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瀏覽器「碰瓷」谷歌 創始人如此回應

红芯浏览器“碰瓷”谷歌 创始人如此回应

本報記者 李正豪 張靖超 北京報道

紅芯瀏覽器一日之間在億萬中國網民間引起了關於“自主創新”的爭議。

8月16日下午4~5點,紅芯瀏覽器的運營主體——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芯時代”)創始人兼CEO陳本峰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首先承認“我們是基於谷歌的Chrome瀏覽器進行開發”,但又強調“我們在瀏覽器內核上確實有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的三塊(內容)自2016年就開始申請專利,只不過到目前還沒有批下來”。

紅芯時代市場部劉姓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大家可能對‘打破美國壟斷’這個字眼不太舒服,但自主創新這個點,確實沒有毛病。”

紅芯時代產品負責人楚鵬則表示:“在‘打破美國壟斷’這句話上,我們表達得不準確,我們其實想說的是在私有DNS(域名系統)上有創新。大家理解的‘打破美國壟斷’,是指今後不需要使用美國的(瀏覽器)內核。其實不是這個概念,而是在DNS上我們不需要依賴美國了,我們可以通過私有DNS做一個自己的東西,企業數據不再需要放在美國的服務器上。這一塊我們正在申請專利。”

红芯浏览器“碰瓷”谷歌 创始人如此回应

承認“套殼”

紅芯瀏覽器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出宣傳不當的鬧劇。

8月15日,紅芯時代宣佈完成2.5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的投資方除了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戶之外,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也跟進投資。

在當日對外公開發布的宣傳材料中,紅芯時代方面宣稱: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瀏覽器內核(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皆為國外所有。通過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技術,紅芯時代推出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

但8月16日一早,“小聲比比”等自媒體對紅芯瀏覽器進行了解壓分析,發現紅芯瀏覽器在解壓之後會得到一個Chrome文件,其版本號是49.1.2623.213,該版本也就是Chrome最後一個支持XP系統的版本。相關自媒體文章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成“10萬+”,紅芯瀏覽器由此被質疑“套殼Chrome”,陳本峰也被億萬網民頒發了“史上最膽大包天獎”。

8月16日下午,陳本峰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首先承認:“毫不避諱地說,我們是基於谷歌進行開發的。”但話鋒一轉,陳本峰又說:“但谷歌是基於蘋果的開源來做的。搞科研的都知道,技術研發都是基於前人的基礎發展而來的,谷歌和蘋果也都是基於前人的開源來做的。”

這種辯解當然是成立的。包括今天大部分人所用的百度、360、遨遊、UC、搜狗等瀏覽器,也都是基於IE瀏覽器、Chrome瀏覽器等海外瀏覽器的內核發展而來。只不過,這些國內瀏覽器都沒有像紅芯瀏覽器一樣,敢於聲稱自己是自主研發的,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

那麼紅芯瀏覽器究竟有沒有創新之處?陳本峰表示,紅芯瀏覽器是“企業瀏覽器”。“消費級瀏覽器是用於打開消費級的網站,比如新浪、淘寶之類的。企業瀏覽器是專門用於打開OA(辦公自動化)、ERP(企業資源計劃)之類的。”

陳本峰所聲稱的“自主創新三塊(內容)”:第一個是隱盾,“很多消費級瀏覽器也可以打開辦公系統,但我們有不同之處,比如我們有一個功能叫作隱盾,可以只針對特定設備打開,這會保證安全”;第二個是雲適配,可以幫助企業將網頁重建到手機端;第三個是DNS,做隱私加密的,保護數據安全。”

而楚鵬則表示,紅芯瀏覽器最大的創新是可以實現私有化DNS。“我們都知道,全世界有13臺根服務器,其中9臺是在美國。在中國,我們缺少根服務器權限,所以受制於美國。當一些事件爆發後,對方能把一些服務器關閉,就可以斷網。而紅芯瀏覽器可以實現私有化DNS,可以通過私有化DNS做一個自己的東西,讓中國企業的數據可以不放在美國的服務器上,‘打破美國壟斷’就是這個意思。”

