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巍峨壯觀的八達嶺長城上首唱並海內外直播抗戰歌曲《長城謠》、在波濤洶湧的壺口瀑布礁石上彈奏經典鋼琴曲《黃河》、在悉尼——上海進行跨越南北地球的經典盛演衛星雙向傳送、在萬眾矚目、全球關注的上海世博會上執導隆重的開閉幕式、在主流的世界3D電影界,榮獲最高獎“金·盧米艾爾”獎……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滕俊傑作為馳騁中國熒屏30餘載的影視導演,正是他的不斷創新,將熒屏七彩激情發揮,創造了一系列中國影視界多個“第一”的經典之作。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2018聯合國中文日開幕式上致辭(維也納聯合國總部)

一、跨越在全球

滕俊傑很喜歡作家愛默生的一句名言,“人一但有追求,世界亦會讓路”。他的追求,體現了深深的人文情懷、宏大的藝術夢想和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他力求完美、追求極致,不會輕易放過每個影響成功的細節。這在一個功利與急躁流行的現代社會中,無疑是通向成功最為寶貴的品格。

滕俊傑說,2001年5月27日下午,當他剛剛結束了2小時的《上海—巴黎衛星雙向傳送經典盛演》電視、廣播全歐洲雙直播,走出法國香榭麗舍大劇院時,仰望藍天白雲中的埃菲爾鐵塔,一個美好靈感油然而生,電視不正是一條當空舞動的彩練嗎?正是我們的團隊,用熒屏七色彩虹連接起了上海與巴黎兩大美麗都市,連接起了中法兩國跨越亞歐大陸的燦爛文化……

滕俊傑和他所率領的團隊揮舞著這條看似無形卻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萬里彩練,跨越大洋,飛越地球,在上海與悉尼、上海與巴黎、上海與多倫多、上海與東京、上海與溫哥華、上海與大阪、上海與新加坡……飛架起一道道氣勢恢弘、絢麗無比的彩練,這一上海文化的閃亮品牌每次都進入了對方主流媒體播映,成了中國文化“走出去”“走進去”(即走進主流場所、主流人群、主流媒體)的成功案例。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舉辦中國京劇講座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舉辦“中華武魂”表演

“向世界展示中國”。滕俊傑這一夢想最初萌芽於上世紀90年代中風靡一時的東方電視臺名牌綜藝節目《飛越太平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檔“以自己的眼光看美國”的連續多年的系列欄目。整整四年,作為製片人兼導演的滕俊傑為此精心製作,通宵達旦無數,同時,也由此打開了國際化的視野,他的藝術想象也展開了翅膀。漸漸地,富有創意、善於學習的他強烈地感悟到要把中國的發展,今天的上海完整地傳播到西方的主流社會,於是他系統地關注、鑽研起了電視衛星雙向、多向傳送、直播等技術,便有了這一系列上海與悉尼、巴黎、多倫多、東京、溫哥華、大阪、新加坡等城市衛星雙向傳送的大型節目。他由此成了中國率先運用衛星高科技手段,在經典劇院、主流標誌性場景地進行大型文藝晚會越洋跨海衛星雙向傳送的電視文藝先行者。還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由他策劃和參與執導的《中秋夜、兩岸情——上海臺北衛星雙向傳送》大型文藝晚會,更是歷史性地打破了海峽兩岸數十年來的文化隔閡,直接數小時的同唱共演、熒屏互動直播,實現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兩岸“三通”,獲得了年度對臺十大文化項目的榜首獎。

二、巴黎留“創舉”

對於滕俊傑來說,2000年首先跨國試水的上海與悉尼衛星雙向傳送大型文藝晚會是留下遺憾的。最初,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同行聽了滕俊傑的設想後大為驚訝,悉尼幾家電視臺都被他的跨國方案“嚇”住了,並以“從來沒有做過”為由婉言謝絕。但在滕俊傑等一再堅持下,最終決定,上海大劇院、悉尼歌劇院的兩邊所有操作均由上海電視團隊擔綱,而澳大利亞幾家電視臺各派“觀察員”跟著學習。在美侖美奐的悉尼歌劇院,滕俊傑一邊忙於電視直播的導演畫面切換,一邊又用話筒指揮著遠隔7000公里外的上海大劇院的電視畫面接點處理。如此“以我為主”雖然很爽,堪稱奇蹟,並被不少媒體譽為中國電視人“了不起的創舉”,但滕俊傑卻不滿意,深感遺憾,因這臺精彩節目沒有澳洲電視機構參與,也無法直播進入澳洲主流媒體直播,雖然事後在悉尼錄播了,但影響無疑遞減不少。

一年後,彌補這一遺憾是在法國首都巴黎。但面對高高聳立的凱旋門,作為總導演的滕俊傑有點擔憂,這次與自視甚高的法國同行合作能凱旋嗎?我們的方案在法國人眼中究竟是落後還是超前?

