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台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楚國雲夢之雲山夢地雲臺山夢橋確證

楚國雲夢畋獵場,是歷代楚王練兵狩獵的鐘愛之地,因為歷史記載簡略,全國有很多以“雲夢”為名的“雲夢縣、雲夢澤、雲夢山、江南雲夢、長江之南、丹江之南等原因,兩千年至今歷代史學考古專家苦苦尋覓爭論歷史記載的雲中、夢中的雲地夢地千年,也未能夠確定符合歷史記載的江南雲夢到底應該在哪兒?

為了解開楚國雲夢的千古之謎,2016年初臥馬先生在研究發現五十里楚國丹陽、楚方城在老河口之後,開始在老河口展開以孟橋川、孟橋、自生橋為主的系列關於楚國雲夢的考察研究。發表了1、孟橋川考論之楚國雲夢圍獵場疑非 雲夢澤;2、2016“雲夢考”之孟橋 孟橋鄉 孟橋川 夢橋“夢”之謎;3、 “自生橋”揭開“孟橋、孟橋川”楚國“雲夢”地之謎;4、如夢之橋 楚國雲夢“夢”開始的地方考;5、隱居安陸雲夢縣十年的大詩人李白一生不曾到“雲夢”;6、北宋沈括《雲夢考》錯把丹江南雲夢考為長江南雲夢;2016古荊州及“雲土夢作乂”雲夢地考1-2 等考論文章。功夫不負有心人,臥馬先生經過連續三年多不懈的考察研究,2018年4月終於在五十里楚國丹陽境內陰林之側的老河口,發現符合司馬相如《子虛賦》記載的雲夢陰林等論定楚國雲夢田獵場的雲臺山、雲峰山的雲山和孟橋川源頭的自生橋如夢之橋的夢橋夢地。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市古孟橋(夢橋)今孟橋川水庫圖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市楚國雲夢獵場與陰林地望示意圖

近來再次查閱明清《光化縣誌》時,居然在老河口發現早已經改名為牛頭山的山,歷史上叫“雲臺山”, 清光緒卷一《光化縣誌》“光化縣城圖”縣城西北頂端畫有“雲臺山”外,縣誌內容也多有與“雲臺山”相關的記載。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光化縣誌》縣域圖記載的雲臺山圖

清光緒卷一《光化縣誌》載:“蘇家河條:縣西二十里,發源三尖山,逕白水淤,由雲臺山西入漢”。“任旺溝條:任旺溝即小橋河水,至雲臺山東黑龍溝水會流注縣河入漢”。“紅椿木溝條:縣西十八里會杜草河,逕雲臺山下至縣河入漢”。明正德《光化縣誌》山川類記載“牛頭山在縣北五里,以形似得名”。

“山之大者有二,漢東曰三尖山,漢西曰唐廟山,三尖山在城北六十里,發脈河南洞兒山,為邑治諸山之祖綿亙深遠,半數內鄉,越人於貨者所憑依也。分四支皆西南行,城北五里雲臺山者,東一支也,西為紅巖為白虎山者二支也,皆培塿不足數,再西而北為孫華山聳秀一方。南玉帶山山腰白石紆廻如帶故產谷之區,稱地侯者指屬焉,迤南魚鱗山、鳳凰山,接連漢濱訖兒巖雄踞上游,邑西巨鎮由三尖山而西彭家山分水嶺,圻而南陳家港則內鄉均州之壤胥接矣”。關於《光化縣誌》所載的雲臺山之名,到底始於秦漢還是春秋以前的古地名,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光化縣誌》記載原文 1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光化縣誌》記載原文 2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老河口《光化縣誌》記載原文 3

在發現楚國丹陽四至的老河口,東西南北五十里之內發現關於“雲臺山”的歷史記載,臥馬先生眼前一亮,迅即想到雲夢之雲地。同時聯想起與雲臺山(牛頭山)翹首相望的酇陽八景之首的馬窟山馬窟雲峰。因為雲臺山與馬窟雲峰,地名中都帶有“雲”字,雲字都是直接證明“楚國雲夢”之“雲”的古地名證據。

關於楚國雲、雲中在哪兒、夢、夢中在哪兒的“雲夢地望”在哪兒問題?自2016年4月21日研究發表“孟橋川考論之楚國雲夢圍獵場疑非雲夢澤”、 2016年5月12日發表“雲夢考”之孟橋孟橋鄉 孟橋川 夢橋“夢”之謎,2016-9-30 如夢之橋 楚國雲夢之“夢”開始的地方考,2017年1月18日發表“中國夢”最早當源於“楚國夢橋”等系列文章,雖然從一、尋本溯源孟橋川、二、孟橋川上無孟氏、三、按圖索驥覓夢橋、四、漢字解開楚“夢”之謎、五、古裡不同今日裡、六、虎地屈地鬼谷地均在夢橋夢地中等六個方面研究考論了老河口孟橋、孟橋鄉、孟橋川、自生橋與楚國雲夢之間的歷史淵源,證明明正德年記載的孟橋就是自生橋。

