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不能前定,今生的模樣由你決定

宿命論比前定論在中國更為流行!但這兩種思想本來都是源於西方,如宿命論本源於兩河流域,印度雅利安人的吠陀經典亦有命定之說,如我們熟悉的種姓學說就源於此。

簡單來說如果可以說宿命論,前定論,那麼種姓學說也就有基礎了。就像網上的一些文章中說的那樣,今生窮,因為你前世是畜生道,今生易怒,因為你前世是修羅道。如此等說法盛行於世,發展出六等種姓也不奇怪。

雖然佛教在印度老家是一直反對這種說法,但在中國為了以恐懼來讓下根器的人向善,有中國佛教徒編撰除了《佛說三世因果經》,此經宣傳的就是宿命論,當然這本書在正統佛教界被視為偽經。

書中說的宿命論在今天宗教圈中依舊常見,除了以前世說人今生什麼習氣,還會說人今生如何,上輩子如何,下輩子一定如何等等。

這種完全的定論,就是宿命論,此說並不符合道教對前世今生的看法,更不符合傳統的天命觀。

前世不能前定,今生的模樣由你決定

當然此說有以恐懼勸善之效,但在勸善上比不上天命論,在勸人明智明心上更是拍馬都趕不上。

按照宿命論,這樣五件事是註定的:

一 你今生的模樣,如前世畜生道,今生窮一生不說還一定長得醜!(在面相學中不是長得醜就沒財運),前世天人道今生長得帥,還富貴一生。

二 你今生的性格,天人傲慢、修羅易怒,畜生愚蠢種種。此等說法猶如印度種姓之說,全憑前定論人一生。

三 你今生的選擇,因為一切皆已前定,故你一切選擇皆是命中註定,此生無法逃出。

四 你下輩子的選擇,宿命論的勸善多在於下輩子,希望人在今生安分守己,為下輩子賺一個好前定。

五 情感,這是最讓一個理智且有情有義者無法接受的事情。如果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那麼人的感情也非人的自主意識。

前世不能前定,今生的模樣由你決定

有邏輯基礎的人也可以發現三四是矛盾的!如果人今生一切在前世命中註定,那麼下輩子在前世就已註定,前世在前前世就已經註定,這一沒有任何個人意志的存在空間。

天命論相信人有侷限,但也相信人的自主選擇、情感、意志,不認為前世大包大攬決定一切,更不認同人把前世的自己當成完全的“我”。

在這些基礎上,人的善行皆非前定,是“我”(此我為所有人自身)行善,而不是前世註定要行善!

這就像人在小時候,懵懵懂懂不知仁義道德,但在父母懷中自覺溫暖,見父母辛苦自生孝行,見動物哀嚎字生不忍一樣,一切善皆源於自身。

源於人內心的善才是真善,這種善能真正改變人心,讓人向善!以宿命恐懼威脅的善,並未在人心播下善種。

前世不能前定,今生的模樣由你決定

同樣,人能不能明智明心,前提還是自主意識,是人的情感!不管這種情感是好是壞,是惡是善,只要這些情感的的確確是“我”(和上文中的我含義一致,下文中的我皆同)所發,才有能讓人明智明心的空間,不然一切修行皆是鏡花水月。

因前世無法決定“我”,“我”也無法決定後世之“我”,所以人對前世有好奇心很正常,但因前世之“我”影響今生之“我”就很愚蠢了。

更何況宿命論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和尚道士在中國古代也是知識分子)中沒有市場,宣傳這種思想的知識分子本是看不起民眾,覺得他們都是下根器,希望以此來恐懼民眾,令其向善。

所以說在中國宿命論流行基礎都在於民眾大字不識,愚昧無知,故有人信。今天大家都識字認字,明智明心的人也越來越多,宿命論的基礎也即將瓦解。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相信宿命論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

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