在考察了巴黎多家著名劇院後,滕俊傑把視線鎖定了塞納河畔的香榭麗舍大劇院,河對岸的埃菲爾鐵塔高高聳立,這是巴黎典型的文化地標,與上海大劇院真可謂是“門當戶對”。但對方的白鬍子總經理聽了他的介紹後竟拿出一張排片表告訴他,該劇院的時間早已全部訂滿。對此,滕俊傑雖然心中一驚,卻依然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介紹著他的完整創意方案,說著說著,讓白鬍子總經理漸漸聽出了興趣,竟然十分滿意這一跨越歐亞的“創舉”。他說,對方現在還未交定金,劇院可以想想辦法。於是,這位總經理撥通了一個個電話,最後終於說服了對方改換場次,將本項目定檔5月27日,為巴黎與上海的雙向合作騰出了最為寶貴的時空天地。

方案雖美,但與巴黎的電視同行談判並非易事。在電話中,對方反問道:“這可能嗎?”“你們是日本電視臺嗎?”……這一連串反問讓滕俊傑擱下電話生悶氣。但生氣無法解決問題。於是,他帶上法文翻譯,直奔法國電視一臺、二臺、三臺,忙了整整三天,竟毫無進展,對方不是以“風險太大”推託,就是以“時間倉促”謝絕。法國電視一臺的女製片人布萊吉特甚至說“大型洲際電視互動節目,在亞洲大概只有日本可以”。法國女士的傲慢語氣,露出了對中國同行的陌生和不信任。

好事多磨。一個月後,回到上海的滕俊傑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溝通和說服法國電視同行時,一個好消息傳來了,法國電視一臺副臺長穆肖先生要來中國訪問,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的幫助下,穆肖特地參觀了上海電視臺。這次訪問,讓法國同行瞭解了上海電視的製作實力,尤其是滕俊傑執導的《上海大劇院、悉尼歌劇院——2000年的跨越》衛星雙向傳送打動了穆肖先生,臨別時,他特地要了一盤錄像帶。由此,巴黎與上海之間開始了積極互動。

2001年3月,滕俊傑作為總導演帶著更為詳實的方案和劇本,應邀再次踏上巴黎的土地。這次,巴黎同行態度大變,不僅要求先研究《上海大劇院、悉尼歌劇院——2000年的跨越》衛星雙向傳送,連原先傲慢的女製片人布萊吉特也坦誠道:“我們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一切請中方主導,包括電視直播、演員、場地、節目內容、節目流程、衛星技術,主要聽你們的。”而對於這次上海與巴黎的衛星雙向傳送,法國電視一臺還主動提出出資80萬法郎購買了這一活動的創意版權,並正式表示不僅向法國,還要同步向全歐洲進行全程直播,既全方位展示在中法兩家大劇院進行的精彩演出,電波還將上海、巴黎兩大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與埃菲爾鐵塔緊緊連在了一起。因為,當時已在積極申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而埃菲爾鐵塔正是巴黎世博會的象徵,滕俊傑的直覺意識到,這樣的歐亞跨越才更有意義。由於認同意義重大,受邀參演的世界著名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甚至全部免除了原先提出的50萬法郎的演出費。這臺《上海—巴黎衛星雙向傳送經典盛演》定在5月27日上海解放日舉行有另一層含義,即昔日舊上海到今天新上海,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巨大跨越。這臺盛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時任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說:“今天是令人激動的。今天的演出是這幾年來巴黎最有創意、最有影響的一次中法文化交流活動。”

三、倒逼出奇蹟

對於能在熒屏上創下一系列奇蹟,滕俊傑始終謙言而不敢居功:“電視靠團隊協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和上海都在高速發展,幸運的是我們生逢其時,參與其中;幸運的還有廣播電視是傳播最廣泛的大眾傳媒,我們只是力爭讓這種幸運“深度相遇”在熒屏上,以求一次次的輝煌”。

