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豫晉太行山區交通的實質是陘道文化,而陘道文化的核心是商道文化,商道文化的體現就是以白陘為代表太行八陘商業的交流;而有經濟商業的交流必然產生依附於商道的貿易集鎮。如果說,太行山白陘古道的南端平原,薄壁鎮是明清以來,山南地區集散中心的話。那麼在山西白陘的起端,陵川縣平城,長治縣蔭城,就成為澤潞地區重要的鐵貨,糧食交易中心。雖然時間匆忙,但我還是到陵川縣的平城走了一圈。看看這個已經鼎盛了千餘年的古鎮。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古鎮平城,位居陵川縣城以北6公里處的山間盆地中。周圍群山環繞,崗巒疊起,地處“萬峰環列,突中一窩”之心。鎮東與六泉鄉相連,西與秦家莊毗鄰,南通崇文鎮,北與壺關縣接壤。長陵公路橫貫南北,曲輝、平西公路在鎮內交匯,交通發達,商貿繁榮,古今為陵川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據《陵川縣誌》記載,平城早在堯舜之前就有人類聚居,夏商時期為冀州所領,而且是夏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春秋時先屬晉、韓,後歸趙,長平之戰被秦吞併人秦境。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歸屬上黨郡高都縣管轄,西漢至兩晉屬泫氏縣,直到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縣,平城此後才一直歸該縣所管轄。從隋置陵川始,經唐、宋的發展,金、元的鼎盛,明、清的輝煌,古鎮歷盡了千年的世道滄桑。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新中國建立的民國時期,這裡曾是陵川、壺關、長治及河南林縣,輝縣的商品集散地,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十分繁華。近年來.這裡又興建廠商業貿易街,各類商店數百家,農副產品、日用百貨琳琅滿日,品種齊全,是一個區域性商品交易中心。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平城古為官商道衢鎖鑰之地。商貿發達,文化燦爛。早在明、清時期,平城在省內外就有了廣泛的商品交易市場。昔日鎮內的東西老街、十字巷、南堂巷設有各種店鋪、商號、作坊200多家。不僅鎮內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貨堆如山,而且在本省的晉城、陽城和河南的新鄉、鶴壁、道口以及山東、安徽、湖北、江蘇、浙江一帶,都有平城人開的鐵貨鋪、日雜店、布店、酒店等商號,並在當地有一定的聲譽。史書記載,平城在明朝已有“百張爐、十作釀、千家店”之說,這足以反映了平城當時的冶煉、釀酒、手工業的發展與鼎盛。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人富修房,商發修廟。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平城的搭棚藝術十分高超,喜棚、喪棚、唱戲棚、單棚、對棚、高樓棚,花樣翻新,形式多樣,形成了獨特的工藝藝術。

平城共有四家棚匠。棚頭院靳家,教書河宋來富,小碾圪道的宋郭明、宋啟明、宋長明,東街的郭舉的。主要是為婚喪大事嫁娶閨女服務。此外有的村莊要演出大戲,因沒有固定舞臺,請他們去搭制戲臺。他們有事先用紙漿做好房坡房,沿柱子上用的滾龍裝飾等,搭成臺或婚喪大事搭的棚,將做好的備件,往上一扣,就算完成外包裝的任務。拆卸都很方便。

