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甲骨文里爲什麼沒有夏朝的記述,夏朝究竟去哪了

夏朝是古籍裡記載的朝代,但一直因為沒有文字記述和文物被發現一直不被史學家認同,為什麼找不到夏朝的遺址和文字,為什麼商朝的甲骨文裡面沒有描述夏朝的文字,為什麼周滅商後突然大量出現了夏朝的事蹟,解答了這幾個為什麼就會將上古的迷霧剝開,磚家們尋找夏朝遺址一直在河南山西尋找,因為這裡發現了殷墟,商滅夏,磚家認為這兩國離得不會太遠,所以就圍著殷墟尋找夏墟,找到的二里頭文化遺址沒有找到有價值的文物證明這裡就是夏朝,但磚家們卻將這裡定為夏都城,這只不過是為了證明而證明,毫無意義。

商朝的甲骨文裡為什麼沒有夏朝的記述,夏朝究竟去哪了

要想知道夏朝的具體位置就得從商朝的甲骨文裡找答案,商人遺留的甲骨文從未記載任何“夏朝”的事蹟。但是對“禹”提到過幾次,之後整個夏王朝的歷史,在商人就是隻字未提。可見商人不知有夏這個朝代,因為商朝人不管夏朝叫夏,而叫鬼方,所以甲骨文裡沒有夏字,夏朝是周人對他們的故主的稱呼,周人從西北方遷移至豐鎬一代定居,豳地近夏,周人稱他們為夏,他們也歸夏人統治,所以周滅商後,才出現了對夏朝的記載,而且對夏朝的記載很多都是從商朝歷史上抄下來的,例如伊尹對姜子牙,成湯對周文王,夏桀對商紂,所做的事情基本雷同,因為夏朝沒有文字,周人對夏的瞭解也是一知半解,沒法自圓其說,所以就通過胡編亂造抄襲故事,給自己偷襲商朝的行為加上合法的外衣,

商朝的甲骨文裡為什麼沒有夏朝的記述,夏朝究竟去哪了

而“禹”字的出現則說明在上古時確實有大禹,但大禹和他的國家怎麼消失了呢,上古時地殼變遷,河流改道從西向東流了,導致漫天大水,自四川崇國的大禹將洪水治理平定,大禹出生在汶川一代,那裡地震頻頻水患極多,大禹一族以善於治理河道洪水而出名,後來父子二人相繼治水22年,平息水患,加上大禹治國有方,天下各部落都臣服與大禹,大禹也將國家遷移到中原一帶,但是大禹治水後僅當政17年便一病而逝,其兒孫失政,這時東夷族日漸強大,要爭奪王權,夏人被東夷的后羿驅逐,大禹的後代卻因地貌變遷無法再回到四川,就像西北遷移,少康在西北重新建立了夏國,統治西北地區,而後羿的東夷族在中原大地也沒能站穩,後來被來自東北方的商人們打敗,他們又退回東夷部落,這也導致了後世商朝和東夷部落幾百年的戰爭,

商朝的甲骨文裡為什麼沒有夏朝的記述,夏朝究竟去哪了

而逃到西北的夏朝也想在恢復自己的王權,這樣就和佔據中原的商人開始了拉鋸戰,歷代商王都要和他們稱為鬼方的夏人征戰,互有勝負,商王武丁時期商朝軍力強盛,武丁親自率軍征討鬼方,雙方經過三年大戰,商朝將在西北的鬼方徹底打敗,夏人被迫繼續向西遷移,來到中亞一代建立了新的夏國,稱為大夏國,周人就是藉此機會擺脫了夏朝的控制,向東遷移,來到豐鎬之地,慢慢發展,最後在周武王時期趁商朝討伐東夷,出兵偷襲商朝,一舉滅掉商朝,為了證明自己的天下共主的合法性,進而編造了商滅夏的故事,隨後出現了大量的關於夏朝的記載,但可惜西周末年申國勾結犬戎殺進鎬京,殺死幽王,讓很多古籍被毀,東周之世王子朝之亂更是讓王室典藏古籍大部毀於戰火,所以我們看到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七零八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