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不斷流拍,成都樓市下半場警惕高位站崗

最近一週,成都近郊、遠郊、周邊縣市以及省內二級城市土地市場接連曝出冷門。

8月14日,南充土拍爆冷!3宗共596畝土地全部流拍。

8月14日,視高三宗地塊因未達到出讓底價,最終流拍!

8月16日,成都遠郊都江堰一宗地塊拍賣,起始樓面價約為2283元/㎡。最終也因無人應價流拍。

土地不斷流拍,成都樓市下半場警惕高位站崗

(圖片來自於地產全說)

從近期接連曝出土地流拍、降價等事件。我認為去年成都遠郊及周邊二級城市這一輪樓市上漲的週期,基本可以宣告結束了。

遠郊及周邊城市在收割市場最後的“韭菜”

地方政府賣地,開發商買地,誰都不想做虧本買賣。

截止目前,眉山視高區域最高的樓面價為6264元/㎡,在去年9月被新城競得。其餘大部分樓盤拿地價都在4000元/㎡上下。

而目前視高區域的住宅均價基本達到了13000-15000元/㎡,從外界來看,這種地價與房價的巨大反差,開發利潤較高。

相關部門當然希望出讓地價再高一點,可以理解。

但是,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成都市區整體市場遇冷,外溢需求驟減,視高市場受挫。雖然價格受影響不大,但樓盤去化速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再加上整體處於下行的市場行情,開發商不願再冒險高價拿地。

各大二級城市都是一個道理,在樓市上行期,除了希望地價賣得更高,還在出讓地塊中捆綁大量苛刻的公共配建要求,進一步壓榨開發商的利潤。

但是從不斷流拍的土地中可以看到,開發商已經嗅到了風險,“韭菜”已經不好割了。

賣不出去的地,大概率會降價賣

今年初,成都主城區土地市場就開始有逐漸降溫的趨勢,大量地塊低溢價成交、流拍。

4月9日,我們曾發文。政策趨嚴,購房熱情降低,開發商融資困難。土地市場遇冷後,國土局有可能會降價賣地。市場不斷證實了我們的判斷。

7月24日,天府新區在今年4月流拍的兩宗地塊再次出讓。相較於第一次出讓,宗地取消了無償移交固定住房比例的條件,並且出讓底價的限制也有所降低,最終成交。

8月初,龍泉十陵一宗回鍋肉地塊再上市。2018年6月12日,龍泉十陵一宗地塊以9200元/㎡的樓面地價拍賣,結果慘遭流拍。8月再入市起拍樓面地價降了2000元/㎡。

由此可見,這些流拍的地塊在未來大概率會再次降價銷售。

樓市下半場,警惕市場風險

開發商害怕高價買地,購房者也怕高價接盤。截至目前,去年成都各區域產生的地王項目到現在沒有一個能順利開盤,地王項目營銷壓力巨大。地價下降後,給未來新項目留出了降價的空間,地王價格失去參考價值,購房者千萬不要用地王的標準來預判未來房價趨勢。

從目前政策的趨勢來看,成都主城區大部分樓盤嚴格限價,還不具備風險問題。但是成都遠郊區域,本身市場需求及規模不大,在限價條件下,這些區域二手房價格與新盤產生倒掛。購買高價二手房風險較大。對於成都周邊二級城市,雖不限購、不限價,但是在土地流拍後,現在的市價是否虛高,也需要購房者警惕。

最後提醒一句話,現在不管在任何區域,還在追高買房的人,有極高的風險在高位站崗!

土地不斷流拍,成都樓市下半場警惕高位站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