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突破,這是滕俊傑導演的不懈追求。他說:“電視是門客廳藝術,讓觀眾坐在客廳裡變得無趣,是對電視藝術的一種褻瀆。必須用不停歇的創意和執行力使之有趣、有意義。也許,我們無法與當年的大師們同日而語,但我們有可能發奮圖強後與之並駕齊驅,因為我們生活在當下,我們可以不斷創新突破。”滕俊傑還非常欣賞大文豪蕭伯納的一句名言:“有的人看到了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麼會這樣?’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然後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

為什麼不能這樣?這就孕育著不斷創新突破。

作為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滕俊傑面對國家賦予的重任,他當時的念頭是:真正的大考來了!這不是光鮮的榮譽,而是天大的責任。他用艾青的詩句意境來形容對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的期待,即渴望出發時“起錨所激起的第一片潔白浪花”和到達時“拋錨所發出的第一陣鐵鏈的喧譁。”他給自己團隊定下了創新突破的高標準,即精彩、精準、精緻,標準是“不容平庸、不易複製”。為此,他冥思苦想,廢寢忘食。一旦碰到創意思考“短路”、“卡殼”了,他就用冰涼的自來水衝頭“清醒”一下。沒想到,2008年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使已啟動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籌備工作全面停止,最初以黃浦江水面為主舞臺的“生命島”方案也接到通知就此擱置。隊伍解散,人去樓空,只剩下他這位領軍人物滿腔的惆悵感。

“為什麼不能這樣”?此刻,滕俊傑有個基本判斷,只要世博會還在上海舉辦,他的準備就不能停息,那怕是做“無用功”,也寧可有備無患,絕不能措手不及。果然,一年後,世博會開幕式籌備重啟,但此時離開幕只剩短短5個月,並有8支中外競標團隊再次激烈比拼。由於開幕式對場地有了新要求,選定了新落成的世博文化中心,這使原先黃浦江“生命島”方案無法再用。他率領以上海電視臺為主的主創團隊只能另起爐灶,緊急應戰,並最終在競標中以最高分勝出。2009年12月5日,滕俊傑再度出任總導演,他對組委會莊嚴承諾,開幕式力爭精彩難忘,確保“零差錯”。有人勸他沒必要把話說絕,把自己逼到懸崖邊。他答道:“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立下軍令狀,倒逼自己,不留後路。”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工作現場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召開現場工作會

為了讓開幕式富有美感和新意,滕俊傑別出心裁地摒棄歡騰與喧鬧,啟用了700名上海在校的女大學生開場,以她們清澈典雅的無伴奏清唱方式,猶如仙女般的天籟之聲靜謐而又幽遠,充滿詩情畫意。結尾時,在現場出乎意料地營造出了一個全球走入互聯網時代,唯攜手同心才有明天的巨型立體視聽畫卷。在閉幕式上,他萌發了“流動世博園”的創意,精選150位中外模特兒頭戴造型各異世博會的模型花冠款款走來……選擇每個節目,必須精準,富有創意。如他認定的日本國寶級歌唱家谷村新司和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都是“不可替代”的最佳人選,前者、後者分別是上屆和下屆世博會的形象大使,他們的演唱不僅體現世界一流水準,更有承上啟下的涵義。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心手相連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開幕式場景之一:安德烈·波切利在表演中

創新很難,風險很大。2007年世界特奧會閉幕式,總導演滕俊傑也是突發奇想,他要讓60位智障孩子和一群志願者在碩大的江灣體育場中央、在現場數萬人直接注視和全球電視直播狀態下,用4分鐘搭建起一座1500平方米的巨大舞臺並集體參與演出。這群智障孩子畢竟不是健全者,萬一他們在世界性的直播現場出錯,嚴重後果只能由總導演來承擔,有關部門也希望他取消這個創意,以求安全。但世界特奧會的主題就是“你行,我也行!”讓一群智障孩子在閉幕式上真正參與,顯出自信,這將在世界上產生獨到而廣泛的意義。勇於擔當的滕俊傑再次立下軍令狀:創意堅決不改,排練務必到位,出了問題,我總導演負全責,決不推諉,全球直播一定確保萬無一失。最終,這一幕成了閉幕式上最耀眼的亮點,也成了創新的經典案例。對此,滕俊傑感嘆道,藝術貴在創新,絕不能這裡少一點,那裡丟一點,否則會變成“一地雞毛”。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獲得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賽泰斯先生的讚譽

