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借錢去整容事件的思考

對借錢去整容事件的思考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一河北女子因對自己相貌不滿意而產生了整容的想法,但沒有錢,所以就去貸款公司借錢,後來因為自己沒有償還能力只能讓父母把她們的養老錢拿出來還款。其實類似的事件經常發生,值得我們深思。

《孝經·開宗明義章》 中寫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教導我們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應該珍惜和愛護它,不要使其損傷,這是孝順回報父母的基本要求和根基之一,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就是想要改變它呢。

為什麼想要整容?

對借錢去整容事件的思考

現實中經常會出現這些場景:

* 應聘時,大部分公司會要求附帶照片,長的不漂亮的一般不會通過他們簡歷篩選那關的;

* 相同能力的人,長相漂亮的更容易得到提升的機會,甚至有些工作能力低的人,也能比長相一般的人 提升要快;

* 相親時,因為長相這方面會被拒絕很多次;

* 長相漂亮的人更容易被人喜歡,容易被相信;

* 某明星因為意外被毀容後,演繹生涯遭終結;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大部分人做不到“既來之則安之”的淡然,跟長的漂亮的人相比,他們會受到一些“歧視”:沒有那麼受歡迎,沒有那麼受重視,沒有那麼多的機會,這些種種現象的出現導致人們會產生一種意識:長相好是個很大的優勢

受時代大環境的影響,每個時代大眾對美的定義是不同的。古代追求豐滿之美,小腳之美等等,而現在大家都在追求纖細之美,膚白之美,巨乳之美,瓜子臉之美,高鼻樑之美,大眼睛雙眼皮之美等等。有些人太過注重自己的長相,他們對自己的長相產生了懷疑,一旦發現不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的地方,就會產生深深的自卑感產生改變長相,依靠長相改變自己命運的迫切願望

這是個快節奏的時代,時間和機會轉瞬即逝,於是他們為了得到這些“優厚的待遇”,在整容廣告的美好宣傳中,便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選擇了整容這個快餐式方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慢慢通過食療、運動等方式改善自己外在條件,最重要的是有些方面是改善不了的,比如自己與生俱來的單眼皮,比如自己的骨架很大,比如自己的皮膚手到了無法修復的創傷等等。

怎麼看待整容

對借錢去整容事件的思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眾都期望變美,但大眾對於整容的接受度並不是很高。

微型、創傷修復型的小手術大眾還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明星俞灝明,他的整容修復術就是被很多人尊重和支持的。這類整容手術成功後,人的心情會變得愉悅,人也會變得自信,得到關注和機會也會很多,人生也會變得更順暢些。


但對於動其根本、讓人大變樣的整容手術是被很多人排斥的,不願意接受的。因為他們覺得那很假,不是天然的,想著要在身上動刀子,那是多麼的恐怖。而且這類整容手術的費用很高昂,一般家庭很難承受,最重要的是此類手術的後遺症很多,不僅表現在身體上還有精神上的,比如術後面部表情會出現僵化和浮腫;安裝在身體內的假體潰爛導致發炎,嚴重的會引發各種併發症;母親整容會對哺乳的質量產生影響;手術留下的傷疤還是可以見到的;最嚴重的還會到導致“整容上癮”的偏執的心理疾病。

正確的看待整容,對此要慎重、量力而行。

對借錢去整容事件的思考

* 鄭爽、張檬等明星整容後失去了本來的清純可愛的模樣,遭到了粉絲唾棄,很多轉了“黑粉”;

* 大變樣之後雖然變美了,但不被老公/老婆所接受,被迫離婚;

* 大變樣之後不被機場、火車站檢驗人員接受,不讓你進站乘車;

* 大變樣之後不被領導/同事接受,認為你很假,到處排擠你;

* 大變樣之後不被身邊的人接受,只能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在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開始等等。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整容之後真的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會一帆風順,會就此改寫自己的命運,我們要正確的看待,慎重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