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在河邊洗衣 事關文明追求

未來環保治理的癥結就在於細節,細節才真正關乎品質。尤其對於水質環境而言,更要有一種“潔癖”的精神,要謹慎再謹慎。

---------------------------------------------------

在黃山市中心城區的新安江畔,每天早晚時分,總會出現市民洗滌場景。城管隊員每天早晚都會沿河巡邏,勸導市民不要洗滌。對此,當地市民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些市民表示,“洗衣粉基本無磷,我們都洗了幾十年了!”也有市民表示,沿江洗滌是一種生活習慣,“水質保護應該控制企業汙水排放。”(《新安晚報》8月14日)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河邊洗衣,古便有之,傳承到現在,很多地方依然保存著這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傳統。河邊洗衣的存在,也讓地方多了幾分煙火氣,更有市井氣息。但是,如果傳統和習慣與新的時代文明相悖,那就難逃被消解的命運。

“河邊洗衣”現象,便是如此。雖然很多市民已經習慣這種事情幾十年,但隨著現在對環境保護以及水質情況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品質生活的推進越來越快,相對而言,減少甚至堅決規避“河邊洗衣”現象,便是一種理性選擇,也是一種文明追求。

有人會說,擔憂河邊洗衣汙染水質,主要在於含磷洗衣粉所造成的磷汙染,可現在的洗衣粉基本無磷,所以沒必要在河邊洗衣這事上大驚小怪。但是,“基本無磷”不等於“全部無磷”,就拿新安江來說,每天人來人往那麼多人來洗衣,誰又能保證他們每人用的都是無磷洗衣粉?其次,無磷洗衣粉的優點確實在於環保,但並不意味著其完全沒有汙染,只能說其對環境水質的汙染較含磷洗衣粉輕。再者,衣服中的汙漬也有可能汙染水質。所以說,在河邊洗衣,無論怎麼看,都難掩對環境水質的傷害。

一些市民認為,與其過於糾結沿江洗滌,不如把心思放在控制企業汙水排放層面,這才是重中之重。企業汙水排放自然是水質汙染的主要原因,但阻止沿江洗滌汙染,並不能佐證相關管理部門沒有重視企業汙水治理的問題,不存在“顧此失彼”的狀態。

進一步說,大汙染和小汙染本質上並無區別,都是環境保護中所要面對的敵人,都需要堅定地去規範整治。而且,未來環保治理的癥結就在於細節,細節才真正關乎品質。尤其對於水質環境而言,更要有一種“潔癖”的精神,要謹慎再謹慎。畢竟越有“潔癖”,水質環境就越好,未來的生活品質就越高,所能達到的文明層級也就越高。現在,西湖等地都禁止遊客洗澡,也是這個道理。

城管勸導河邊洗衣遭懟始終只是表象,還是要明朗“洗衣文明”的真正追求。但是,追求的過程中也要避免盲目激進,改變民眾的傳統和習慣不能操之過急。

就新安江畔洗衣這事,有市民建議,屯溪區對江水深的河段設護欄等,在江水淺、水流動好的區域設一些固定洗衣點,滿足洗滌需求,這樣的勸導效果可能更好。如此,河邊洗衣的汙染程度會進一步減輕,同時,也要強化河邊洗衣汙染的宣傳,待條件真正成熟後,便可真正杜絕河邊洗衣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