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Jun:江西上饶人,九一年生,曾于江西九江创办铭创网咖(2015年3月—2017年12月),现从事于中小学教育培训。

服务

B(鲍鲳,简称B,下同):那次考察下来,你觉得九江的网吧和武汉的网吧有哪些差距?

J(Jun,简称J,下同):差距很大,主要是环境和服务。它们的硬件跟我们差不多,我们这儿开网吧喜欢拼硬件,其实对于上网的人来说,硬件只要够用就可以了。比如说玩游戏,对玩家而言,i5的处理器跟i7的处理器是没什么区别的,市面上运营的所有大型游戏,i5处理器足够用了。现在拼的是什么?别看九江现在开了很多家网吧,装修都比较好,但是一进去,感觉还是一个传统的网吧。你像我这里有咖啡,还有水吧,但还是和别人差距很大,服务意识、经营模式都落后,我们还是传统网吧那一套。杰拉、网鱼为什么做得好?你进去的感觉就不一样,那时候我们去武汉,进去后马上就有人说欢迎光临。这在九江很难做得到,或者说就算你能做到也持续不了多久。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B:是不是玩家的期待不同,你要真改成网鱼那样的,你的老玩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一个网吧还这样!

J:这个在武汉很常见,别人已经习惯了。一进去就有人喊欢迎光临,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很客气地主动和你沟通。那次去考察,要是在我们九江网吧,你绕一圈没有人会在意你,更不用说主动来和你交流。我们在武汉那时候逛了七家,杰拉、网鱼,还有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近的一些小网吧,进去后我不上机,就转一圈,七家里有五家立马有人礼貌地过来:请问你是在找机子吗?

B:这样的话我有个疑惑,比如我去超市,就不喜欢有人跟着我,如果有人来问,我反而会觉得有点烦。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J:换个拟想场景,如果我们去买衣服,抱着买衣服的心态去的,有人这样问你,你会感觉她服务很好。像我这样只逛不上网的,碰到这样的服务我可能觉得烦。不过对网吧经营者来说,我的服务是惠及来我这里消费的,来这里转一圈走的,我的服务方式不符合你的需要,不是我的服务出了问题,而可能是你不是我的目标消费者。

B:我读过一篇文章,说宜家的服务细心、贴心,导购员是当你需要的时候才出现。我当时有点疑惑,这个玄妙点怎么把握?

J:可能有一定的夸张。当然,如果每个员工都细心观察、认真工作,是可以判断出一个人进来是上网还是转一圈,不过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要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到这种程度,太难了。就算是在以服务著称的外企也很难做到这样。不是说理论上做不到,而是说现在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很难激发员工这样做。

氛围

B:我和一些玩游戏的人聊过,问他们对网咖的看法,有一个男生说,现在网吧改成网咖了,他反而觉得有点畏手畏脚,以前在网吧是大喊大叫的,现在这么干净整洁,都不好意思随兴而为了。环境好,同时又玩得开心,你怎么平衡两者?

J:其实我比较喜欢那种大喊大叫的,真的,不是说做网咖,环境好了,就不需要这种东西了,毕竟是娱乐场所,最重要的是人气。单独一个人玩不大会大喊大叫,但是如果和朋友一起,看到他们玩得菜,没打好,或者玩得特好,真的忍不住会骂人,或者大声喝彩。很多人去网吧就是希望享受这种氛围,开网吧的也喜欢这种氛围,热热闹闹的,人气旺啊!人为什么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挤?就是喜欢这样的氛围呀。网吧现在搞得越来越高端了,地板擦的锃亮锃亮的,桌子抹的干干净净的,乱喊乱叫,随手丢东西,感觉不好意思了。但是,这可能是我这个年龄段的、经过传统网吧熏陶的人的不适应,以后慢慢地会有更多人习惯。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B:你着眼的是未来?

J:这是一种趋势,作为我来说,我比较喜欢原来那种无拘无束,但是它会慢慢变成不是主流。现在上网的主要是95后,再过几年就是00后了,他们的上网起点、习惯和我们很不一样,我们不适应的,他们可能就是习惯了。

B:你说可不可能有这样一种细分网吧,就是着眼于过去,目标消费群是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那样的话无拘无束的情况又可以重现了?

