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國內千萬級學生信息洩露

7月30日12時,有人通過暗網出售浙江省1000萬學籍數據;數據包穀 學生ID、學生姓名、身份證、學籍號、學籍輔號、戶籍位置、監護人、監護人、監護人手機、居住地址、出生地、照片鏈接、班級ID、班級名稱、學校序號、學校名稱。

警惕:國內千萬級學生信息洩露

據悉,除了文字信息,售賣的學籍數據裡還提供有照片鏈接,數據在100G左右。

警惕:國內千萬級學生信息洩露

從測試數據截圖來看,學籍信息裡出生年齡分佈在95年~06年(23歲到12歲之間),還包含了家人聯繫方式及照片,他們認為數據的真實性較高。

據其分析,雖然賣家說是今年最新的數據,但不排除存在有老數據的可能。而且,被洩露的學籍數據裡只含有中小學生,不包含大學生,推測浙江省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類系統可能被“拖庫”。如果屬於漏洞導致的洩露問題,那麼其他省份類似系統也可能會存在相同的問題。但目前從暗網上只售賣浙江省的數據來看,推測該事件也可能是內部人員洩露或內部人員賬號洩露導致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互聯網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大數據時代,身份信息洩露的話,你的財產、社保等信息都有洩露的可能,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違法犯罪行為。根據公開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億用戶隱私信息被洩露。包括基本信息、設備信息、賬戶信息、隱私信息、社會關係信息和網絡行為信息等。

國家針對公民個人信息洩露這快也做了跟多法律規範。2017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施行。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將入罪。

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九將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修改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PS:按照刑法來看這哥們是準備牢底坐穿吧,1000w的數據啊;最近浙江學生父母接收電話注意注意注意(重要的事說三遍)謹防詐騙。

警惕:國內千萬級學生信息洩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