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臨夏這4個地方被納入蘭西城市羣規劃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臨夏在線

在線生活 在線新聞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日前,《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獲得國務院批覆。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白銀區、平川區、靖遠縣、景泰縣,定西市安定區、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東鄉族自治縣、永靖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列入其中。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蘭西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哪些地方?

具體如何發展?

往下看

↓↓↓

蘭州—西寧城市群(以下簡稱“蘭西城市群”)是我國西部重要的跨省區城市群,人口和城鎮相對比較密集,水土資源條件相對較好,自古以來就是國家安全的戰略要地,在維護我國國土安全和生態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制訂本規劃,作為培育發展蘭西城市群的指導性文件。

蘭西城市群規劃範圍

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白銀區、平川區、靖遠縣、景泰縣,定西市安定區、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東鄉族自治縣、永靖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貴德縣、貴南縣,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尖扎縣;

總面積 9.75 萬平方公里,2016 年地區生產總值 4874 億元,常住人口 1193 萬人。規劃期限至 2035年。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戰略定位

著眼國家安全,立足西北內陸,面向中亞西亞,培育發展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和鮮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

圍繞上述總體定位,加快在以下發展定位上實現突破: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支撐。圍繞支撐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建設和北方防沙帶建設,引導人口向城市群適度集聚,建立穩固的生態建設服務基地,形成城市群集約高效開發、大區域整體有效保護的大格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維護黃河上游生態安全。

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重要平臺。支持和推動蘭西城市群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合理佈局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聚能力較強的城鎮,增強綜合承載力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積極推動人口經濟格局優化,著力推動國土均衡開發,進一步發揮維護國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要作用。

促進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支點。

依託溝通沿海內地、聯通西部邊疆和歐亞大陸的地緣優勢,提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和水平,重點面向中西亞和東南亞廣闊市場,強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經貿文化交流,打造高層次開放平臺,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支撐西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發揮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較強和資源稟賦優勢,加快技術進步和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市場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強化與關中平原、天山北坡、寧夏沿黃等城市群協調互動,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脫貧攻堅,為西北地區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強的支撐作用。

溝通西北西南、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發揮區位優勢,推進陸橋通道的功能性調整和結構性補缺,加快建設溝通川渝滇黔桂的綜合性通道,積極推進鐵路國際班列物流平臺建設,強化蘭州、西寧的綜合樞紐功能,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提升內通外聯能力。

發展目標

到 2035 年,蘭西城市群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各領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形成,生態空間不斷擴大,黃河、湟水河、渭河等流域綜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綠色宜居城鎮和森林城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 85%以上,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城市群內外生態建設聯動格局基本形成,對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和北方防沙帶建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人口集聚能力和經濟發展活力明顯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短板和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創新活力、創新實力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特色產業體系有效構建,人口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人口總量和經濟密度穩步提升。

強中心、多節點的城鎮格局基本形成。蘭州作為西北地區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綜合服務中心和交通樞紐功能得到加強。西寧輻射服務西藏新疆、連接川滇的戰略支點功能更加突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中小城市數量明顯增加,城鎮密度逐步提升,對周邊地區的支撐和服務功能不斷加強。

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城市群開放平臺作用進一步發揮,與周邊區域的協同合作能力持續增強,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型經濟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中西亞、東南亞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

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建立健全。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區域市場一體化步伐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機制不斷完善,城市群成本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不斷創新,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構建“一帶雙圈多節點”格局

以點帶線、由線到面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加快蘭州—白銀、西寧—海東都市圈建設,重點打造蘭西城鎮發展帶,帶動周邊節點城鎮,構建“一帶雙圈多節點”空間格局。

“一帶”,指蘭西城鎮發展帶。依託綜合性交通通道,以蘭州、西寧、海東、定西等為重點,統籌城鎮建設、資源開發和交通線網布局,加強沿線城市產業分工協作,向東加強與關中平原和東中部地區的聯繫,向西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打造城市群發展和開放合作的主骨架。

“雙圈”,指蘭州—白銀都市圈和西寧—海東都市圈。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蘭州—白銀都市圈。以蘭州、白銀為主體,輻射周邊城鎮。提升蘭州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提高蘭州新區建設發展水平,加快建設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推進白銀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穩步提高城際互聯水平,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加快都市圈同城化、一體化進程。

西寧—海東都市圈。以西寧、海東為主體,輻射周邊城鎮。加快壯大西寧綜合實力,完善海東、多巴城市功能,強化縣域經濟發展,共同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等產業,積極提高城際互聯水平,穩步增加城市數量,加快形成聯繫緊密、分工有序的都市圈。

“多節點”,指定西、臨夏、海北、海南、黃南等市區(州府)和實力較強的縣城。推進沿黃快速通道建設,打通節點城市與中心城市、節點城市之間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依託地方特色資源,大力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商貿物流、特色文化旅遊等產業,因地制宜在黃河沿岸發展庫區經濟。強化海南對青藏高原腹地的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定西、

臨夏、海北、黃南對周邊地區脫貧攻堅帶動,進一步發揮節點城鎮對國土開發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支持有條件的縣有序改市,儘快按城市標準規劃建設管理,積極培育新興城市。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治

全面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維護黃河上游地區生態安全。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暢通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充分發揮隴海—蘭新通道作用,加快青藏鐵路擴能改造,規劃建設蘭州(中川機場)—張掖鐵路,打造溝通我國東西部、連通我國和中亞地區的東西向大通道。充分利用蘭渝鐵路通道,推進

西寧(蘭州)—成都鐵路、蘭州—中衛高速鐵路建設,規劃研究西寧—玉樹—昌都、格爾木—成都鐵路,打造溝通西南西北、連通南亞和東南亞的南北向大通道。優化中川、曹家堡機場航線結構,積極開拓面向中西亞的國際航線,強化航空樞紐功能,帶動周邊支線機場發展,打造連通國內外重要城市的“空中絲綢之路”。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完善城市群內綜合運輸網絡。

加強主要城市和重點城鎮的交通聯接,打通節點城市間公路聯繫,改善公路通行條件,完善安全設施,構建形成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幹線公路為基礎、縣鄉和農村公路為補充的外通內暢、快速高效、便捷安全的公路網絡。以蘭州、西寧為核心,形成城市群客運鐵路骨架。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市域(郊)鐵路為重點,建設蘭州、西寧都市圈城際綜合快速路網。

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蘭州、西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核心,加快蘭州國際港務區、西寧曹家堡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鐵路、公路、民航、管道等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強化與綜合保稅區、開發區、物流園區等重點區域有效對接,加強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有效銜接,優化樞紐內部交通組織,積極推進客運樞紐“零距離換乘”、貨物換裝“無縫化銜接”。推進臨夏、定西、青海湖等支線機場以及一批通用機場建設。

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優化運輸組織,創新服務方式,推進城際客運服務公交化運營,鼓勵同城化服務。推進不同運輸方式間的客票一體聯程和不同城市間的一卡互通、公共交通一卡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構建公共信息平臺,加強運輸服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好消息!」临夏这4个地方被纳入兰西城市群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