必要很隆重或者形式感那種,平日該幹嘛幹嘛!


二是40-50歲左右的中年人認為,“七夕”和自己沒多大關係,只是一個符號,和平日沒什麼兩樣,農村人講究實在,什麼鮮花、美酒、燭光晚餐,或是給愛侶一個神秘禮物等等這些都是電視劇裡的,和自己的生活不沾邊。再說了,農田裡農活多,還是在農田裡幹活更實在些!


農民工則認為,為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好多農民家庭的主勞力都外出打工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夫妻才能相見一次,他們常年過著現實版的“牛郎織女”的日子。所以,不敢奢求“七夕”怎麼過,只願一家人健康平安,春節能回家團聚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三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認為,不知道“七夕”是哪一天,“七夕”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對他們來說,身體健康最重要,其次就是家庭和兒女。如果夫妻倆能相濡以沫的生活,那麼天天都是七夕!

今天是“七夕”,要問農村人怎麼過節?我只能說農村人的普通生活詮釋了“七夕”的含義。祝福這些勤勞樸實的人們天天“七夕”節,家家戶戶團圓幸福!(圖文原創)


花腰妹


不邀自答。

題目:在農村,農民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答:七夕節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只是近幾年國又把七夕節定為現代人的“情人節"。不管咋說也是一個節日,對城裡人來說是個浪漫的節日,也是對一些未婚青年的浪漫節日。對農民而言就大不定了!據小編觀察發現,農民過七夕節是這樣過的。



一:對一些壯老年人群而言。這類人群是不會過七夕節的,甚至其它節日也不會過,為什麼?農村壯年勞動力為了一家人生討論,肩負一個家庭的重任而走南闖北,辛苦掙錢。因為他們要供兒子上學、買房、結婚、供養老人等沉重負擔而努力奮鬥。在家留守的老人還要看孩子、接送學生、還有幾畝地耕種等。他們確實沒有時間去過那無聊的浪漫。


二:在農村有少數年輕人會過七夕節。農村剛結婚和未婚青年會過七夕節。這類人群沒有生活壓力,生活過的浪漫無憂。在七夕節前就開始互贈禮品,請客吃飯,好不快活。

總的來說,在農村過七夕節不太隆重,尤其是秋收開始大忙了,三秋大忙會給農民朋友帶來豐收的喜閱。


XGC上善若水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朋友們記得點擊上方的關注來了解更多的信息。

七夕起源於漢代,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傳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就會在鵲橋相見。古代人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現在的鵲橋已經不知道還在不在了,說不好拆違建的時候拆了也有可能。

1. 吃七夕果

除了農村的七夕活動還有的就是吃七夕果,農村婦女會不會做七夕果能夠看出自己的老婆是不是賢惠。七夕果子的用料主要是是麵粉和蔬菜,吃起來口感細膩,種類繁多,味道上很嫩滑,象徵著農村經濟的繁榮富強。

2.夫妻鬧洞房

農村已經結婚的夫婦,為了懷念以前七夕美好的感覺,一些家裡有條件的農村家庭,就會舉辦鬧洞房的活動。家中的親戚朋友都會過來湊個熱鬧,老年人鬧洞房可以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別於年輕人的含蓄,老年人更加的開放和熱情。


3.拜月老

農村裡有很多的單身男女,一到七夕就感覺心裡有一點兒的小難受,它們迫不及待需要找個對象。有的人就回去當地的月老哪裡的拜一拜,保佑自己以後能夠找個好對象,擺脫單身的日子。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畢竟過去拜月老的都單身的孩子,也很容易認識到朋友。


三農教授


其實在農村裡面,農民怎麼過七夕呢?

作為一個農民的我,今天就是七夕的日子,我非常興奮,也非常高興的告訴大家,今天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兩個人過七夕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年今天就在今年的七夕節,我們去登記結婚領證了。

那麼對於在農村的我們,我們怎麼過七夕?


一起過。把自己心愛的人和自己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好好的做個飯,然後出去一起吃個飯,團圓的過七夕。

七夕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對於現在的人,對於年輕人或許比較注重,但是對於老年人呢,對農村女的基本上就不怎麼提這個七夕了。

七夕需要留水

為什麼要說七夕要留水呢?我們需要留下這些井水。七夕留這些酒到底有什麼用?