1935年前後,官道上趙景全家大辦喪事的實際例子,即說明平城棚匠高超的行業藝術。

趙家喪事搭棚的面積約長200米,寬30米,一進三院。第一院是大門樓兩邊走廊,是存放紙做的打道鬼、哼哈二將軍、各種金銀彩、金山、銀山、朱山、面山、碑樓、牌坊、紙馬紙轎、服侍、風花雪柳、紙箱紙桌,親友們送的花圈,布杖喪聯,紙雜也都擺放兩邊,同院還有尼姑棚和和尚棚,響器棚,禮賓棚(即點主老爺及先生,即唱禮先生),還有茶房(各種禮道指導),當時茶房是宋小有,還有教書河,看墳地的宋先生。這些人都在此休息,所有紙製品,全部是精雕細刻,手工藝非常精緻,用各色紙製作,層次分明,比真品還要細緻。棚的大門口及靈棚掛的都是現做的白色玻璃宮燈。第二院是供食棚,這個棚是七梁八柱搭制而成,八柱都是用預製件滾龍柱,屋頂房坡都是預製件扣制而成,所掛宮燈不是白色,而是各色各樣,現做的玻璃宮燈,正面屏風是棕色綾綢燙金所書的八扇屏,供桌兩邊,掛的是各種山水及各種書法的字畫,還有親友送的帳禮及喪聯,也掛在這裡。供桌的食物排列,前邊是靠食牌坊(高1米5,寬2米)(除骨架柱子是木料外),其他全部是靠食靠裝(幹穗谷糖稀加熱加工)。外包裝是用各色紙品雕刻襯托,看起來真好看,牌坊後靠食花屏三十二碗全供,後邊是靠食八仙,看起來真有些宮廷樓閣的風味。第三院是靈棚,這裡的供桌前邊是蜜餞牌坊(用面和蜂蜜菜油糖稀刻煮而成)高一米五,寬兩米,一桌全供,兩盤小傘(一種油炸食品,因狀如傘骨而得名),再後面是棺木。

這次趙家的喪事,請了一班尼姑,兩班道士,兩班和尚,四班響器(吹鼓手),無代價的舍飯五天。吹鼓手穿的黽褂(即衣服)顏色不同,質量不一,迎點主老爺和喝禮先生,和腰中系紅綢的茶房,吹鼓手穿的紅色綾綢繡花長褂,迎送孝子的吹鼓手,穿的白色綾綢繡花長褂,迎送道士、和尚、尼姑、吹鼓手穿的綾綢褂,幹一般事的,分別穿黑、白、蘭三色的長布褂。在辦事的幾天中,唸經,供齋,所有行動都是吹鼓手細吹細打,音樂聲陪著不斷。喪事中和尚道士們還要耍、畫土坡、唸經,畫土坡是用細麩子用手指在地上畫,正中畫一個月亮,在月亮周圍畫一套乾、坎、垠、震、玄、離、坤、兌的八卦,再外邊是寫四套阿彌陀佛,最外圍是畫些花紋花邊,每一小塊的中間放一個用粘米做的小燈,每個小燈內插棉花捻,放油點燃後唸經。

起喪時,途中還要擺路祭,就是還要擺供、唸經、唱禮,最前邊是一套大洋鼓敲打著,接著是打道鬼,緊跟是哼哈二將軍,再有就是紙馬紙轎、碑樓牌坊、金銀彩,所有紙紮排了半里多長路。再有就是吹鼓手迎著點主老爺,唱禮先生,同時有茶房指導隊列的一切。

趙景全辦這次喪事,花費不少,也是近百年來最龐大的一家喪事,也是平城歷史上記載了難忘的一段篇章。

據說這次搭棚,僅平城四家棚匠是承攬不了的,僅杉松杆短椽就需1800多根,灰蘭黑白的棉土布七百多匹,麻繩兩千多斤。僅平城四家棚匠是湊不齊的,他們除在平城棉布莊租賃一部分外,還去蔭城,西火等地召來幾家棚匠共同完成這項大活動。

目前,東街靳兆龍之子靳鵬裡是比較全面的傳承人。

(靳宏偉先生語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平城城內部街道非常有特點。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房子沒有變化,但時代的氣息仍然在悄悄的滲透。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陵川縣平城鎮在民國時期是一個馳名千里的商業重鎮。一鎮三街十九座廟宇每年十個廟會,號稱“十廟社”和隔單逢雙的集日,全年共150個交易日,最多時一天同唱二十四臺戲,上午趕集,下午看戲,漸漸演變成影響晉冀魯豫的糧食交易市場。一年四季,前來平城趕會交易的商賈販夫摩肩擦踵、不絕於路,贏得了“千里平城”的商譽。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十修《陵川縣誌》載“尤其是平城,由於不少槽坊消耗糧食,同時本縣流向河南等地的糧食也多由這裡輸出,所以上市糧食更多,不僅本縣範圍內附近的農民經常到鎮出售糧食,而且壺關的流則、店上、固村等地區與長治縣、平順縣的農村,也要前來進行糧食交易,每鎮上市糧食六、七百石,超過了其它各鎮。”按此計算,一年糧食交易額達到1萬石,合50萬公斤之多。

