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文章精粹」京投公司黨委中心組學習體會優秀理論文章兩篇

「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

刊首語

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途徑,撰寫理論文章是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首都國企各單位黨委中心組成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開展理論學習,堅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注重實效,認真總結學習體會,撰寫理論文章。為進一步激發和鼓勵理論學習熱情,促進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黨建的能力,轉化為推動工作進步的舉措,京京精選2017年度系統企業黨委中心組成員優秀理論文章,今天刊登原京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振清和京投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郝偉亞的署名文章。

「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

原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田振清

「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

西郊線有軌電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舉旗定向、謀篇佈局,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提出“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戰略目標和路徑步驟。對於建設交通強國,十九大也作出重要部署,為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指明瞭方向。

一、準確把握十九大報告的內容體系與理論精髓

黨的十九大報告縱觀歷史、總結成就、規劃未來,全面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指明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徵程。黨的十九大精神廣大精微、包羅萬象,要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方法論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才能掌握認識規律的真理武器、推動實踐的行動指南。

(一)牢固堅持政治性與時代性相統一的認識論,抓住思想之根、大道之源,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核心靈魂。黨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和歷史貢獻,是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十九大報告的理論之根、思想之魂。從理論緣起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馬克思主義的正統基因,基本立場、理論框架、主要觀點都可以在馬克思主義原理中找到相應的原始映像。從內容體系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完整的內容和邏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構成了新時代新思想的基本內涵與核心內容。從重要意義看,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四個偉大”的實踐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方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到新境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

(二)運用辯證邏輯和唯物史觀的認識論,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把握十九大精神的理論脈絡和內容體系。學習十九大精神,要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把握精神實質、理論精髓和思想精華。一是堅持整體論,全面認識內容體系。在時間縱軸上,十九大報告不僅具有厚重的歷史視野,而且具有現實的遠見卓識;在現實橫軸上,十九大報告不僅涉及理論創新,更致力於實踐行動,形成博大精深的體系。二是堅持重點論,精準掌握理論要件。除了把握整體內容之外,還要抓住關鍵要素、重要節點、核心要件,以一系列“關鍵詞”為連接點,由點及面、以點帶面,達到重點與整體水乳交融的境界。三是堅持歷史觀,穿過廣袤時空認識黨的十九大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把握。透過現象看本質、看規律,切實領會十九大報告貫穿著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為工作提供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根本工具。

(三)運用認識和實踐辯證統一的方法論,深學篤行、知行合一,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指導實踐的思想武器。學習十九大精神要真學、真懂,更要真信、真用,以理論指導實踐。一要把職責擺進去學。把首都軌道交通的職能擺進去、業務擺進去,重點學習十九大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國有企業改革、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部署。二要把工作擺進去悟。注重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當前和未來相結合,邊學邊想,邊學邊悟,加強主動性思考、創新性研究。三要把實踐擺進去用。把學習思考的成果轉化為改進工作、推進業務的具體措施,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方法,達到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二、充分認識首都軌道交通新時期的歷史方位與時代使命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並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意味著將在新時代開啟建設交通強國新徵程。具體到首都軌道交通,面臨新的形勢任務,承擔新的使命擔當。

(一)首都軌道交通處於戰略機遇期、勢能轉化期、改革突破期“三期疊加”新的歷史方位。從國家戰略看,十九大對交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京津冀協同發展、國有企業改革進行了相應部署,可以預見,國家對這些方面的支持將會加大力度,首都軌道交通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從發展基礎看,目前無論從規模還是質量方面,首都軌道交通都處於國內頂尖、國際領先的位置,積蓄了強大勢能,有待於進一步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從發展前景來看,首都軌道交通在管理體制、關鍵技術、關聯產業市場開拓等諸多方面還有待於繼續創新、實現突破。

(二)首都軌道交通邁向戰略層次提升、發展階段躍升、發展合力重塑 “三向並進”新的發展時期。從歷史發展基礎、面臨形勢和使命任務來看,經過幾十年跨越發展,首都軌道交通正在進入發展的新時期。這是一個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戰略層次,以北京為中心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服務國家戰略的時期,必須從總體定位、業務佈局、工作舉措等方面全方位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這是一個從建設軌道交通大市向軌道交通強市躍升的時期,必須在軌道交通投融資、關鍵技術、管理模式創新上實現突破,向國際一流水準看齊。這是一個發展動力再造、發展合力重塑的時期,應當在ABO模式下整合優勢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把規模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為首都軌道交通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首都軌道交通進入產業鏈、資金鍊、技術鏈“三鏈協同”新的總體佈局。軌道交通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有賴於關聯產業、資金和技術的協同支持。在軌道交通發展新時期,關聯業務的佈局要把握好守成與突破的平衡,對於已經進入的業務領域要加強研究、穩紮穩打,對於將要進入的業務領域要充分準備、做足功課,同時要注重相關業務的互補性,圍繞軌道交通上下游穩妥打造產業鏈條。投融資上要加強對當前國內外資本市場新變化、新趨勢的前瞻性研究,加強國家關於金融監管政策、特別是十九大精神的研究,切實打造來源可靠、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的資金鍊。在技術研發上,要以軌道交通技術裝備和指揮中心為基礎,加強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形成技術鏈條。以此為基礎形成“三鏈協同”發展格局,為首都軌道交通發展提供穩固、堅定、抗壓的“三角支撐”。