四、創新有突破

“為什麼不能這樣”?這種逆向思維帶來的是不斷創新。滕俊傑始終認為:所謂創新,就是把你的想法帶到別人想去而最終沒去成,或者眼下根本沒想到要去的好地方。為此,他動足了了腦筋,用盡了全力。其中,滕俊傑提出要“實現藝術與科技突破性融合、創新”,由此,在擔當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總導演期間,他帶著導演們常常在大學、科研所裡轉,向科技要創新、要效果。全世界觀眾看到的開閉幕式上精彩的一幕幕,包括大型小球矩陣的變幻、立體心手相連、互聯網意境的立體展示、磁懸浮編鐘的魔力、懸空演奏琵琶的神奇,V型天梯的震撼以及“場館模型”的精美……無不出自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開幕式場景之一:小球矩陣表演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閉幕式場景之一:磁懸浮編鐘表演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閉幕式場景之一:”隱形的支點“表演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閉幕式場景之一:慶典·成功

2011年,滕俊傑又擔任了第十四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開幕式的總導演。這是這項世界級賽事首次來華舉辦,但世界泳聯對開幕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是隻能在游泳館中舉辦;二是不能在泳池內搭建任何舞臺;三是絕不能影響水質……種種限制使這臺開幕式面臨艱鉅挑戰,但滕俊傑現場巡視了數圈後,上下觀察,左思右想,竟胸有成竹地表示:“完全可以!”他將種種限制倒逼成一個個創新的亮點。他提出,演唱開幕式主題歌《泳動》的演員,不僅能唱,還必須要從三米高的凌空弧形天橋上跳下水、並一口氣遊過泳池,抵達對岸後還必須繼續真唱,絕不能對口型。不少自告奮勇的歌唱演員由此紛紛告退,因為即便真會跳水、游泳,但演員上岸後會氣喘吁吁,甚至上氣不接下氣。但滕俊傑認為,這種帶著呼吸感的演唱更能表達出游泳池畔的真實演唱感,唱出運動感。嚴苛的要求下,最後只留下了歌唱家廖昌永的身影。滕俊傑曾拍攝過獲國家獎的紀錄片《質樸與輝煌——解讀廖昌永》,深知在岷江邊、鐵索橋畔長大的廖昌永一定能行,但他的跳水還需好好練習。此時,一個未曾料到的難題出現了,廖昌永是近視眼,不戴眼鏡根本看不清前方,但戴上眼鏡又無法跳水,甚至會遊錯方向。於是,總導演和歌唱家共同研究,試驗了無數次,廖昌永更是苦練了一個月,憑著熟能生巧,終於找到“盲遊”感覺,最終告別了眼鏡。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開幕前,不少中外高層嘉賓關切地問滕導,你的舞臺在哪呢?有什麼眼睛一亮的全新創意?

精彩一幕出現了。只見泳池上方一座巨型的浮橋在音樂中神奇地凌空飛架,立體多媒體表演美輪美奐,40頓水形成的瀑布飛流直下令人心花怒放……廖昌永出現在三米高的浮橋上,由一群花樣游泳姑娘簇擁,唱響了主題歌《泳動》。在間奏時刻,他敏捷地脫下西裝,露出泳裝,昂首四望後,以瀟灑一跳躍入水中。遊至對岸,他又繼續拿起泳池邊的話筒在冉冉升起中唱起了《泳動》:“就像呼吸隨浪花起伏洶湧,讓臂膀劃出生命最初的律動。就像碧海在遠方擁抱天空,讓心與心在此刻相逢……”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羅格把這一幕譽為“藝術和體育的一次完美結合。把體育和藝術緊緊相連,這正是我想需要的。”他稱讚道,連奧運會開幕式都應該尋求這樣的創意。一些游泳強國的電視直播團隊驚訝地說,這個亮點真是驚人之舉!

