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動」精神文明創建單位風采之永電社區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創新“六民”工作法 緊握社區文明創建主旋律

永康街道永電社區共10個居民組、2438戶、6087人。多年來,社區始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宗旨,探索“六民”工作法,延伸社區工作觸角,增強社區文明創建細胞活力。先後獲得“四個100”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2013—2015年度省級精神文明單位、省級擁軍服務先進社區、省級充分就業社區、省級家庭教育示範基地、被白城市民委確定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基地等多項榮譽。

一、搭建政策互通平臺,靈活運用“便民”

(一)全力搭建“互聯網+新媒體”平臺,開啟“互聯網+社區服務”工作新模式。2017年初,社區建立了7712345服務平臺子平臺。根據轄區居民的實際需求,設置了便民服務、百姓說事、熱線服務等9個板塊。主要承接生活類服務、就業類服務等六大服務。社區委員利用微信、QQ、短信等媒體,建立社區居民網格聯絡群,通過這些掌上平臺向各居民傳遞惠民政策、天氣預報、防火防盜、好人事蹟、最美家庭等內容。大家通過網絡平臺互相學習、交流,互通有無,互幫互助,實現了聯繫建在網上,居民聯在線上。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二)努力完善“互聯網+微信網格群”平臺。2017年,街道創建4級微信群,由街道、社區、網格組長、居民所組成。通過微信群發送“永康好人”、“最美家庭”等相關評選活動。居民可在微信網格群上進行投票評選,並舉辦發佈會。目前已舉辦三季“永康好人發佈會”,並在轄區內掀起人人爭做好人的氛圍。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二、搭建網格管理平臺,全面覆蓋“安民”

我們把轄區劃分為10個網格,併為10名網格員配備移動終端,及時反饋居民訴求。網格員通過自己的移動終端將網格內存在的問題、發生的事件上傳至社區,社區能解決的自行解決;社區不能解決的,上傳至7712345服務平臺,由工作人員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解決問題。實現街道—社區—居民組三級閉合,滿足居民群眾對服務快捷化、全面化、精準化的需求。

實施網格區域管理,也是大力弘揚“社區是單位,我是單位人”理念,積極構建“居民的事就是社區的事,居民要把社區當家”工作格局。今年以來,收到網格員反饋問題12件,均已全部解決。

三、搭建愛心傳遞平臺,誠心實意“愛民”

(一)積極開展愛心活動,加強幫扶力度。積極組織轄區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人大代表、各支部黨員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圓夢微心願”、“人大代表助力脫貧攻堅獻愛心捐贈”、“社區黨員一對一幫扶貧困家庭”、“我為脫貧攻堅做貢獻”等活動,圓夢微心願72個,救助貧困家庭86戶,對轄區內貧困人口捐贈資金達20000餘元,現已實現轄區內特殊貧困人口救助全覆蓋。已為轄區內12戶16人申請免費醫療救助、7戶7人申請助學資金。通過陽光成長驛站和吉青家園等項目建設,整合各類資源,救助弱勢、貧困學生18人。開辦“四點鐘課堂”,解決學生放學後真空時段管理問題,實現學校、社區、家庭無縫對接。與青年志願者協會攜手幫扶轄區內4戶貧困兒童,開展“週週幫”活動,協會志願者為貧困家庭送去生活用品。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二)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永電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多數為危舊住房,基礎設施落後、居住環境差。為改善轄區居民住房條件差的這一民生問題,社區通過街道領導取得政府支持,決定首期對電廠附近123戶居民進行棚改。前期入戶調查居民棚改意願階段已經完成,待市政府徵收政策出臺後即可進行徵收。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四、搭建大講堂平臺,技能培訓“惠民”

(一)就業技能培訓,增強居民就業能力。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就業技能,永電社區以“永康大講堂”為載體,聯合市就業局舉辦就業、創業培訓班,開展“就業培訓”“在線教育”等多行業、多品類、多種教學方式的專業培訓12場次,先後培訓轄區無業、失業和待業居民660人次。目前已有23人自主創業、112人實現了再就業。