糧食交易催生了平城的糧食加工業、手工業和服務貿易業。1940年前,全鎮共有字號的座商210餘家。有“百盤磨百眼井”“九家槽坊(釀酒工廠)、十八家糧坊、三十六家粉坊、七十二家豆腐鋪”之說。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商貿的繁榮,使古鎮的一些商賈富紳懂得了教育子弟光宗耀祖,改換門庭的重要性,為此古代的私塾教育在當地便應運而生。且不說平城歷代眾多的出相入仕者,僅金代這裡就走出五位狀元,成為陵川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之鄉。除了前文所敘的南召武氏三狀元,還有楊寨的趙安時、趙安榮兄弟兩狀元,他們共同開創了平城歷史上的輝煌。趙安時為金海陵王貞元年間的狀元及第,歷官中順大夫、南京路兵馬都總管、上騎都尉、永定軍節度使等職。趙安榮為趙安時之弟,為金熙宗天眷年間的狀元及第。官曆朝清大夫、永定軍節度使等職。現存有趙安時撰寫的兩通碑文,是研究陵川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悠久的歷史,使平城遺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蹟,鎮內廟宇巍峨、碑石林立、閣樓雄壯、民居典雅。其中現存最龐大的古民居建築群,當數北街的郭家大院。該院佔地面積有6200多平方米,由10個院落組成,共建有72道門,院院相隔,院院相連。據說大院的始祖早在清康熙年間就設計了“二龍戲珠”方案,幾代“按圖索驥”,後因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實現。但僅從現存建築看,佈局嚴謹、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十分壯觀。郭家大院和其它民居大院最不同的是,大門多為雙層。

院中的楣梁、木柱、窗扇均為木雕工藝,既有龍獸、鹿鶴,也有石榴、蓮花、牡丹。其門墩石鼓上雕刻的獅子造型生動,活潑如現。現主院的大門上還留有“門衡藹瑞”的匾額,字跡蒼勁渾厚,從中可看出昔日大院的文韻和清代民居建築的高超藝術水準。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輝煌是今天化石他,平城興起,有歷代王朝政治因素。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平城的古建遺產,分佈多而廣,明清就有“十廟社”之稱,而最有特色的是當地人稱為“古圈”的閣樓建築。在平城鎮所轄的20個村落中,幾乎村村都建有古閣,這些古閣或靠山、或臨水、或跨河、或依路,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均建在通往平城的大路上,而且閣面都朝向平城。現鎮內保存最好的是平城主街北側的三皇閣和老街中部的關聖閣。其中三皇閣建築最為精美。該閣建在三米多高的臺基上,巍然聳立,雄視古鎮。閣共分三層,下為門洞,二、三層內外由木柱頂立,外圈半截花牆,裡外均由玲瓏剔透的雕花窗扇相隔。閣頂為五脊六獸結構,筒瓦鋪頂,簷挑角凌空。昔日二層為古時社首們辦公所用,佈置典雅,曾陳列著名人字畫。三層塑有伏羲、神農、黃帝三尊座像,即人們說的“三皇”。左邊神農,手捧穀穗;右邊伏羲,手舉花絮;中間黃帝,正襟危坐,神態逼真。這座建於明代的古閣樓,成為平城古鎮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鎮內還保存有關聖閣附近的古店鋪和以北的東西老街以及元陽觀等古建築,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這些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鄉土古建已逐步在消亡,對此已引起平城鎮的高度重視。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這條昔日的商街,在今天也算得上是大街。兩邊的房屋,明顯呈現出來貿易集鎮的特徵。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這是一家大戶。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平城因鐵而興,因糧而盛,因酒而強,因富而禮,因戰而衰。1940年3月,日本鬼子佔領平城,在杏坡進行了大屠殺,極大地破壞了平城的工商業,使平城陷入動盪。從此廟會和集市被迫取消,各路商人都望平城而興嘆。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在村莊北邊嶺上往平城。

白陘與潞澤商幫——陵川平城幫

潞酒之鄉——平城鎮

靳宏偉先生作品)

《山西通志》第十九卷第二章第一節“釀酒”記載:潞酒,因其出產於潞州而得名。地處太行山巔的山西陵川縣與河南省林縣交界處有座小山叫小南天,古代為晉豫交通要道,有詩曰:潞酒一過小南天,香飄萬里醉半仙。說的就是平城的酒。因為在1953年前,尚無有專門叫潞酒廠的,習慣上把潞安府所有槽坊生產的酒統稱潞酒,故潞酒是一個廣義泛稱。說平城是潞酒之鄉,有資料作證。