三天後,國際泳聯在上海召開中外記者發佈會,宣佈國際泳聯執委會一致決定,替代前蘇聯作曲家22年前創作的國際泳聯會歌,將《泳動》定為國際泳聯永久性會歌。這也是首次在世界各大體育聯合會中有中國人創作並演唱的會歌誕生,國家體育總局發來賀電,稱之為“又一箇中國體育的‘零的突破’”。國際泳聯主席胡利奧激動地說:“感謝上海創作了這首新會歌,它將成為國際泳聯永久會歌!國際泳聯今後所有賽事,都將聽到這首在上海誕生的新會歌。”

滕俊傑說,“天下之大容得下無數新的創意,前人再偉大也寫不盡人間所有的故事。社會在進步,縫隙總會有的,關鍵是看你能不能發現。而我們如果沒有這種執著的創新作為,那便是在閒逛,是在浪費機會”。

2005年第48屆世乒賽開幕式《乒壇暢想》在上海舉行,如何讓這次“國球回家”變成載入國際乒壇史冊的美談,開幕式的創意就顯得舉足輕重。當總導演滕俊傑接受項目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場地:上海東方明珠廣場,他立志要讓來賓和觀眾深深地記住這屆世乒賽,同時,記住一個充滿標識度的景觀,記住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雖然已記不起去了多少回,但是,為了慎重起見,他又專程去了一次東方明珠廣場,再次確認這座高塔上有11個錯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球體,它們晶瑩奪目,從蔚藍的天空一直到如茵的草地上方,勾勒出了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如夢意境。這一確認使滕俊傑腦洞大開。原來,滕俊傑早年曾是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出身,他知道11個球體正巧與當時國際乒聯剛認定的乒乓球11分制天然吻合,東方明珠塔幾乎就是為這一賽制“量身定製”的。由此,他力主把開幕式放在東方明珠廣場上。當他把這一創意娓娓道來後,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主席沙拉拉等都紛紛稱奇,連連稱讚這一創意真是一絕。加上“小球轉動地球”,“冠軍之路”,“銀球之戀”等內容的出彩疊加。這一世乒賽別出心裁、充滿特色、充滿張力和美感的開幕式受到了中外乒壇人士和眾多媒體及觀眾的高度評價,也讓滕俊傑圓了一場乒乓球的青春夢。他早年曾夢想過為國爭光,甚至遐想過世乒賽,但沒想到是,多年後自己是用藝術方式圓了夢,為世乒賽添了彩,也成為世乒賽70多年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運動員出身的開閉幕式總導演。

五、夢圓大銀幕

滕俊傑還有個電影夢,這是他上世紀80年代借調在《大眾電影》雜誌社當攝影記者時就擁有的夢想。那5年中,他採訪了無數攝製組,結識了無數電影人,也留下了眾多難忘的電影劇照。2013年3月,他正式接到國家“京劇電影工程”的重任,要他出任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的導演,這使他終於有了決戰大銀幕的難得機遇。

從哪兒入手呢?滕俊傑反覆研讀有關資料,從梅蘭芳先生拍攝的《霸王別姬》片段,上溯到1905年中國第一部影片、京劇《定軍山》,滕俊傑似乎聽到了一種“遠方呼喚”,他感悟到,在中國,電影和京劇天生有緣。雖然今天的觀眾有所減少,但我們有責任把他們請回到大銀幕前。僅管面對的是小成本預算,他還是決定用當今最新的3D全程實拍技術和全球剛發明一年多的全景聲音響效果來拍攝一部經典的京劇電影。這是一種自找苦吃的創新,具有首創性、獨特性,雖困難重重,難度倍增,極具風險,他卻執意前行。他說:“我必須蹄疾步穩,力求京劇為本、電影為用,力求以電影邏輯準確放大京劇的張力”。這部創新性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在國內首映時,在格瓦拉和豆瓣連續佔據觀眾評分排名第一長達三週,豆瓣評分高達9.0分。2014年,這部《霸王別姬》在洛杉磯有600多位全球評委投票中,榮獲了世界3D電影最高獎“金·盧米艾爾”獎,這也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此主流電影領域獲此殊榮,使之成了一部被全球電影界認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電影。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霸王別姬》電影海報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杜比劇院內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首映現場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獲世界3D電影最高獎:“金·盧米埃爾”獎

