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學霸調查結果出爐,是否再次證明「寒門難出貴子」?

每到中高考期間關於"寒門學霸"的報道屢見不鮮,比如前不久在工地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崔慶濤,這些看起來勵志又正能量的事蹟總能觸動讀者。越來越多關於"寒門學霸"的新聞報道,幾乎要給我們一個錯覺,現在貧困家庭培養學霸孩子並不太難。

2018高考學霸調查結果出爐,是否再次證明“寒門難出貴子”?

但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寒門學子的故事時常見諸於報道,並不是因為寒門學霸越來越常見。反而正好說明寒門出現學霸並非常態,畢竟司空見慣的事並沒有報道價值,也不會在社交媒體上贏得網友關注。而2018高考學霸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來看,再次佐證這一點,"寒門難出貴子"!

有媒體面向全國高分學霸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回收的27份有效考生信息中,僅有兩名考生來自農村,城鎮戶口考生佔比高達92.5%。從學霸家長的職業來看,母親是教師的佔比高達29%,父親為教師的佔比超過18%,其次父親為公務員佔比29.6%,母親為公務員佔比達18.5%。另外,學霸考生的父母學歷普遍較高,父親本科以上學歷佔比約為63.0%。而母親本科以上學歷佔比55.6%。

2018高考學霸調查結果出爐,是否再次證明“寒門難出貴子”?

受訪的高分學霸考生中,農村學生佔比不足一成,絕大部分考生都來自城鎮。至少能夠說明一點,農村培養出學霸難度比城市大得多。而農村學霸也認為,城鎮與農村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對考生成績的影響並不小,農村孩子的見識比不上城市孩子,而英語口語等素養也有差距。當前的高考內容與時事聯繫日趨緊密,課外知識佔高考內容的比例越來越高,見識廣博就底蘊深厚高考時佔優勢。

還有一點,農村孩子父母多為農民,學歷普遍低於城市父母。學霸調查還說明一點,父母的職業和學歷對子女教育也有一定影響。為什麼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因為這兩職業相對而言與教育相關性較高,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更為合理。此外如果父母的學歷較高,子女學習遇到困難時能提供幫助。而這兩點都是農村家長所不具備的,如果家中整日為生計而憂心,父母對子女教育難免有所忽視。

2018高考學霸調查結果出爐,是否再次證明“寒門難出貴子”?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在當今社會是客觀存在的。那寒門學生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為數不多的"走出大山"的孩子呢?歸根到底,家庭條件和父母素養對孩子的影響只是外部的,考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決定問題的關鍵,外部環境不能成為不努力的藉口。

對於寒門學子而言,如果從父母處獲得的助力更少,就意味著自身更要努力奮鬥,在學習之路上更多依靠自己。反觀佔盡優勢的城市孩子,如果養成事事依賴父母的壞習慣,即使考上大學也並不意味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