(二)開展知識培訓,提升居民人文素養。在“新時代傳習所”,有社區宣講員向轄區居民宣講“十九大”精神。依託“永康大講堂”,舉辦各類培訓。邀請宣傳部、紀委、黨校、司法局、醫院等相關工作人員來此授課,為轄區居民講解有關十九大精神、繼承法、健康知識等講座。成立老黨員宣講團。組織老黨員為黨員講黨課、黨史。讓更多人知黨、懂黨、愛黨,目前已舉辦3期宣講課程。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五、搭建功能載體平臺,渠道暢通“利民”

(一)強化基礎建設,夯實文化陣地。現已打造完成集電子圖書室、書畫室、手工刺繡室、檯球室、乒乓球室、攝影室、棋牌室、文藝演播室於一體的多功能黨建活動場館,全天向轄區廣大居民開放。邀請了專業教師為廣大書畫和刺繡愛好者免費授課,給社區廣大愛好者搭建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臺。定期開展文藝匯演,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2017年3月聯合吉林省老年大學和中共洮南市委宣傳部舉辦為期一週的“翰墨溢彩--省市書畫聯展”。同時省老年大學書畫研究會洮南創作基地和市文聯文藝創作基地在永電社區掛牌成立,打造了繼合唱團、德韻京劇社、民族舞樂隊和秧歌隊之後的第五張文化名片。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二)倡導文化親民,密切黨群關係。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017年開始,社區黨總支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的號召,在年滿80週歲的老人中開展“長長久久送祝福”活動。在老人生日當天送去2斤長壽麵和9個雞蛋,寓意長壽長久,好運圓滿,深受百姓好評。 現已為轄區32名老人送出我們誠摯的祝福。2018年開始,新增向轄區現役軍人父母送祝福,讓她們感受到孩子不在家,社區送溫暖。今年3月8日,與轄區65052部隊共同舉辦慶祝“三八婦女節”聯誼會,進一步拉近社區與轄區單位、居民間的溝通距離。6月22日舉辦慶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七週年黨建知識競賽,進一步加強轄區單位、社區工作人員對黨的了、鞏固黨的基礎知識。7月1日,舉辦“慶七一”文藝匯演。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六、搭建志願活動平臺,多元服務“樂民”

打造“志願服務+”模式。為構建和諧社區,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本著志願性與制約性相結合,無償性與公益性相結合,組織性與業餘性相結合的原則,社區開展志願者活動,以“服務社會發展進步,服務社區群眾需要”為宗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努力使社區志願者服務活動成為我社區建設中具有廣泛影響力和社會動員力的特色和亮點。社區現有6支志願服務隊,志願者達386人。服務內容有:免費理髮、代理媽媽、法律諮詢、義診、故事會、就業幫扶等。開展清理轄區小廣告、上門送學、義務宣傳徵兵政策、治安巡邏、滅鼠除害、環保宣傳、知識講座等志願服務50餘次。累計組織志願者參與“日行一善”公益活動153人,堅持每天捐出1元錢;組織廣場募捐6次,募集善款3000餘元,組織社區兩委成員和居民捐贈衣物1600餘件、小家電17件,彙總整理後全部上交到市愛心捐贈總站。轄區居民小金亮,母親智力二級殘疾不能說話,父親在外地打工,志願者在小金亮放學後會到家中,為他輔導作業。通過開展的各項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的志願精神提升了轄區的“溫度”,讓接受到服務的居民感受到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行動後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永電社區把堅持以人為本,情繫居民作為檢驗社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效的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也把惠民工作的成果實實在在的惠及給百姓。“找社區”已成為社區居民有困難時的第一反應,社區兩委成員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區繪畫添彩。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大力抓社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守正出新。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洮南在行动」精神文明创建单位风采之永电社区

日 行 一 善 · 公 益 洮 南

微信公眾號:gongyitaonan

長按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