滕俊傑說,在國際上,京劇被稱作為“北京歌劇”。意大利歌劇可以風靡世界,我們中國京劇應該有信心同樣能夠紅火,只要你表現得足夠精緻精彩,西方觀眾同樣會入戲入迷。《霸王別姬》在美首映引起了很大轟動,美國國會圖書館及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五所著名高校在洛杉磯舉行隆重儀式,收藏電影拷貝和海報。這部《霸王別姬》還先後受邀赴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馬來西亞、奧地利、意大利等國上映,成了中國經典文化“走出去”“走進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霸王別姬》2015年獲得了法國巴黎電影節最佳藝術電影獎;由他導演的另一部3D全景聲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2016年獲得中美國際電影節最佳戲劇電影“金天使”獎、2017年獲得蒙特利爾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今年,滕俊傑又執導了由尚長榮、言興朋主演的經典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他在開機儀式上說:“執導這樣的經典是榮幸的。我對京劇電影的創作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導演稿酬繼續全數捐給劇組,我只想用這樣的方式為國劇的不斷繁榮出點力。”之前,他把《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兩部京劇電影的導演稿費,也一分不留全都捐給了劇組。近年來,由於成功執導了數部在海內外具有影響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這使電視導演出身的滕俊傑在電影界贏得了聲譽,去年,已被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正式吸納為會員。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3D全景聲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獲第二屆中國加拿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3D全景聲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獲第10屆日本沖繩國際電影節“最受歡迎的外國影片”獎

今年四月,滕俊傑應中國國家大劇院之邀,率上海廣播電視臺團隊赴京拍攝了根據前蘇聯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改編的4K全景聲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在大銀幕上重現了反法西斯戰爭中五位女兵在白樺林中的悲壯故事。而此前,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拍攝均由德國、意大利團隊負責。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8K(4k)全景聲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海報

雖然與目前普遍流行的2K電影相比,4K全景聲電影已是國內首創,但他依然繼續馬不停蹄地研究、創新,同時率領團隊升格拍攝了中國第一部8K電影,雖然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影院能放映8K電影,但他孜孜以求技術上的先行一步。滕俊傑說:這將帶來綜合效應;對最新科技的敏感及掌握;團隊共識的凝聚加壓;日新月異的競爭中始終佔得先機。因為他知道,日本已宣佈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將使用8K方式進行拍攝、轉播,新的視覺震撼已悄悄來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廣影視集團必須要有緊迫感和優質的超前舉動。而這還不足以代表他創新勁頭的全部,在本次創作中,滕俊傑帶領團隊又首次用VR技術拍攝了10分鐘的段落,為觀眾創造 720°浸入式觀影效果體驗,讓卓越的京劇藝術通過科技手段得到高品質的傳播。對這些新技術的使用,滕導說:“我深知真正好的電影,不完全靠技術取勝,但是好的技術一定能為講好故事服務,能讓電影帶來更加自然逼真的場面,展現更多的聲音細節,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 。除了對科技的敏感和潛心學習、系統掌握之外,滕俊傑最注重的當然還是內容的本身,電影開拍前,他對全體合唱團員提出了電影與午臺表演的異同,對六位主演一一講述了鏡頭邏輯與表達要求,最後,他對這幾位主要演員一氣呵成說了四句話:

"所有的偉大,來自於激情;所有的動人,來自於聲音和眼神;所有的精彩,來自於精彩細節的疊加;所有的成功,來自於燃燒的靈魂"。此番話,充滿著鼓動性、專業性和針對性,在劇組不脛而走,傳為佳話,拍攝圓滿殺青。當初在《大眾電影》當攝影記者時擁有的電影夢想,如今漸漸如願以償,變成了美好的進行時。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給主演們提出電影拍攝要求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給攝影師講述拍攝內容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與VR攝影機在一起

六、最真切答案

滕俊傑的創新,貴在多少年如一日、持續不斷、毫不停歇。一路攀登,成果累累,聲名遠播。他導演並主創了數百臺大型文藝晚會,曾三次榮獲“五個一”工程獎,18次榮獲中國電視文藝最高獎“星光獎”一等獎,2次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最佳導演獎”。但在這輝煌業績和諸多殊榮背後,其實有著巨大的犧牲和付出。

