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龙是中华文化独有的图腾动物,在古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十二生肖中不可或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寺庙、建筑和石刻上,都能见到外形似龙的动物。那么,它们和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龙生九子”的典故分析,看看从古到今“不正经”的龙,都做了哪些奇葩事。

“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1.囚牛。囚牛是龙的大儿子,母亲是一只母牛。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华“六畜”之一的牛,实际上是一种外来物种,它起源中亚地区,大约在1万年前来到中国。也就是说,囚牛是龙和外国动物生的“混血儿”。

2.睚眦。成语有“睚眦必报”,可见睚眦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古代常作为武器纹饰。睚眦作为龙的第二个儿子,其实母亲是中华“六畜”之一的狗。这可是原产自中国的家畜,纯正的中华血统,比龙古老多了。龙和狗生下儿子,龙还是占了便宜的。

“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3.嘲风。嘲风其实是猫的形象,据说也是汉代从波斯传入中国的。猫的异域风情吸引了龙,发生故事后就生下的儿子嘲风。可是它只继承了少量龙的基因,不具备飞腾的能力。于是,只好天天到宫殿顶上“观海听涛”了。

4.蒲牢。蒲牢的母亲是海蛇,这又是一桩龙做的“风流事”。海蛇常年在海洋中生活,鲸鱼是它的克星。因此,蒲牢天生对鲸鱼有恐惧感。古代寺庙中在大钟上刻上蒲牢,撞钟的木头雕刻成“鲸鱼”,据说撞钟的部族声音更响亮。

5.狻猊。狻猊是龙和狮子生的儿子。狮子同样是外国动物,最早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才从西域来到华夏。本来是宫殿门口站岗的神兽,和龙云雨一番后生下狻猊。狻猊的父母都很凶猛,可它很内秀,只喜欢看烟火,于是被雕刻在香炉上。

“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6.赑屃。赑屃的母亲是乌龟,为什么龙喜欢带壳的动物呢?具体过程实在难以想象。赑屃似乎也觉得身世不光彩,于是天天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赑屃喜欢驮石碑,也许与成语“忍辱负重”有联系吧。

7.狴犴。古代最凶猛的动物就是龙和虎,因此有成语“龙腾虎跃”、“龙争虎斗”等,甚至连军权的象征都是“虎符”。但是,当公龙遇到母虎,会是怎样的结局呢?结局就是换了种方式“打架”,生下了狴犴。不过这个猛兽混的不怎么样,沦落到去监狱看门了。

“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8.负屃。这位是龙唯一的亲儿子,可惜没有继承龙的神通,只爱文学和诗歌。于是,古代工匠把负屃雕刻在碑刻上,和五哥赑屃几千年来相依为命。

9.螭吻。这位更奇葩,是龙和鱼生的儿子,应该叫“金龙鱼”才对。因为螭吻来自大海,能喷水吐雾。于是,古代工匠把它雕刻在宫殿屋脊上,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龙生九子”都是怎么来的?过程难以描述

一口气说了龙的九个儿子,您发现问题了吗?除了负屃以外,其它龙子龙孙的血统都不纯正,龙的口味太重了。个人看来,龙更应该是生育的图腾才对。或许,伏羲和女娲之所以人首蛇身,就与龙的这些故事有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