在我們農村裡面,每逢過七夕,都會在家,裡面留上一些井水。這些井水會有什麼作用呢?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下。

不會發臭,這個可是千真萬確的事情,每逢過七夕,我們家都會留上兩大缸水。然後用蓋子將它蓋好。那麼拿這些水是什麼作用呢?有時候逢年過節,沒有燒開水,就可以直接喝這些水。

嗯,第二個,可以用這些水來煮這個米飯,然後做釀酒使用。

這個時候煮出來的米飯或者釀出來的酒,非常純正,香氣也是十足的。

所以對於這一個,那是我們農村裡面,每年都會做的這個事情,到現在還幾乎還會去這個河裡面挑水或者水井裡面,挑這個水。

對於農村裡面過七夕,你那邊有什麼習慣呢?


農村新視覺


在農村,農民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今天是農曆7月初7~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關於七夕節的傳說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悽美的愛情故事,狠心的王母娘娘用金簪劃條“天河”,從此二人只能隔河相望,只有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這天,由喜鵲搭成“鵲橋”,讓二人相會……


在我國農村,這一天也成了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日子,藉著這個美好的傳說,乘著清靜如水的夜色,樹蔭下、小河旁,讓無數年輕人走進了戀愛的季節……不過現在也有有很多農村年輕人會聚到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吃吃飯,聊聊天,形式變得多種多樣了。

筆者是黑龍江人,記得小時候,每到七夕節這一天,大人們就會說,晚上都到黃瓜架下面,蹲在那裡用耳朵仔細聽,能聽到牛郎和織女說悄悄話的聲音,有一次七夕節,聽了大人的話,吃完晚飯就等天黑,知道全黑下來的時候,真的蹲到黃瓜架下面了,可是遺憾的是什麼也沒聽到,現在想想都想笑,大家有和我一樣去聽說話的嗎?



“七夕節”的由來雖然只是個傳說,但卻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體現了勞動人民對愛情的忠貞和堅守,也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我想相較與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的寓意更深刻,內涵更豐富,西方情人節是個日子,而我們的情人節卻是個故事,是個傳說,更是對愛情的深刻理解和詮釋。好了不說了,剩下的留給其他朋友說吧!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三農廣訊


在農村,農民是怎麼過七夕節的?我想說,不同地域的農村可能情況有不同。我這裡,七夕在農村老一輩的人那裡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日子,實話告訴你,在我的家鄉,父輩今天白天還在給羊剷草、今天晚上還要給玉米澆河水呢!除了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一些重大節日外,他們基本沒有其它什麼節日概念。該勞作的還是要勞作、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至於什麼牛郎織女鵲橋會只是偶爾閒談中的談資而已。

如果農村裡面年輕人多一些,七夕又正逢雨天,也許可以邀約三五人小酌幾杯權當是過節。因為年輕人收入有一定的來源,接受一些新鮮事物比較容易,同時,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群體。可現實情況是目前的農村,幾乎很少見到年輕人,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一輩,這一代人都是過去體驗過苦日子的人,生活節儉,以勞作為生,所以,在他們看來,種地養家,省錢,替兒女們減輕負擔才是主要的,這也是他們的任務。


鄉村新天地


我是民工札記南八,我在農村生活二十多年。


在我們豫東這一帶,七夕這個節日也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十年前,大家都是說說牛郎會織女,根本不算是把它當做節日來過的。

隨著,中秋、清明、端午也放國假開始,豫東農村人才開始把七夕當做一箇中國的情人節來過。這一天,大多數農村時髦的夫妻會互相送個小禮物什麼的。不信的話,可以看看我的朋友圈。我表嫂送給我表哥的七夕節禮物是一塊手錶。如果新認識的情侶,也會一起去吃個飯,唱個KTV。


其它的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了。


民工札記


在農村,農民是怎樣過七夕的?這問題有意思,農村人怎麼過七夕。雖說農村現在也開放了可情人節還是有點陌生,不過這天農村人要省心的多。不用買禮物不用偷跑去約會,也不用藏電話守著老情人也就是自己的老婆該幹嘛幹嘛。兩個字省心。



敖漢人的生活



默默無聞的豬


我們這裡,農曆七月初七晚上稱“七夕",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天晚上相會,各家各戶烙面果,稱“烙巧果",走親訪友,此俗傳到現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