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初中時,偶然在我一直喜歡的雜誌下面發現了一句話:“眾人都在低頭尋找地上的六便士,我獨自一人仰望天上的月亮”,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猛然想到了“眾人獨醉我皆醒”這句詩。

《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瞬間就擊中了我的心,雖然還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同身受的認識,卻覺得很清新,有很不一樣的感覺,知道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月亮與六便士》,但一直沒有機會讀,終於在去年的暑假買了毛姆的三件套,讓我重新對那個仰望月亮的人有了新的認識。

《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

人之一生,要面臨的選擇何其多。我們的前半生是和父母緊密相連的,我們的後半生是和自己的子女丈夫緊密相聯的,但細細思考,我們的一生終究是要自己一個人走過的,一個人出生,一個人走向死亡,既然生命註定是一個人的旅程,那麼為什麼不為自己活一回呢,為什麼不能夠拋開所有的束縛,掙脫道德的枷鎖,完全遵從於自己的意願為自己選擇一回呢?活在塵世中,被牽連在或一出生就被拋在了複雜的關係網中,沒有誰能夠一絲不掛地從中抽離出來。

《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毛姆

人終究是活在社會中的,是龐大而複雜的關係網中的一個結點,不知道與多少人發生著對象性關係,我們在別人眼中大多數時候不是自己眼中的自己,作為社會成員的我們,所呈現的形象是別人眼中的我們,甚至可以說別人怎樣評價斷定我們的樣子,我們就是什麼樣子,我們已經不是我們自己了,而是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是自己成為自己,而是社會創造我們。

《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我們會很難以接受別人眼中的我們,但只要不關注就可以了,然而這還是很難做到,但是斯特里克蘭德做到了。生活永遠是現實的,是殘酷的,但又是公平的,就像上帝手中有一杆秤,我們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就必須在秤的另一端掛上相等重量的砝碼,這個砝碼也是代價,有多大的能耐去經歷磨難,就有多大的福氣去享受自由。

《月亮與六便士》——我要月亮也要六便士

對我而言或者對這塵世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心中的白月光總是存在著,人有七情六慾,有生存需求,也有自我實現需求,這兩種在社會的漩渦中看似是兩種相反方向的激流,但實際上卻是不矛盾的,相反,而是互相制衡可以達到平衡的。人生百態,千差萬別,但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追求月亮或者六便士並不影響我們追求兩者中的其他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