J: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来网吧的主要还是青年人。像我是从初中开始在网吧里玩的人,我可能比较怀旧,到三十岁的时候还是会去网吧。但是,也就到我这个年龄段为止,没有再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人来了。像现在做一些活动,再怎么宣传,80后都不会来,他们不适应这种东西。

B:刚才这些小青年一进来,就有人亲切地喊你J哥,你怎样和他们打成一片的?

J:我跟九江学院的很多学生都认识,上次去那个E世纪网咖,一进去那个收银员就认出我了,他是九江学院的,在兼职,搞得我都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那时候是冬天,我穿得蛮厚的,那里新装修,我进去考察下,一进去,那收银员就说,这不是铭创的老板嘛!

B:哈哈哈!

J:我年纪也不是很大,比他们也就大个三四岁,我比较喜欢跟他们交往。来我们这里的大都是熟客,收银员、网管,还有我,碰见过来玩的,都打个招呼或者发根烟,有人身体不舒服,感冒什么的,就问要不要倒杯开水。这样的日常式交流后,他们就有种熟悉的感觉,就不会有拘束感。还有一个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就是看你是一个人来玩,还是几个人一起。有些人为什么会有拘束感?很可能他是一个人来的,周围没认识的人。如果三个人一起来,这个网吧再陌生他们也放得开。为什么有些人有电脑还来网吧?因为网吧热闹。一个人在家里太冷清了,我也不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玩,在家里玩,听来听去就一个人的声音,有时候为了排遣寂寞,就放点歌。网吧人多,热闹。

人情

B:怎样维护和上网的人的关系?

J:主要是靠人,机器是做不到的。关系维护方面收银员参与得比较少,他主要负责刷卡收钱,这事更多的是通过网管,因为他跑来跑去地为他们服务。我经常跟他们说,包括收银员:经常来的客户,能给方便的尽量给。一来二往,大家都自然熟了,老顾客过来还会给网管发烟。收银的男孩每天不买烟,我总能看到他那儿放着五六根香烟,像今天我这样转了一圈,就收了好几根烟。不是说烟值多少钱,而是说这些顾客已经把我们当朋友了。这种关系是自然形成的,刻意可能还做不到。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B:这是人情味带来的融洽。

J:我觉得品牌店刚性的东西多一点,像我们这种私营店柔性更多一点,跟顾客的关系更近一些。我现在去一些品牌店,比如万达广场的品牌店,环境和服务都很好,但就是感觉人情味缺那么一点点。我在万达不能大喊大叫,不好随便和店员开玩笑。其实,我也不希望我的收银员一天到晚地说:您好,欢迎光临。一个老顾客,每来一次就听到同样的话,会觉得和网吧之间总隔着什么,有点生分。

B:就是真心对待朋友。

J:我还是比较喜欢和年轻人交往,我做的也是他们的生意,去了解他们平常在干嘛,或者说,除了上网还去干嘛。不去了解就不知道他们要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来网吧的主要是18—25岁的青年。25岁以上的结婚成家了,要么是上班,天天累的不行,还打游戏?即使打,可能也就中午一小段时间。我正处于交界的年龄,刚结婚,小孩子还小,想不受那么多束缚,搞点什么老婆一天到晚都要讲两句,有点烦;又想体验家庭生活的温暖。可能过两年我小孩大了,这种矛盾心理就少很多,家庭责任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大会想这些玩的东西了。

活动

B: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互动方式?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J:现在最火的网游是“英雄联盟”,你去任何网吧转一圈,会发现百分之七八十的是在玩这个,要不就是看电影。看电影大都是玩累了,或者有正在追的电视剧。我的互动方式之一就是举办“英雄联盟”比赛,开业的时候搞了一场,有一百多支队伍参加,五百多号人。这种比赛我每年都会搞,2016年我们搞的是第三届,叫“女神争霸赛”。为什么搞个女神争霸赛?因为以前参加电竞的基本上是男生,这届一个队只要来四个固定队员就可以了,女生我来配。我征集了十几个玩游戏的女生,因为怕女生的技术不怎么样,就采取打一轮抽一次的形式,这样就有公平性了。比如海选抽了这个女孩,晋级赛换了一个,这样可以保证实力差不多。但是也有运气成分,可能我打的这场,女生很给力。网吧的主要客户还是玩游戏的,跟他们的沟通或者互动,除了一些会员优惠活动之外,主要是利用游戏做些活动,把他们拉到一起。英雄联盟是个团队游戏,人多才好玩。我也是想通过打比赛这种方式做宣传。

B:这种方式其他网咖也会做吗?