中華民國實業部在1930年組織編寫的《中國實業志》山西卷,記載了1930年全省釀酒工業的第一次普查結果。在現狀一節中寫到“據此次調查,山西釀酒廠家及較大作坊計有474家,總資本為82.54萬大洋(其中資本在五千元以上者二十八家——作者注)。”“釀酒業職工總數共計4187人(其中有三家不詳),各地釀酒職工數最多者,首推汾陽,計241名;其次為渾源291名及陵川210名......。”

按照《中國實業志》公佈的數字:1930年,晉城縣共有槽坊三座,分別是北城公村的恆豐店,南義城的福匯店,巴公官莊的福興湧店。而創辦時間最早的是北城公村的恆豐槽坊,為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創辦,其餘兩座均為民國二十年創辦。三座槽坊總股本為9900大洋,用工總數為50名,酒總產量為14.4萬斤,總產值為17280大洋。

高平縣共有槽坊三座,分別是創辦於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四月的意逢源,和創辦於民國二十三年的廣興源及順裕公槽坊。總股本為3000元,用工總數28人,總產量4.47萬斤,總產值5364大洋。

陵川縣共有槽坊九座,分別是平城鎮的三合泉,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八年(公元1912年);協興源,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恆盛泉,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恆盛源,創辦於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同和裕,創辦於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輔益和,創辦於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和附城鎮泰興泉、春生長,玉泉村的長興泰。這分別創辦於民國七年、民國二十年和民國四年。總股本31000大洋,用工210名,總產值24.3萬斤,總產值30690大洋。其中,平城鎮有六家槽坊,總股本26000大洋,佔全縣總股本的83.3%,是晉城的2.62倍,是高平的5.71倍;用工人數160名,佔全縣的76.1%,是晉城的3.2倍,是高平的5.71倍;總產量為19.2萬斤,佔全縣的78.27%,是晉城的1.33倍,是高平的4.3倍;總產值為23040大洋,佔全縣的75%,是晉城的1.33倍,是高平的4.3倍。

不僅如此,從《中國實業志》公佈的全省474家槽坊的創辦時間看。在澤潞兩州,平城鎮恆盛東家韓之琦兄弟創辦的“恆盛泉”為最早,創辦時間為1904年,依次為平城商會會長趙印章創辦的協興源(1906年),襄垣縣回成李槽坊(1909年)和興隆盛槽坊(1910年),第五是平城鎮趙德森創辦的三合泉(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

從經營規模上看,單個槽坊總股本在5000元以上者,晉東南只有一家,即平城鎮的協興源,獨資股本達五千元大洋,四千元以上者有七家,平城就佔有五家,最小的同和裕股本也有三千五百元,超過高平全縣總股本。

以上資料表明,在1920年代,平城鎮的釀酒業不論從時間上,用工上,規模上,在南五縣甚至是在晉東南都是排在第一的,從平城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當地資源來看,平城並不具備發展釀酒的基本條件。平城的兩條母親河後河和從黃沙山北麓發源的西川河均為季節河,兩河在下川村合成北召河向東經壺關橋上匯入衛河。其流域面積約為十三平方公里。經水資源部門勘察評價,這個地區的水資源為地表淺層水,與十五號煤伴生,不但含硫高,而且含有大量的鈣和鎂,被群眾稱為苦水和臭煤。再加上土地貧瘠,十年九旱,糧食十種九欠,連肚子尚不能填飽,更沒有多餘的糧食去加工造酒。但因為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因為冶鐵的繁榮而產生的廟會,使平城成為晉豫交界的一個糧食集散市場,壺關長治南部的糧食要在平城同河南客商進行交易,催生了平城的糧食加工,使一些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如韓之琦、趙印章、趙德森等把發展的眼光放在了糧食加工上面。或許有那麼一天,他們聚會在一起,喝著從潞安府運往河南的白酒,到了酒耳熱之時,從腦細胞中分裂出了造酒的念頭,在不經意之間搶了發展的先機,成就了平城發展史上的輝煌。