(四)首都軌道交通發展需要改革動力、創新活力、人才智力“三力聯動”新的動力格局。首都軌道交通在取得重要發展成就的同時,也面臨機制不夠完善、合作通道不夠順暢、資源整合不夠到位的問題,應當強化改革、凝聚動力,在軌道交通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管理、資產監管“一攬子”綜合服務上取得突破。應對挑戰、破解難題、爭取發展,需要堅守創新之道,重新挖掘創新動力、不斷完善創新體系,促進軌道交通相關企業核心競爭力邁上新臺階。在軌道交通發展新時期,創新需要人才,發展依賴人才,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字”好乾部標準和十九大關於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總體要求,突出政治標準,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為軌道交通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持。

三、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開創首都軌道交通發展新時期

在首都軌道交通發展的新時期,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機遇挑戰、新的使命任務,客觀要求新的戰略舉措。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統籌“一圖、一線、一網、一鏈”,即頂層規劃圖、資金保障線、智能指揮網、配套產業鏈,打造“四維疊加”發展格局,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首都軌道交通線網。

(一)以科學理念為先導編制多圈層、多制式的軌道交通“頂層規劃圖”。十九大針對區域協調發展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落實十九大精神,要立足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大背景,規劃前瞻性、兼容性、系統性的軌道交通大網絡,形成國有鐵路、城際鐵路、區域快線、地鐵“四網融合”的格局。要在國家戰略下精準定位,立足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和構建“軌道上的京津冀”骨骼系統,積極參與京津冀軌道交通大網絡的規劃,服務北京“新兩翼”建設,北京自身軌道交通規劃要與京津冀“四縱四橫一環”大網絡有機融合,形成“大首都”網絡格局。同時,圍繞北京市“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城市規劃格局,優化市內線網層次,以促進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優化重組為重要目標,推進既有軌網“治病緩堵”,助推首都核心功能的提升,通過加強科技產業園區的軌道交通服務,助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通過樞紐優化,服務“冬奧”,支持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北京副中心內部軌道交通要獨立成網、重點功能區有效連接,實現“雙城雙網”,從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求出發,軌道交通規劃要支撐中心城人口向外疏解,引導交通出行向副中心方向聚集,減輕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二)以融資創新為支撐構建多元化、專業化的軌道交通“資金保障線”。首先,基於軌道交通典型的準公共產品的性質,以及由此衍生的投資規模大、建設週期長的特點,奠定低成本融資基礎,採取政府主導、企業落實、市場助力“三位一體”模式,建立低成本、大體量、多渠道的資金池。其次,構建以銀行貸款為主,債券、信託等方式為輔,融資租賃、保險資金和股權信託等資本性融資為補充的多元化融資體系,同時積極開展境外融資,通過融資產品和模式創新提高融資能力,豐富軌道交通發展的資金動力源。第三,要緊跟PPP國家立法進入實質性階段的宏觀新形勢,在北京市軌道交通PPP融資模式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PPP模式創新,通過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擴大軌道交通的資金支撐面,有效擴大軌道交通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以國際水準為目標,打造信息化、網絡化的軌道交通“智能指揮網”。軌道交通建成並投入運營之後,建立智能指揮系統就成為軌道交通網絡化的核心內容。目前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已經具備比較完善的功能,但是隨著大路網、大運量成為常態,要求指揮系統提升功能層次,建立智能化的應急調度、誘導乘客和信息發佈服務平臺,提高聯網收費系統標準化水平。一是積極應對軌道交通換乘車站不斷增多,單一線路、單一車站對路網整體影響日益突出的新情況,建立乘客信息系統、廣播系統這一多線路、多運營主體之上的乘客服務平臺,加強信息統籌,改善乘車體驗,提高網絡運營效率。二是發揮乘客信息系統、廣播系統應急情況下對乘客進行調度指揮和有效誘導的作用,改變以單線路為單位的信息發佈模式,由指揮中心集中管理,提高全路網的應變能力,確保運營突發事件得到快速處置。三是創新建立業務規則集中管控機制,將運營企業和建設單位集中起來,編制統一的路網業務規則和覆蓋售檢票系統各環節的技術標準,推進AFC等網絡設備系統標準化建設,提升系統質量。

(四)以資源整合為途徑培育支撐軌道交通持續發展的“配套產業鏈”。軌道交通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各方面源源不斷的支持,有必要加強資源綜合開發,圍繞軌道交通上下游培育產業鏈條,實現反哺,增強軌道交通自我造血、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功能。要積極放大上蓋綜合開發利用的整體功效,借鑑國際上“以公共交通為導向(TOD)”的開發模式,創新“TOD+複合空間發展”資源開發理念,對站點周邊區域土地進行整體佈局、規劃整合,實現軌道交通投資帶動區域發展的目標。要圍繞培育軌道交通產業價值鏈,強化資本運作,形成涵蓋建設管理、裝備製造、智能管理、運營管理以及基金、租賃等領域的、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充裕軌道交通資金,夠掌握主動權,進行系統性的技術、設備和經驗積累,增強軌道交通發展後勁。要穩妥推進鄰接穿越、廣告媒體、自持物業、地下空間等資產經營開發,挖掘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新時代奮力開啟京投公司發展新徵程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郝偉亞

