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因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挫折,如升学失败、就业无着、恋爱危机而不敢面对和承受,要么出家,伴着暮鼓晨钟、清灯佛影来度此一生;要么自杀,走上轻生之路。他们自以为看开了一切,人生不值得得眷恋,还是一了百了为好。其实这不是看开,而是看破了,事实上还是没有看开。自杀者往往执著于ー个意念一一想不开、看不开,视人间一切都成为灰色,无人值得留恋,也无一人留恋自己。他们认为人活着与死掉其实并无差别,又何必承受痛苦呢?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许多自杀者以为自己是严肃的,但是真正严肃地面对生命的人又怎能走上结束生命的道路?这还是没想开、没看开。想不开、看不开的意念,就像眼前有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所有的阳光。这样的黑暗是自己造成的。人应该知道的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人应该决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果到了必须决定如何而死时,则不能不作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考虑。所以不要萌发出家或轻生的念头。因为这意味着投降,是彻底的失败,完全没有翻本的机会。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移开眼睛前面的屏障,看阳光普照大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药剂,能够治愈任何创伤。轻生是看破红尘的表现,贪生怕死同样是看不开的表现。有许多人太眷恋人生,认为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尽,一死了之,太可惜了。这样的人仍然是没有看开。真正看开的人,生死祸福等闲视之。有道是万物皆有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生是遵循着自然界运动法则而产生的,而一个人的死亡也是生命历程的自然终极,它是世界万物转化的结果。生好像是浮游在天地之间一样,死则像休息于宇宙怀抱之中,这一切实际上是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也也罢,死也罢,都是非常正常的。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生死并没有什什么可怕的。庄子生命垂危时,他的弟子们商量准备如何为他进行厚葬。庄子知道了以后,幽默地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死了以后,就把蓝天当做自己的棺椁,把光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当作自己的殉葬品,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些还不够吗?何必还要搞什么厚葬呢?”他的弟子们哭笑不得,解释说:“老师呀,即使是那样的话,我们还是担心乌鸦把您给吃了呀!”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如果能这般把生看得开,把死悟得透,也就不会为生命的即将终竭而哭泣,相反还会活出生命的本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诚然是宝贵的,然而它又是短暂的,死而不能复生,因此活着就应当顺应自然,面对现实,笑对生活。笑对生活是乐生重生,遵循生命的规律,追求高目标,却却又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愉快真正看开的人都不太执著于权势的追逐、金钱的获得、名利的获取,而是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之性。是那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恬适、超然的心态。人虽在客观世界面前不能随心所欲,但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古人常说顺境十之,逆境则十之八九。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

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提倡看开而不看破,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成败和得失,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和利,而是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规划未来,以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拥有个更开的视野。与看开不同,看破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对自己丧失信心,对人生无求无望,清欲寡欢,看破红尘,通人空门。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是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的。因此,惟有看开人生中的坎坷与顺逆,方能窥见人生中的哲理与玄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