因為老河口上游修建丹江大壩、引丹大渠及一級級建設水庫大壩,過去流量豐沛支流眾多的孟橋川早已斷流,難尋源流蹤跡。因沒找到任何明確記載有“孟橋”是“自生橋”的確切證據而心存疑惑,難解“孟橋川”的“孟橋”之謎?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光化縣誌》記載的”孟橋“今老河口市袁衝鄉油榨溝如夢之橋的自生橋(夢橋)圖 1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光化縣誌》記載的”孟橋“今老河口市袁衝鄉油榨溝如夢之橋的自生橋(夢橋)圖 2

楚方城下老河口丹陽境內臥馬先生髮現雲臺山夢橋楚國雲夢確證

《光化縣誌》記載的”孟橋“今老河口市袁衝鄉油榨溝如夢之橋的自生橋(夢橋)圖 3

臥馬先生在研究沒有孟姓的孟橋川流域5個月後,於2016年9月21日在1992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老河口市水利志》上,發現證明“自生橋”就是明正德年《光化縣誌》記載的“孟橋”,發現自生橋的孟橋,實際是一座不需要人修建的天然石橋外,因為孟橋可隨上游水量變化夢幻般的時隱時現,發現老河口的孟橋自生橋與《左傳》等記載“楚國雲夢田獵場”的“夢地”之間,存在由“夢橋”演變為“孟橋”的系列證據,為解開楚國“夢橋”之謎找到合理的依據。

自2016年四月開始研究的楚國“雲夢”地望問題三年多以來,雖然為難解的“夢橋、夢地的楚國夢之謎在老河口歷史上的孟橋孟橋川流域找到確證而激動。但臥馬先生也一直為雲夢之雲納悶?因為說“楚國雲夢”的“雲地”在臨楚的鄖國,跑出楚國五十里範圍欠妥,但又找不到更合理的“雲地”證據?

臥馬先生在老河口丹水小橋河流域以北五里處,發現古稱“雲臺山”及“馬窟雲峰”等古地名,使尋找雲地地望出現新的轉機,為論證楚國雲夢獵場的“雲夢地望”找到與孟(夢)橋對應吻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的地名證據。

測量,位於老河口老縣城以北的雲臺山和馬窟雲峰,至明正德《光化縣誌》記載的四十多里的孟橋自生橋遺址地的丘陵山水之間,未跑出五十里範圍外,其間的蘇家河、杜草河、孟橋川、四河淤、小橋河、陡溝河等大小河流密佈,至今都是許多釣友獵人閒暇漁獵的最理想之地。

老河口的馬窟雲峰和雲臺山到孟橋川“夢橋”之間,符合雲夢田獵場的條件外,居中還有符合《左傳》“夢中虎乳”和“鬥谷於菟”的黑虎山,鬥谷陡溝河。

《左傳》宣公四年:初,若敖娶於雲阜,生鬥伯比。若敖卒,從其母畜於雲阜,淫於雲阜子之女,生子文焉雲阜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乳之。雲阜子田,見之,懼而歸,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故命之曰鬥谷於菟。

《呂氏春秋直諫》:荊文王得茹黃之狗,宛路之矰,以畋於雲夢,三月不反。

《呂氏春秋·直諫》中“畋於雲夢”雖然直言“雲夢”,但並沒有提及是“雲夢山”還是“雲夢澤”。

《左傳》中“生子文焉雲阜,夫人使棄諸夢中”,關於雲夢的記載則更為簡略“雲阜”和“夢中”,而“生子文雲阜”與“棄諸夢中”的“雲阜”和“夢中”明顯不是一地。

居南的老河口馬窟雲峰和雲臺山,與居中的黑虎山,和居北的孟(夢)橋,與《左傳》記載的雲臺山雲阜,位於雲臺山夢橋之間“夢中”之地黑虎山驚人的相符。連黑虎山以東至今叫陡溝河村的陡溝河谷的陡谷,都與《左傳》記載的“鬥谷”完全吻合。

之外據《湖北省光化縣地名志》記載:老河口地臨鬥谷的黑虎山,早年山上有座黑虎廟,因以得名。位於光化縣西北部,其主峰西南距趙崗1公里,山高海拔250米,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公里。

從地名的來歷分析,建有紀念黑虎之廟的老河口黑虎山,肯定是跟黑老虎有關而得名。

臥馬先生在丹江之南的老河口,查到符合《光化縣誌》記載的”孟橋“今老河口市袁衝鄉油榨溝如夢之橋的自生橋(夢橋)的發現,為解開雲夢之夢的夢地之謎,找到詩意般確切證據,丹陽境內的黑虎山、雲臺山、雲峰山符合《左傳》記載的雲中、夢中等雲地夢地等系列研究,終於揭開了“楚國雲夢”之謎有望結束千年雲夢之爭,是楚文化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的又一大重大研究發現。

您以為臥馬先生在丹江之南陰林之側”楚方城“下”楚國丹陽“境內的雲山夢地是不是很給力,是不是能夠徹底揭開還原歷史記載的”楚國雲夢“之謎?

2018.8.17 文字考古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