「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

市郊鐵路S2線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對照初心和使命,對黨的十九大精神有了進一步更深的領會。具體如下:

一、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全黨的核心地位,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既要“眼界要高”“高得上去”,精讀報告和黨章原文,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確立的重大思想、重大判斷、重大戰略和重大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又要“做事要低”“低得下來”,把自己擺進去,密切聯繫實際,分析身邊的案例,上下結合、學深悟透,在認識上不斷深化、行動上真正落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這五年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不管是在經濟建設領域,還是意識形態話語權、生態文明改善,或是強軍興軍新局面、外交佈局新思維,還是全面從嚴治黨、反腐無禁區等等,這些變革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黨的歷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是我們黨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為全黨掌舵。

市委書記蔡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具有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戰略家的雄才大略、遠見卓識與堅定信念,得到了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愛戴,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大國領袖的崇高風範和人格魅力”。蔡書記的概括既全面又具體,說出了人民群眾的心聲。

未來的五年,從黨的十九大(2017年)到黨的二十大(2022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每年都是重要歷史時間節點。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2019年是建國70週年,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是建黨100年。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將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而且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決維護核心、服從核心、愛戴核心、捍衛核心,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黨的十九大在黨章中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領導地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史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特徵,以深遠廣闊視野謀劃公司未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是一項關係全局的戰略考量,對於每個社會組織都將產生深刻影響。

進入新時代,對於京投公司而言,就是發展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要以更加深遠廣闊的視野來籌劃各項工作。公司當前面臨的外部形勢,與五年前相比,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是正確判斷所有問題的前提。全市的工作大局一方面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 “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其中包括: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全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圍繞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努力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等等,這些全市重點工作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機組成部分,每項都和京投公司有關,京投公司或多或少都在其中承擔著任務,我們責任在肩,深感使命關榮,任務艱鉅。未來,將以更強的擔當、更實的作風,全力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另一個全市的工作大局是組織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取得重大進展,並在此基礎上向第二個百年奮鬥邁進。京投公司將按照總規要求,以總規與黨的十九大共同劃定的2035年為節點,把負責的城市軌道交通、市郊鐵路、城際鐵路、高速鐵路、綜合管廊、裝備製造等業務放在歷史的長河去看待,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厚植髮展根基、培育發展動能,為公司未來十幾年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京投公司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這對於公司要鑄就的百年基業來說,還只是開始。新時代的開啟,意味著新的奮鬥目標和新任務。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按照新時代要求完善發展戰略,推動公司各項業務不斷前進。

三、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公司各項業務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以前我們說的主要矛盾是在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的表述。經過30多年的實踐,認識需要進一步深化,理論需要進一步創新。因此,我們黨在十九大上關於主要矛盾形成了新的重大判斷。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我們就要積極適應拿出舉措,推進各項工作進步。對京投公司來講,“人民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對乘坐地鐵、市郊鐵路、城際鐵路的可達性、多樣性、便捷性、舒適性的需要,就是對高速公路、綜合管廊、信息管道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需要,就是對更好人居環境、居住條件、城市品質的需求。雖然北京地鐵運營里程突破600公里,但仍有很多區域的居民熱切盼望已規劃的地鐵線路通車,仍有很多市民渴望地鐵規劃可以在自己家門口設站,地鐵密度仍然不夠,在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上,已經取得很大的成績,但仍然不足,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在“從有到優”的問題上,也就是注重發展質量方面,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地鐵目前的供給服務,離人民群眾對舒適體面、有尊嚴地乘坐地鐵,離人民群眾對減少站外站內排隊等候時間、便捷換乘、快速安檢的訴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與此同時,隨著共享單車、網約車、分時租賃汽車等新興交通模式的興起,以及汽車無人駕駛技術日益成熟,步行和自行車道網絡體系更加連續安全,對城市軌道交通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這些交通方式能與地鐵相互配合,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交通服務,另一方面對地鐵的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若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真正成熟後,緩解了大部分交通擁堵,提升了路面交通的競爭力,對地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短板、不足、弱項,如何通過發展加以補足,讓發展更平衡、更充分,是必須克服和解決的問題。也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才能真正實現,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也才能真正實現。

做為國有企業的黨員領導幹部,要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出發點,以上率下,真學實幹,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強黨建和具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今後,一定要貫徹落實好中央、市委精神,按照公司黨委的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把人生追求融入黨、國家和民族的事業,融入首都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司發展戰略之中,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用行動詮釋一個黨員的擔當,用擔當更好地促進公司的改革發展。

「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理论文章精粹」京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