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畫賞析: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梁令瓚摹)

張僧繇,吳(蘇州)人。梁天監中為武陵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苦學成才,長於寫真,並擅畫佛像、龍、鷹,多作卷軸畫和壁畫。

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張僧繇擅長描寫人物面貌,梁武帝因為思念出外擔任各州的諸皇子們,便命令張僧繇為各個皇子們畫人物像,畫得樣子維妙維肖,見圖就好像見諸皇子們。張僧繇吸收了天竺等外來藝術之長處,在中國畫中首先採用凹凸暈染法,畫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傳神逼真。

中國名畫賞析: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梁令瓚摹)

梁 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 唐 梁令瓚摹

張僧繇的繪畫真跡,目前已無從得知,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倒還流傳在世。從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細畫見長。這雖不能使張僧繇的藝術特徵完全再現,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原作的某些特點,對研究張僧繇的技法風格,仍不失為現在所能有的唯一資料。

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於有關他的傳說。有一年,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這些龍畫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樣。遊人紛紛前來觀看,讚不絕口。但是,大家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於是,大家請求張僧繇把龍眼睛點上。張僧繇說:「如果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他這話人們認為很荒唐,根本不可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給龍點睛。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辭不下只好揮舞畫筆,把其中兩條龍的眼睛畫上。剛剛畫完,只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撞毀牆壁,騰雲駕霧,凌空而起,飛向天空去了。沒有畫上眼睛的那兩條龍,依然留在牆壁上。

梁令瓚,唐開元時蜀(今四川)人。天文儀器製造家、畫家,曾設計製造黃道遊儀和水運渾象儀。開元中官率府兵曹參軍。精天文數術,能篆書,工畫人物。宋秘閣有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一卷,李伯時(公麟)雲:“甚似吳生(吳道子)”。

中國名畫賞析: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梁令瓚摹)

明 佚名(傳仇英)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 紙本水墨設色 19.2 x402釐米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中國名畫賞析: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梁令瓚摹)

清 丁觀鵬 五星二十八宿 臺北故宮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