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Virgil Abloh 上任 Louis Vuitton 男裝創意總監後的第一次作業,褒貶不一,爭論至今未停。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Gucci的年輕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確實給 Louis Vuitton 這樣的品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今 Gucci 放話說要在五年內成為年銷售額 100 億歐元的品牌, LVMH 集團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Virgil Abloh 的到來便是一個信號:如果說這之前整個奢侈品行業都還只是在推出所謂的年輕化設計來吸引千禧世代的話,那麼這次他的到崗,則說明的是奢侈品行業為了最大程度吸引年輕的客群,不惜將門檻都降低了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這大約是時代交替所必然發生的事——畢竟一轉眼的工夫, LOEWE 這樣的品牌,活動上的明星嘉賓已經是範丞丞這樣的年輕一代偶像了。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有在關注,無可辯駁的是,《創造 101 》《偶像練習生》,乃至熱度稍有遜色的《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中國本土的真人秀自《超級女聲》誕生的十四年來,在對應受眾群體的換代時,依然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通常被認為會去熱情參與選秀節目,甚至願意砸錢去追星的主要粉絲陣營,多為女性構成。但事實上,即便是筆筆直的鋼鐵直男們,其實也不乏對選秀充滿好奇和興趣

我曾經受邀擔當某一屆 SHN48 總決選的評審,在現場就感受到了來自直男群體們的熱情——他們會為了喜歡的團員分幫結派地應援,從應援物到統一著裝,以及現場的應援都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氣勢排山倒海,女孩們在舞臺上的一個眨眼,都能引來磅礴的聲浪。

選秀出來的偶像,會讓粉絲們有一種“陪伴著他/她成長”的參與感,他/她的每一次進步,都與粉絲們的投票有關,由此而產出的“這是我選擇的喜歡的人”的滿足感,帶著養成系偶像的鮮明特徵,與早年傳統的由影視和音樂公司包裝好的藝人突然“空降”在世人面前,有著截然不同的吸引力。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想想也是。譚詠麟、四大天王和小虎隊的時代,偶像是突然出現的,他們跟我們之間有著遙遠的距離,所有關於他們的性格、喜好,都只存在於粉絲的想象裡。所以一貫被認為是高冷代表的王菲,在節目上說一個葷段子,都能引起不少人的震驚。

真人秀則完全相反——它一開始就讓你看到這些節目選手的相對真實的模樣,讓他們以普通人的形象登場,並讓所有觀眾都誤以為“儘管他們好看一點、唱歌好聽一點、跳舞厲害一點……但也還是跟我們一樣很平凡”——在產生了這種“彼此毫無距離”的錯覺之後,這些選手的成長就會賦予觀眾以一種強烈的代入感。

彷彿他們的成功,就象徵著“也許再努力一點我們也可以做到”的成功;彷彿他們為了追求夢想而奮力拼搏的身影,已經被“錯過了夢想”的我們賦予了新的希望——我們已經這樣了,但他們還可以替我們圓夢

情感的寄託,最終被轉化為偶像的魅力。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可是這種被刻意無限淡化的選手與觀眾之間的“差別”,本身就是信息時代裡最應該被重視的因素。美麗但笨拙的人,在這個反傳統偶像的時代裡,是很容易受到青睞的。

但笨拙還不美的人,則往往會被大眾視為討厭的代表——所以楊超越能順利出道,不是因為她笨,而是因為她笨的同時,長得也好看。去分析她為什麼紅其實毫無意義,這個社會依然保留了萬事先看臉的陋習。

有著養成系特徵的偶像,比傳統型偶像更容易吸引粉絲花錢——為了能讓自己喜歡的人出道、在排行榜上佔據高位,甚至在一個團裡也比其他團員成績更亮眼,粉絲們捨得砸出難以計數的金錢。

社交平臺上對這種粉絲有個有趣的稱呼叫作“親媽粉”,其實這個詞描述得極為精確——粉絲們宛如養育孩子一樣地無微不至照顧偶像的追星態度,在追求“帶貨”的眼下,成為了一個新生藝人能否挺直腰板橫行演藝圈的最基本指標

於是,一直在思索怎麼更好滿足年輕群族需求的奢侈品行業,也就開始越來越青睞原本他們一直都不怎麼看得上的真人秀了。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算算這種變化來得真快。李宇春如今是 Gucci 大使,曾經跟 Givenchy 也親密非常,開演唱會能請來業內最知名的時裝大師為她設計戰袍——但作為當年超女第一名出道的她,很長一段時間並未獲得奢侈品的眷顧。井柏然從《加油!好男兒》出道,但也是靠《捉妖記》等高票房電影的加持,才為他迎來了 Louis Vuitton 等品牌的青眼有加。

真人秀出道的藝人,曾經並不是奢侈品牌們中意的選擇。但越來越多的真人秀偶像藉助社交平臺證明了自己的吸引力和吸金力,這不能不讓奢侈品牌們動心。

這些偶像每天都在用驚人的數據和流量,刷著億萬人手機的屏。曾經你我只想花幾十塊買卡送他/她出道,如今我們卻要為了他們去買他們代言的商品。

講真,別輕易在真人秀上投入感情,因為所有的夢想,最後都會變成飲料、零食、口紅和“ LV ”……

年紀稍大一些的人們難免會感嘆:當年的高級時裝多麼多麼金貴與高傲。是啊,以前坐時裝秀第一排的明星,沒演過幾部拿大獎的電影或者贏得過幾座音樂獎的獎盃,都沒臉坐得腰板直。

蔡徐坤孟美岐們的夢想最終都會變成代言廣告?

現在巴黎秀場的頭排,則是王子異、 Jeffrey 這樣的新鮮面孔——但那又如何?這是新的一頁被翻開了。孟美岐的粉絲,為了送她 C 位出道,在整個《創造 101 》比賽期間花了 1200 萬。麥當勞、中華牙膏、蘭蔻、香奈兒……已經都迫不及待要成為她新“夢想”的一部分了。

時裝當然是藝術,但它的本質是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