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進入膠著階段 托市收購退居二線

近段時間,隨著新小麥市場購銷的日趨理性,主產區小麥價格也由前期的瘋漲而回歸穩定。由於今夏政策性收購力度減弱,小麥收購進度將往年同期大幅偏慢。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7月6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20元/噸,周比上漲6元/噸。

由於價格較前期趨穩,貿易商已經開始出售囤積小麥,但由於市場質好小麥有限影響,大部分農戶和貿易商對後市預期價格期望較高,惜售現象嚴重。

新麥價格整體趨穩,局部略顯小幅回調

進入7月份,主產區新小麥市場基本延續6月下旬以來的行情。由於擔心後市市場風險,一些貿易商繼續追漲的情緒已經不高,小麥出貨較前期有所增加,市場購銷整體趨於理性。各地新小麥價格大多止漲趨穩,局部高價區小麥價格延續小幅回調。

7月6日,河北石家莊地區新季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50元/噸;河南新鄉地區新季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40元/噸,鄭州地區為243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新季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00元/噸;均與上週同期持平。河北衡水地區新季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60元/噸,山東德州地區為2460元/噸,均較上週同期下跌20元/噸。

受普通小麥價格逐步趨穩的影響,近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漲勢也在放緩。當前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20元/噸,濰坊地區為263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4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20元/噸。目前主產區優普新麥差價在120—210元/噸,同比處於高位。

據市場人士分析,近來主產區小麥價格走向趨穩,部分高價區還出現了小幅回調。其原因,一方面是當前新季小麥價格已基本達到部分貿易商預期,銷售積極性較前期提高,市場上量增加;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收購,部分產區輪換小麥收購已經結束,沒有完成補庫任務的糧庫面對不斷走高的新麥價格收購已有所放緩。

政策收購力度減弱,收購進度同比偏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夏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2459.4萬噸,同比減少1219.9萬噸,同比下降33%。其中:河北收購193.6萬噸,同比減少13.7萬噸;江蘇收685.2萬噸,同比減少294.3萬噸;安徽收購277.4萬噸,同比減少383.6萬噸;山東收購412.5萬噸,同比減少66.4萬噸;河南收購527.9萬噸,同比減少415.3萬噸;湖北收購100.3萬噸,同比減少87.3萬噸。

新麥進入膠著階段 託市收購退居二線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慢了三分之一。新麥價格上漲速度同比偏快,而收購量為何大幅下降,原因何在?一是部分地區小麥質量不高,再加之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標準提高,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小麥被拒之託市收購之外。二是由於符合質量的小麥價格已處高位,部分地區甚至已經超出託市價格,因此政策性收購有的已經叫停,沒叫停的實際上也基本處於暫停狀態。三是市場惜售心理仍然較重,特別是前期高價囤積小麥的貿易商感覺在當前價格下出貨心有不甘。另據市場反映,河北、山東部分地區農戶由於看漲後市,目前一半新糧仍存放在家中,今年的售糧習慣與往年積極賣地頭糧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今年主產區六省雖然已有三省啟動了託市收購,但其收購量在整體收購量中佔比低微,政策性收購力度大大減弱。如安徽省是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預案啟動最早的省份,當前託市小麥收購數量尚不及收購總量的十分之一。江蘇收購略顯好些,但託市收購量在整體收購量中的比重也較往年大大降低。

筆者認為,今年主產區已有三省先後啟動了託市收購,但往年收購的火熱場景並沒有出現。由於今年夏收政策性小麥收購力度弱化,加之農戶集中售糧方式改變,市場的收購高峰很難出現,小麥收購期間將會較往年拉長,常態化售糧與收購將成為市場的新態勢。

市場購銷趨於理性,行情預期仍存分歧

近段時間,主產區大部分地區小麥價格趨於穩定。後市小麥價格是漲還是跌、是“停”還是“歇”,當前的市場仍存在分歧。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新季小麥上市後,麥價持續上漲的態勢讓很多制粉企業始料未及,小麥整體庫存量不及往年同期。進入8月份以後,隨著氣溫逐漸轉涼,制粉企業的麵粉銷售將會好轉,小麥庫存消耗加快。為了保證加工量,制粉企業將會再度加大新季小麥採購,小麥價格在經過階段性調整之後仍會呈現上漲的態勢。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6月份以來新小麥價格上漲較快,市場對當前的價位已基本認可,農戶和貿易商惜售的心理也在減弱,後期的售糧將會增加。另外,國內小麥麵粉市場“麥強面弱”現象突出,制粉企業利潤微薄,經營艱難。如果後市小麥價格繼續上漲,那麼制粉企業將無力承接新麥市場,小麥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受到抑制。

實事求是地講,由於今年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受損嚴重,質優小麥數量同比相對減少,市場對高質量小麥惜售心理較強,貿易商囤糧待漲行為較上年增加,即當前仍有部分貿易商對手中小麥的“去留”猶豫不決。

就筆者來看,目前的小麥價格已基本處於較高的位置,後市空間已相對有限。由於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供需相對寬鬆,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雖然受產情的影響市場區域性供需會有所差異,但整體缺糧的現象很難發生。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小麥價格均不具備持續上漲的條件,預計後市小麥價格的主流態勢將會以穩為主,大幅波動的幾率不會大。

因此再度提醒存儲小麥的貿易商,囤糧可能會增加市場機會,但所要承擔的市場風險也是很大的。一旦後市因小麥價格波動而帶來風險,後悔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