J:基本上都会做,可说是行业里的标配了。但是做的规模和影响力就因网吧而异了,那时候我们店里做的那个比赛,当时在整个九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107个队,500多人。这样规模的比赛,其他网吧除非多家合作,单独搞的话基本上两个礼拜就打完,影响深度和广度都有限。我那时候搞了一个半月。

B:一个半月!比赛的同时如何兼顾日常经营?

J:礼拜天打比赛,周一到周五学生要上课,就日常经营。我们第一届办的最好,那时候在九江,电竞比赛很少,就九方举办过一次英雄联盟比赛。那次比赛总投资一万多点,其实我赚了,因为有那么多人知道,那么多人往这里跑。现在做生意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是看直接收入,这笔钱投进去,回来多少。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流量经济,你像papi酱,逻辑思维给她弄的2000万标王,那个标王买的是什么?买的就是热点、热度。

B:经营一个网咖会思考很多,你平时会看一些营销方面的著作或者视频吗?

J:书什么的读的很少,看的最多的是那个罗辑思维,他每个礼拜会出一期节目,六十分钟,里面会讲到很多书,那时候我还买了一本他店里的书,不过只看了三分之一。他们讲的主要是互联网,我开网吧的,和这个挨着边,他讲的一些思想还是有启发意义。好多东西我觉得是相通的,我读大学时听一些讲座,先是俞敏洪,还有马云,那时候跑演讲好火,他们讲的那些东西有些确实很新颖,有些他不说我也知道,但是他结合自身经历,把道理融在有意思的故事中,就把那个点放大了,让人记忆深刻。那时候俞敏洪在一个大学做演讲,我听得热血澎湃。那个演讲音频还在我的电脑里,我听了几十遍了。

B:那些演讲对你现在的经营有没有帮助?

J:有点用,听得多了,一些话可能对当时的你没用,不过以后你经历一个事情的时候,它就会冒出来的。比如说我现在做这网吧,现在网吧经营真的好难,不只是我一家,周边所有网吧都一样,因为网吧这个行业正在转型,不像原来那样:只要投了钱,每天都不用来,等着收钱就可以了。现在不是了,要花心思去经营,去想活动,想策略,很累。有时候就会冒出一个念头:算了,不搞了。这样想的时候,以前听的演讲里的一段话就冒出来了,是俞敏洪结合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大意是你多坚持一天或者再久一点,你就起来了。

合作

B:刚刚提到电竞比赛,所有活动都是你一家全揽吗?

J:上一届跟腾讯有个小合作,腾讯每半年会搞一个全国高校联赛,江西有九江区、南昌区、赣州区,等等。先在每个区域举行比赛,打完之后去南昌,然后再全国总决赛,官网上会发布赛程和赛绩,那个时候就跟他们合作。和他们合作的好处之一是在他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你网吧的名字。但这个对我来说没什么用,为什么?因为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九江学院的学生,名气再响也难把离这儿比较远的船校或老职大的学生吸引过来,网吧有它的地理阈限。再一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比赛服资格,英雄联盟有几个服务器,一个是正式服,还有是比赛服。比赛服免费送二十万点券和几十万金币,你可以买一些皮肤。英雄联盟里有些皮肤还是挺贵的,一百多块。网上炒的比较火的,比如那个“龙瞎”,最火的时候卖几千块钱一个。这个对玩家还是有吸引力的。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B:腾讯有“合作网吧”活动,和它合作的网吧有一些特权,你有没有那个?

J:那个特权我已经申请下来了,不过我没用。其实,所谓特权就是给在这个网吧玩的人的英雄一个皮肤。但是网吧不是白得这个的,需要支付合作费,按小时计算,假如我这台机子开通了特权,只要登录了它的游戏就会每小时收我一块五。以前这东西很难申请,需要找关系,请吃饭或送点钱,那时候不收费。现在基本上是你说要开都会给你开。但合作费太高了,成噱头了。你算一下,一小时抽一块五,现在我们上网费是三块五一小时,来上网的大部分是会员,享受了充一百送一百的优惠,等于是一块七毛五一小时,给一块五腾讯,手上只有两毛五的利润了。全给他打工了。

本文作者

玩家访谈|迷茫与尝试:从网吧到网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