上海世博會後,筆者遇到滕俊傑,想和他約打一場乒乓球,他面有難色地說:“醫生告訴我,不能再打球了!”我聞之震驚,打乒乓是他的最愛,他從小在少體校成長,打得一手好球,他至今還擔任著上海市乒乓球協會的副主席,要放棄自己的最愛實在令人可惜。原來,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前一個月,身為總導演的他在通宵達旦的排練過程中,不慎在剛刷了層塗料的地板上滑倒,導致嚴重腎傷,面對“飛來橫禍”,滕俊傑忍痛堅持排練,當夜,他被緊急送往醫院,醫生當即開出了“立即住院,否則後果難以控制”的病重通知,他仍不顧個人安危,咬牙返回排練現場斜躺在椅子上堅持審查節目,詳細布置工作直至凌晨。第二天送進醫院後,醫生告訴他至少要住院1個月,最好靜養3個月。由於他病重一時無法出院,為了保證進度,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的有關領導同志甚至集體在他的病房裡開會商量。導演組也每天把排練錄像送至病房中,讓他面對監視器提出一條條修改意見,履行總導演職責。那一陣,他的病房就成了世博會的會議室,導演組的工作房。他忍痛躺在病床上用熒屏進行全方位指揮。滕俊傑身在病房心在現場,為了工作,焦急萬分的他在短暫住院9天后,就不顧醫生告誡匆匆離院,身上纏著厚厚的腰託,忍著疼痛趕回了緊張的世博會排練現場。此刻,他雖帶傷上陣,心中卻有一種踏實感。別人勸他回醫院,他卻說:“來小恙,迎大吉,世博會開幕式一定要成功。”在那些天裡,腰傷嚴重的他睡得很少,血壓漸漸升高,眼睛佈滿血絲。由於壓力太大,他常常在夢中驚醒。因為,全世界的眼睛,都在關注著上海。為了交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重任在肩的滕俊傑一天當兩天用,全力以赴。他說:“祖國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一定要還祖國一個奇蹟!”

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滕俊傑率隊在中國館成功舉辦了連續12場的“中國日”“上海周”盛況演出。飛回上海當晚,就直接拉著行李箱趕到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排練現場。由於連日勞累,血壓升高,第二天他病倒了,身體再次向他敲響警鐘。對此,滕俊傑說,他在擔任《中華一家·全球華人過春節》總導演時,曾有過連續60多個小時沒睡覺,靠20多杯咖啡和無數麵點提神充飢的極限經歷,但作為總導演,他說重任在肩,即便讓你睡覺也根本無法入眠。高血壓就是這麼拼、這麼熬出來的。

成績卓著,並不是命運給了滕俊傑以特殊眷顧,而是他珍惜每次機會,全力拼搏、堅持不懈、奮鬥不息的成果。

在黃河直流飛瀉、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筆者曾親眼見到過滕俊傑導演的一種拼勁。那是在1996年拍攝大型節目《勝利的基石》,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為了演奏出鋼琴協奏曲《黃河》的恢弘氣勢,滕俊傑先沿著壺口瀑布兩旁不停地尋找最佳機位。一會,他指揮著數十個民工在“嘿呦!嘿呦!”的號子聲中,把一架沉重的黑色大三角鋼琴抬下黃河陡峭的河谷,一直抬至靠近瀑布的一塊險礁石上。這兒瀑布飛瀉,水珠四濺,水霧迷濛,濤聲震耳……

這塊礁石真險,猶如要被巨大瀑布吞沒一般,瀑布濺出的水花雨點般地灑在身上,令人心驚膽寒。濺溼的礁石泛著光亮,很滑;滕俊傑扛著攝像機就在礁石上奔東跑西,忙著拍攝,很險。當地民工說,曾有頭大牛不幸掉入瀑布中,人們在其下游500米處張開大網,但最後連骨頭都沒有搜到。對此,攝影師出身的他全然不顧,他是個唯美主義者,雖然很危險,仍儘量靠近,以確保完美。

伴著黃河滾滾怒濤,鋼琴家孫韶教授用十指奏響了這首氣壯山河的不朽名曲。為了這首名曲,滕俊傑在陣陣濤聲中,從陝西一側跑到山西一側,不停變化角度,反覆拍了5遍,直到滿意為止。此刻,老天有情,陽光明媚,滔滔黃河上升騰起一道絢麗無比的彩虹。當滕俊傑放下攝像機時,衣服早被瀑布淋溼……此刻,他笑容燦爛:“這樣才對得起這部經典音樂作品的意境,對得起光未然和冼星海先生!”

