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夜幕低垂,群星闪烁,北京换了一副面容。在那最幽暗亦是最繁华的三里屯酒吧街,从醉里凝望,一出接一出,属于北京的夜晚的戏才刚刚上演。

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酒吧其实在中国得历史并不长,但它确实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新生代力量,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城市的一种时尚文化的取向。

拿深圳、上海和北京来说,深圳的酒吧明显带有一种异域的时尚元素和深圳作为一个特区改革开放后特有的移民文化的东西掺杂在里面;而上海的酒吧外国人最多,他们拿着酒杯坐在窗口或直接站在路边,操着一口英伦腔,颇有种在伦敦的感觉,以及酒吧店内的装潢明显带着上海的小资情调;北京的酒吧最为沉稳和粗犷,带有很厚重的城市历史底蕴色彩,比如经常能看到用中国传统的朱红色雕花木门,并融合了部分时尚的元素。

由于城市的发展道路和历史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酒吧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也正折射出城市之间明显的文化差异。

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酒吧是一个有主题和文化的依托才能长久的一个场所,越是有城市意义的地方,越是聚集着很多有名的酒吧。深圳的华侨城是建筑艺术社区,北京的三里屯是各国使馆区,上海的新天地也是新旧情调综合的结果。

北京可能是全国酒吧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酒吧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三里屯是北京酒吧业的鼻祖,这里一度聚集了北京70%的酒吧,是北京夜生活状态的标志。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三里屯酒吧街只是它的一种表现,贯穿其中的文化才是主题。三里屯是各国使馆的聚集地,有大量的驻华外交人员,所以最早出现在三里屯的酒吧主要是为外国人开的,从最初的环境布置到提供的“洋酒”和“西餐”,到播放的外国音乐,甚至是英文的酒吧名称,英文的酒水单,以及针对外国人的收入水品确定的服务价格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到了1996年前后,一批独具个性的酒吧在三里屯南路争相冒了出来,“泡吧”不仅仅成了外国人的专属,很多的中国人也开始来到酒吧消费,使三里屯成为了艺术家和文化人聚集的地方。

特别是音乐圈和演艺圈的人,曾经是三里屯酒吧街的中坚,因此有人调侃说,一些唱片公司的老板开会,约客户和跟未来的“巨星”见面,都是在这条普通的小街上。三里屯酒吧街刚火起来的时候,崔健、王菲、罗大佑、王硕等都是三里屯的常客。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汇聚,构成了独特的“三里屯酒吧文化”。

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每到入夜时分,三里屯就会一改白天的端庄,变得魅惑起来,所有的酒吧都用最撩人的灯光和音乐来吸引你的目光。走过酒吧门口不断有人请你进去喝一杯酒,或是有卖花的小姑娘经过请你为身旁的女伴买一只玫瑰花,也有留着长发的沧桑的男人在路边抱着吉他唱歌。每家酒吧店内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仿佛在这个夜晚,偌大的北京已经没了孤独的人。

本文作者

在三里屯,我看见了北京的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