宣傳過頭

公開資料顯示,陳本峰1980年生人。1998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2000年加入科大訊飛初創團隊,師從科大訊飛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王仁華教授。2003年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2006年入職微軟美國總部,加入IE瀏覽器核心研發團隊,在微軟工作期間開發了IE 404頁面,成功發佈了IE8、IE9、IE10。2012年回國創辦雲適配並擔任CEO,獲得“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等榮譽。

記者在啟信寶平臺上看到,紅芯時代由陳本峰創辦於2012年9月10日,此後在2013年至2018年8月期間,經歷了多次股權及註冊資本的變更。其中,在2018年1月18日C輪融資中,紅芯時代引入MORNINGSIDE TMT HOLDING III LIMITED、ULTRA MEGA LIMITED兩家海外投資方,當時分別佔股14.96%、3.44%,企業類型由“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成了“中外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在2018年8月最新一輪2.5億元融資之後,前三大股東為陳本峰、MORNINGSIDE TMT HOLDING III LIMITED、高婧,分別佔股40.95%、14.96、10.25%,其他的股東還有達晨創投、安徽訊飛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緋芯科技合夥企業、ULTRA MEGA LIMITED、杭州景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天星開元投資中心等。

在紅芯瀏覽器被廣泛質疑以後,紅芯時代的投資方面對媒體採訪時則極力與其“劃清界限”。其中,科大訊飛8月16日公開否認自身及其旗下公司參與了紅芯時代的投資。但陳本峰告訴記者:“科大訊飛的產業投資基金投了我們,這個完全可以核實。”

而科大訊飛方面則向本報記者表示,外界傳聞投資了紅芯時代的訊飛產投(科大訊飛產業投資公司)與上市公司沒有關係。

記者致電達晨創投方面,但相關人士聲稱該公司與紅芯時代沒有關係。IDG是紅芯時代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方之一,IDG相關人士讓記者發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紅芯時代的誇大宣傳,很可能不只表現在最新一輪融資及瀏覽器產品的宣傳上,在該公司的紅芯APP(紅芯瀏覽器移動端形態)上可以看到石墨文檔、墨刀等應用。

但墨刀市場運營管理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紅芯APP與墨刀沒有任何關係,對方沒有經過同意將墨刀產品放了上去。楚鵬在8月16日下午承認:“這些廠商與我們沒有太多的合作,我們在發佈時可能有所疏忽,後續會做一些更改。”

另外,在紅芯時代官方網站上,在行業案例展示中,億利資源、金風科技等企業被宣傳為紅芯時代的企業客戶,但記者向億利資源、金風科技相關負責人求證時,得到的回覆是,與紅芯時代“沒有合作關係”。對此,陳本峰辯解道:“億利資源確實在用我們的產品,他們已經用了很久,可能他們不是所有人都會裝這個產品,但我們和他們的合作是千真萬確的。”

一位瞭解內情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天引起爭議的紅芯瀏覽器,前身是雲適配公司搞出來的enterporer企業瀏覽器,今天官網上所有紅芯開頭的產品,前身也都是之前的enterporer,比如“紅芯Studio”就是之前的“enrerplorer Studio”,只不過後來改了個又“紅”又“中”的名字而已。

雲適配是紅芯時代此前的品牌名稱。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雲適配在北京舉行品牌升級溝通會,正式更名為紅芯雲適配。

對於更名,陳本峰則回應:“我們從2016年8月12日,就向工商局提申請改了。直到今年2月才宣傳這個事情。改是因為,原來叫“雲適配”,但我們的服務不侷限於適配了。你可以看我們公眾號上的文字,宣傳改名是在今年2月。我們內部很早就把代號定為redcore,就是紅芯。”

另有業內人士評論說,今天我們PC端、手機端的很多國產瀏覽器,也都是基於別人的內核開發出來的,所以紅芯瀏覽器作為一個跨平臺的瀏覽器也是沒有問題的,也都是有技術含量的,至少在原有核心的基礎上做了充分的改造。“加殼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問題在於其他廠商沒有任何一家說自己是自主核心啊。”

本報記者秦梟、陳佳嵐對本文亦有貢獻。

红芯浏览器“碰瓷”谷歌 创始人如此回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