根據《山西通志》和《中國實業志》記載,潞酒的發展史可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潞酒的產生到潞酒的得名。即從宋朝到明末,由“珍珠紅”到“鮮紅碧綠潞酒”階段。這一階段潞酒主要是以色酒為主要形態。消費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和富豪。徐炬在《酒譜》中說“潞酒燒酒珍珠紅”,說明了酒的顏色;明代潞州安王朱銓鑠《潞酒》詩及小序:“。潞州鮮紅酒,蓋燒酒也,入口味稍美,易進而作劇,吻咽間如刺,或雲即葡萄酒遺法也”。又作詩道“潞州城中酒價高,胭脂滴出小檀槽。華胥一去不易返,漢使何煩種葡萄”。更進一步從生產環節說明了潞酒的顏色。再則從潞酒的銷售廣告也可看出潞酒的顏色。《天下潞商》記載一幅潞酒廣告:“潞府,永隆升記,鋪在潞安府大街路西開設酒局,自造鮮紅碧綠潞酒,發行不誤主顧,價錢隨時,貨真價實,永不哄人,凡賜顧者,須認印票為記,永記。”都說明潞酒是一種色酒。《天下潞商》說“鮮紅碧綠潞酒”只有在明朝之前大量生產……,之後,……鮮紅碧綠潞酒早已是故事裡的事,釀造方法已失傳三百年。”《中國實業志》也說“潞酒因其釀造方法不知改進,漸漸衰落。”由此可見,作為色酒,在清初潞酒已基本退出了市場。,

第二階段是清中葉後,潞酒開始以白酒形態登上歷史舞臺。《天下潞商》記載了一枚清代潞安府西街路南“吉升昶潞酒店”的“龍虎商標”,廣告中開始出現“白酒”字樣。這是關於潞酒記載中首次看看“白酒”字樣:“竊以為上黨為產酒之地,自古施名,遠近皆知。本號為擴衝經營起見,不惜重資,挑選上等材料,特聘名師,專造生白酵酒、紅綠美酒、雙料黃酒,氣質清香,味道適口,以供各界諸君宴會應酬,饋贈親朋等為無上之妙品”。標誌著潞酒以白酒登上市場。

第三階段是到了清末民初,隨著白酒登上市場和糧食市場的完全開放,民間釀酒開始恢復,平城佔地利之優勢和市場之便利,搶了發展先機,把生白酵酒作為主打產品,率先走在了澤潞兩州的前頭。因為生白酵酒是一種烈性酒,酒精度在六十五度以上,以燒烈掩蓋了水質不好的劣勢,使平城成為享譽晉豫的釀酒名鎮。

平城的槽坊在1930年後又發展了回龍泉和西門口侯氏兩家,直到1943年後因為韓之琦和趙印章的出走,趙德森的自殺,釀酒業始露彫落之象,人稱“鐃扁溜的”的靳立業才又組織人馬,重組優勢,創辦了“同義坊”槽坊,使平城釀酒業得到持續平穩發展,達到九家規模。這個規模一直保持到1945年解放後生產合作社的建立和公營酒店的出現,此時,平城一酒店、二酒店、六酒店三個酒店的產量達到60萬斤之多。

1945年後,政府又把平城的槽坊改組為太行第四專署酒廠。1949年,山西省成立華北酒業專賣實業公司平城專營處,又從高平、平順、附城、禮義等地調了一批幹部和技術人員進駐平城。高平市志講到“1950年後,高平槽坊遷往別處”,這個別處就是平城。其中一酒店經理蘇有仁,高平北詩人,1952年後調任汾酒當副廠長。二酒店經理張富長,平順人,後任潞酒廠第一任廠長。六酒店經理馬志超整合後的平城酒廠第一任廠長,1953年平城酒廠撤銷後,調任山西省釀酒工業管理局副局長。

1953年11月,因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以消耗糧食為主的釀酒業面臨整合,組建了長治酒廠和晉城酒丆,平城酒廠一分為二。大量本地工人不願外遷。有12名工人到了潞酒廠,30名工人到了晉城酒廠。其中到潞酒廠的高平人蘇銀生,1970年代調到長治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退休時已是副局長。平城北街三合泉老釀酒師趙中秋分到晉城酒廠,一直幹到退休,直至酒廠倒閉。

至此,平城槽坊完全退出了市場。一晃六十年過去了,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信息。人們只知道潞酒,卻不知道其原產地在那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