2009年9月,為紀念《黃河大合唱》誕生70週年,滕俊傑又策劃導演了東方衛視7小時直播大型歌會,由於中華民族對母親河具有一種深切的情感,這一創意不僅引起黃河流域各地熱烈反響,連海內外歌隊都紛紛響應,影響一下超越了上海,超越了國界……上海聯手黃河流域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九大省區進行跨地域直播和演唱,這一大手筆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不僅創下了中國演唱史上數萬人跨越十地同時演唱、全球直播的紀錄,也變成了一個重大的文化事件。激昂的歌聲,使人們沉浸在愛國主義的激情之中。對於這一盛舉,總導演滕俊傑說:“策劃時我們堅持三大創新標準。一要成為有益的熱點話題;二要在業內首創、獨創;三儘可能在短期內難以複製。”

滾滾黃河、巍巍長城,讓滕俊傑心中升騰起一種深深的文化情懷。鋼琴被抬到黃河,也被搬上長城。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鋼琴協奏曲《黃河》(在壺口瀑布拍攝現場)

1995年8月,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滕俊傑執導了《永恆的長城》演唱會。他不僅讓鋼琴家劉詩昆把《黃河》的旋律留在了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還費盡心血從檔案館裡找出了58年前《長城謠》的首唱者正是周小燕教授。但此時,周教授丈夫、著名導演張駿祥重病在家,需要她的照顧。但為了節目的特殊意義,滕俊傑徵得張駿祥先生的同意,精心安排好周教授,讓她6位學生先從各地趕來排練,讓她當天一早飛來,一曲唱完,再連夜飛回上海。在巍巍八達嶺長城上,時隔58年,周小燕教授親自帶領學生,共同演唱了這首充滿苦難與輝煌的經典歌曲。“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當《長城謠》再度唱響時,這一幕讓人熱淚盈眶,久久難忘。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週小燕教授演唱《長城謠》

2015年,勞倫斯世界體育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滕俊傑作為總導演思考良久,決意加入中國元素,提出要有中國節目和主持人,但勞倫斯世界體育獎首席執行官聞言後卻一口拒絕,理由為:這是國際頂級品牌,把包括主辦國主持人等元素參與其中,是這一頒獎活動自2000年開創至今沒有過的先例。但滕俊傑認為:沒有並不意味著永遠不可以。他有理有節、但不依不繞,決不放棄。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拒絕。為了說服對方,他甚至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會議上與對方拉鋸了兩天,這裡的海濱非常漂亮,但他卻毫無心思,只為堅持努力說服對方……也許勝在創意理念、也許勝在文化自信、也許舉例到位,滕俊傑最後如願以償,使廖昌永與劉翔演唱《泳動》、雙語主持人陳辰與男主持人、世界著名影星卷福共同主持,以及鄧亞萍與卷福打乒乓等中國元素,全部出現在了全球有90多個國家直播、錄播的勞倫斯頒獎典禮上,堪稱又一範例。

2018年5月7日,《新時代·新上海:見證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上海文化影視盛典走進聯合國》在聯合國維也納中央大廳隆重開幕,滕俊傑在致辭中再次充滿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作為最新創作項目,他率SMG團隊等帶去了上海的十大文化內容,以“組合出擊,重大項目一個不少,創新內容處處呈現,在世界的中心舞臺展出,盡顯新上海文化標識度”為特徵,在有100多個國家大使,4000多名外交官聚集的聯合國維也納總部,產生轟動性影響,持續五天的系列活動,被譽為“聯合國中文日有史以來策劃最縝密,創意最豐富,內容最出彩的一次;也是維也納聯合國總部有史以來最有規模和效應的文化類活動”,同時,還是“各主流媒體、新媒體報道量最大的一次”,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也正式發了公眾號。此次盛典以上海文化的精彩,展現了中國和上海這座城市改革開放的最新成果及無窮魅力。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舉行2018中文日開幕式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啟動儀式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為聯合國2018中文日活動主體項目之一剪綵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陪同中國駐維也納聯合國總部大使史忠俊等參觀“魅力上海”攝影展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聯合國新聞部主任馬丁先生盛讚本次中文日活動

誰持彩練當空舞?正是滕俊傑率領團隊持之以恆的不斷創新,最終造就了這一系列的文化成就和品牌,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影視彩虹!

誰持彩練當空舞——記著名影視導演滕俊傑

滕俊傑與本文作者俞亮鑫在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